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難道北部就是"冤大頭"嗎??? 自由車高中

kevindiva wrote:
這幾年單車雖然炒熱起...(恕刪)

真的不能同意大大更多了..
想當初..我幹柔道社長時..要叫人家買一件700元的柔道服都沒人理我..
這種10幾萬的..還不是要靠家裡..
孩子..多讀書啦..
曾經是選手的我來說說好了

在台灣!!多念點書 是對的

如果練車你可以代表國家去比賽 我想也夠了

回過頭來 你還是要生活

各個工作領域還是看學歷

除非你自己開店

不然我都會跟學弟說 多念點書

不是要他們轉換跑道 而是將來不會這麼辛苦

好好想想!!真要走車手這條路 我會希望你有強大的決心以及毅力
樓主是不是寫錯標題了....
現在小孩都把父母當成"冤大頭"了!
改這樣就對了!講那麼多你也不一定會.......看!
單車郎stanly的網誌 http://www.wretch.cc/blog/earl2201
小朋友,

在台灣只要是四大族群中的外省族群,或閩南族群,或是客家族群繼續執政掌權,台灣的教育方向就不可能改變!

因這三大族群同時有著華人(漢民族)的血統(或多或少),深受傳統醬缸文化的影響,很難會去重視「運動家」及「藝術家」!!!(選舉時除外!!)

或許哪日,原住民族群能在台灣當家做主,有原住民總統,任命原住民閣揆,指派原住民教育部長......

或許...........可會有些改變...........畢竟「運動」及「藝術」一直是原住民族群的強項!!

(美國會有黑人總統,台灣可能會有原住民總統嗎?????)

當然囉.....

對岸也是非常重視運動及藝術,只是競爭非常激烈,訓練非常嚴格,

或許..........哪日台灣被統一了.........小朋友你就有出頭的日子了!

只是......在十三億人口中,你夠強嗎???!!!!
大哥!!不應該叫你同學(我跟你同年一樣是高一,一樣是讀普通高中)
台灣的社會就是那麼病態
也是這種病態造就出我們這種對書本興趣缺缺
想以其他出路打出一片天的學生
但這病態已經存在很久了
我們的父母早已在這種病態中生活慣了
早就忘了不是只有讀書才可以出頭天

換句話講-我們的想法產生於這病態的社會
但同時我們也被這病態的社會否定
那我們該何去何從???


以下是我的個人怨言-應該是已經離題了啦!想罵我的就罵吧!!
我敢打出來我就已經有所覺悟了

我覺得自己是一個站再翹翹板中間的人
或許我還在沉思
因為我知道只要我選了其中一邊便無法再適應另一邊的生活了
我該站在哪邊??
一邊是我的雄心壯志,我的熱血
另一邊是加入這病態的社會,世俗的高中生活,普通的人生
其實我只是個吊車尾的學生並不是人稱的資優生
我不知道我該倒向哪邊
或許我只能接受目前的社會把滿腔的熱血放到涼吧!!!!
各位在01上爬文的教育者們我想請教你們
你們知道你們教出來的學生是什麼嗎?
他們到底是改變社會的原動力
還是盲目跟隨老一輩終於忘了自己夢想的人呢?
看看車神怎麼做 高中時期 是個關鍵
Lance Armstrong
1971.9.18出生於美國德州的Plano
14歲就開始從事的鐵人三項運動
17歲時,參加美國國家青年自行車隊的訓練
1991年美國業餘冠軍和1992年夏季奧運會第14名後加入了職業車手的行列
1992年展開自由車職業車手生涯 ,21歲1992-1996:摩托羅拉車隊
1993 挪威奧斯陸獨自拿到了國家公路自行車賽的冠軍
1993 環法賽最後一名
1995年,他在美國最重要的自行車賽事杜邦賽中奪冠
1996年,他放棄了環法自行車賽參加了奧運會,但成績令人失望
1996年,世界排名第1,診斷罹睪丸癌
1997:Cofidis
1998年2月,癌症奇蹟康復
1998-2002:美國郵政車隊
1999-2005環法自由車賽7連霸
2003年離婚 前妻克裡斯汀•理查(Kristin Richard)
2003-2004:美國郵政車隊 Berry Floor贊助
2005:探索頻道車隊
Industrial Designer & Bike rider http://tw.myblog.yahoo.com/kuo-biker 自從我騎車之後
sks79979 wrote:
大哥!!不應該叫你同...(恕刪)


這社會沒錯,錯的是適應不良的人。

1. 讀書是條比較平穩的路。

2. 不會念書就去學技能。

3. 對運動還是音樂有熱情就去嘗試。
試了之後,你就知道成功機率有多少,再秤秤自己斤兩。
會隨機應變,能屈能伸, 不管你學歷是高是低
才是生存不二法則


達爾文進化論--- 物競天擇 - 適者生存 - 不適者淘汰
sks79979 wrote:
我該站在哪邊??
一邊是我的雄心壯志,我的熱血


你該站在哪邊?你高興,父母同意,玩的起,就勇敢的去追求吧,盡情展翅高飛

這裡的大哥哥、叔叔、伯伯們,都是以過來人的身分分享經驗,怕你們那些小鬼傻呼呼的

國小社會就教過,產業結構分為三類:第一集產業、第二級產業、第三級產業,也就是社會上實際有生產力能提供財貨和勞務的,就是那些農、林、漁、牧、礦業、製造業、服務業...等,這樣才能讓人類生活正常供需

反之,假如大家都去做畫家、音樂家、作家、運動員、歌星、演員...,全都不事生產,這樣豈不天下大亂了,所以那些人在社會上佔的比例很低很低,因為那些不是生活所必需(我很喜歡看自行車賽,但不看我不會因此而活不下去,如果世界上沒人種田,我卻會因此餓死)

這叫做正道,不叫病態,本分歸本分,興趣歸興趣,最好自己的本分,從事正當休閒活動

若想追求某個項目的夢想,先去了解那項目傑出人士背後的故事,背景和奮鬥過程,秤秤自己斤兩,是否有足夠的能力去追求所謂的〝雄心壯志〞,如果是穿鑿附會的歷史故事,就不必多看了

PS.自行車界來說,個人比較稱羨的是事業有成的業餘車手,而不是載浮載沉的職業車手。事業有成的業餘車手,可以更開心的騎車,不必承受那麼多壓力,競賽中仍然可以追求夢想,有能力買更好的車、更好的裝備,最重要的是,不必擔心騎不出好成績就沒飯吃
sks79979 wrote:
我不知道我該倒向哪邊
或許我只能接受目前的社會把滿腔的熱血放到涼吧!!!!
各位在01上爬文的教育者們我想請教你們
你們知道你們教出來的學生是什麼嗎?
他們到底是改變社會的原動力
還是盲目跟隨老一輩終於忘了自己夢想的人呢?


這麼有熱血的話,談談你的計畫吧?

假設你夢想當環法車手,請問你:為了當上環法車手,你明天該做什麼?

下禮拜要做什麼?

下個月該做什麼?

明年該怎麼做?

兵役怎麼處理?

然後要怎麼加入職業車隊?


我可以跟你保證這條路絕對存在,有人走過,而且不是遙不可及。

只要先把計畫擬出來,理性的大人們會跟你討論過程跟作法,還有你會遭遇到的困難。


但是如果只有夢想而沒有計畫,要大人相信你、贊同你??

我們只會當作是一個小朋友不切實際的夢想而已。


01上很多大人們都有夢想,而且都逐一實現了,你認識多少大人,又怎麼知道他的夢想沒被實現呢??

很多夢想都小小的,但是都很可愛,例如有人只想擁有一家花店,有人只想開一間安靜的書局,有人想登百岳 . . .

不見的每個人的夢想都是成為壯哥,或是發明 Iphone,那種夢雖然很大,但是隨著了解到他背後的壓力,或許這夢就不再是那麼美了。

www.cycliving.com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