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

請問捷安特的碳纖維紗(原料)是那一家的公司生產的?

讓我想到之前某篇文章~~建議大家不可將碳纖維車架放置於遭太陽長時間曝曬之車內~~~

太陽長時間曝曬過後~~車內的溫度會超過120度嗎?
尊重彼此的價值觀
hirosue1017 wrote:
讓我想到之前某篇文章...(恕刪)

車內溫度在太陽長時間曝曬的話是會有到90幾度的可能性(車規的工安規格溫度是85度),而epoxy在到達他的TG點之前會有軟化的現象,您可以把高溫的車廂想像成是一個烤爐,而您的愛車是在沒有模具加壓的限制之下,長時間在烤爐內,只要蓄熱到達軟化點(gel time)的話,發生潛變的可能性是有的


至於UV的影響,也等同於是蓄熱啊!!


jasoncheng
秋水 wrote:
精采,恕我把上文重新...(恕刪)

感謝秋水兄的細心整理,敝人疏懶,實在懶得在排版上著墨
秋水兄也常就零件以及騎乘上予以板友們一些精闢妙論,不也為另一福澤!!
jasoncheng
jasoncheng5246 wrote:
感謝秋水兄的細心整理...(恕刪)


jasoncheng5246兄果然是專家,有機會在向您討教一下^^
ggyyhope wrote:
我想不透的問題是 ~...(恕刪)


還是那句老話

"成本"

不是這樣算的

你沒辦法了解對方的"總成本"

更別說對人家的"售價"

評頭論足

再說

嫌它貴 不買就得了

單車不是一家gaint再賣
小弟拙見
碳纖理論上會蓄熱,但日常生活中不易有這種環境;應該沒有人會把車子存放在高溫環境下吧

球拍拉高磅網線於貨櫃中在海上運送幾個月都沒事;何況騎乘時會有風力散熱
風力發電葉片更是整天曝曬在太陽底下;腳踏車曝曬時間應該不會比葉片更長

在人能忍受的環境下騎乘,對車架基本上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說到強度最強的碳纖車架...有機會一定要去參觀TREK美國的工廠
但不是人人都有機會接觸到製程,最起碼要具有經銷商的身份才有機會大開眼界
TREK對於自身的UCLV高科技製程是極度保密的
但有一項剛性測試...就是將標示為最高等級的紅色碳纖車架全部用機器固定住
將一體式的碳纖座管用機械臂硬是左右扭曲...幅度寬達4~5CM...重覆持續扭曲一整天
另一項測試是五通的部位重覆前後用機械臂硬扯...扯開幅度約4~5CM持續整天
還有一個部份是前後硬拉扯頭管部位...使之偏移幅度達4CM左右持續整天
實驗結束後...車架完全找不到任何裂縫 
若是拿G牌車架做同樣測試......
個人認為情況會完全不同...
可能一天要被扯斷好幾支車架
除非使用到跟TREK相同的原料與製程
雖然G牌自己做的車架其實也不算差了......
M Schumi
JJ Ch

【全球第一自行车公司,工厂什么样?探访捷安特TCR生产线-哔哩哔哩】 https://b23.tv/530I0vk

2024-06-20 9:14
M Schumi wrote:
另一項測試是五通的部位重覆前後用機械臂硬扯...扯開幅度約4~5CM持續整天
還有一個部份是前後硬拉扯頭管部位...使之偏移幅度達4CM左右持續整天...(恕刪)


報告先進:
這兩個動作看不懂,可否再說清楚些?

五通的部位重覆前後用機械臂硬扯...扯開幅度約4~5CM持續整天........這動作是說扯開後放鬆,被扯開的部位會復原,然後再扯開再放鬆(復原)、再扯開再放鬆(復原)持續整天嗎?

前後硬拉扯頭管部位...使之偏移幅度達4CM左右持續整天..........也是和上面那點同樣的意思嗎?

對不起,我的理解能力有點差!
JJ Ch

【全球第一自行车公司,工厂什么样?探访捷安特TCR生产线-哔哩哔哩】 https://b23.tv/530I0vk

2024-06-20 9:15
M Schumi wrote:
說到強度最強的碳纖車...(恕刪)


你說得是EN測試吧 這是車架測試的必經之路 包含踩踏/垂直/水平等等 不是只有TREK這樣做 比較知名

的車架廠都這樣測試...

就算用同樣的原料跟製程又怎樣? 各家技術有其專精 給你看的永遠不會是機密 看看就好不必大驚小怪..

祇不過看過一家車架廠的測試而已 也不用將沒看過的認為就會不堪測試...

TREK是最強的碳纖維車架嗎? 那Simplon/scott 等等有通過最強的德國機構測試的品牌 那不就要號稱

宇宙最強??
摔車才知道自己技術不好 換車才知道自己銀兩不夠...
STANLEY650719 wrote:
你說得是EN測試吧 ...(恕刪)


前輩說得好...大力讚賞!!!
  • 1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