寫信去問客服, 回信說[請交由購買門市技師組裝勿DIY...]其實也沒錯啦
但原理這麼簡單, 看來技師那兒也沒有特別的規範手冊, 我猜也沒賣過這枝...跟我自己搞差不多啦就懶得跑一趟了
不管它了, 我鎖上之後就上去蹬一蹬(中等力道, 就猛然一坐的力, 沒有故意在加力氣),會滑就再多點力鎖緊,重複了兩三次 心想萬一爆了算我衰, 就是是別牌的或換一個鈦弓的
版上真的沒有騎 defy pro以上的可以分享經驗嗎?
今天外出騎了一下, 好像還好, 不過等我有空騎爛一點的上坡路(會跳而且必須站起來蹬踩)再試試囉
心得是真的有差 人孔蓋邊緣柏油小落差, 下坡減速五線譜都更舒服了
Thanks Monte兄當先驅
建議用 D fuse鋁座管的朋友可以換喔!, 不過用那種定價2千的就好
1.如果是要卡上車架,那車架上寫扭力多少就應該夾多少. 我的2018 Toughroad D Fuse是6Nm, 所以我換上碳管後也是6Nm. 而我2017 Anyroad Comax則是14Nm, 而它本來就是用碳管,自然也是鎖14Nm. 車架管裏頭有個夾器,你的扭力螺絲是用來轉夾器,並非是對座管直接的壓力. 所以你應該照原來你車子的原廠數值來轉,這樣才能把座管夾緊. (題外話: 2017 Anyroad鋁架已經用了D Fuse, 但是我2017 Anyroad Comax竟然用的是Connect,而不是D Fuse. Giant實在是太混了!

2. 如果你是指的座墊下面的夾緊器,首先,我必須說你大概買這型是多此一舉,而你也蠻沮喪的. 這種夾緊器以我的了解是只用在比較老舊與低階的自行車上,像我2010 Giant Sedona就是用這種的. 但是現在新型並且中高階以上的車子應該早就不用這種夾緊器adapter了. 請問你的夾緊器是什麼材料的? 鋁還是鋼? 我的Sedona用的是鋼,而且上面螺絲沒有標示扭力數值,因此,我就基本上不管扭力值,把它轉得很緊就是了. 有副作用嗎? 頂多是把坐墊下面兩條金屬架夾壞,但事實上並沒有. 至於那個adapter套上你碳管的部分,可能就要小心點,但我認為至少要12Nm以上才夠,若是6Nm的話可能會造成你左右搖晃,夾不僅反而更損害碳管,對你騎車也危險.
當然,以上只是我的經驗分享,我不能代表Giant官方,就參考參考囉!

我指的問題的是夾具 (跟車架部份我OK, 因為我體重很輕)
我也很疑惑, 但這個組合目前Defy最高檔的車還是這樣配.....官網寫 [GIANT D-Fuse SL碳纖維]
我看到店家零件目錄倒是只寫 D fuse composite (有兩種, 料號不同, 我買貴的那個)
夾器是鋁的, 但坐管上段那圈是碳纖(吧?或是塑鋼之類的)
現在討厭的是,迫緊時同時也把坐墊弓夾緊, 所以怕把我的碳纖坐弓夾裂
我其實不認同這種設計, 沒必要一整圈無溝槽啊! 坐墊角度沒必要微調那麼細吧? 像便宜一級那根的的夾具,底下有溝槽可分成十段調角度再怎樣也夠了, 磨擦力不知大多少倍....
其實目前問題是夾具跟坐管夾得很緊(超緊), 但還無法阻止轉動(等於兩個套筒套在一起,但接觸面是光滑的...), 再鎖又怕坐弓裂
.....
如上說, 不管了! 只要轉我就再加力吧!!!大不了換鈦弓坐墊
您提到車架跟坐管間Max 14Nm, 我也認為是可以才合理 (我看了Fastroad Comax, 碳架+碳坐管也是標14Nm), 但兩個不同店家的技師都說不可以超過6Nm.....這也是我想說自己弄的原因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