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訓練﹞下坡

感謝板大用心的分享
除了騎乘的姿勢的運用之外
煞車請記得先煞後輪,前輪則用"點放"的方式來達到減速效果

兩權相害取其輕
若因車速過快的狀況下:
緊急煞後輪,最壞的狀況應當是後輪甩尾~犁田....(這個經驗我有....)
緊急煞前輪.............最壞的狀況應當是人本身因慣性力的關係往前翻車(這個經驗很多車友都有....)

硬煞前輪是非常危險的,不論是任何車種

希望不要再有因單車運動發生傷害的新聞出現...
仙水:[ 應該被消滅的生物是人類 。]
我從來沒有用樓主的下坡方式下過,即使是長坡。

有人說轉彎龍頭轉不過去,其實轉彎最先要移動的不是龍頭,是身體,身體傾斜了,龍頭再依照角度配合,有時候過彎,龍頭根本也沒轉個幾度,出彎時的轉動吃力,多半是操控不當,最常見的現象就是自以為在玩房車賽,出彎身體用甩的,這樣子做,除非你是下坡的老油條懂得用這樣節省路線跟很快的完成連續彎,否則這種行為不要常常出現在普通山路,會摔就是這種玩法。

如果是先轉龍頭身體再傾斜,不是觸各位霉頭,下一個摔死的可能就是你,下坡重心不該過度向後或向前,因為通常握下把就是在攻擊,既然是攻擊重心就必須維持在中心以提供身體墬好的角度踩踏,縱使稍微偏後,仍然沒有這麼誇張,如果是放給他溜,還用這種反應能力差的方式,在台灣來說非常危險,尤其長下坡容易讓人疲勞跟恍神,不維持一定踩踏,還會有肌肉抽筋的危險。

你想想看下坡的時候,車身處在很不穩的狀況下,如果你的出彎口有坑洞,是握上把容易反應,還是握下把容易反應?如果是經驗不足的人,會摔的很慘,因為他根本不知道握下把所謂的緩衝點,究竟在肩膀還是在手肘,雖然抬起下半身來,但腳還是僵直的,這樣子做並不會比較安全,而且站起來對車身的壓制會降低,樓主提的那個雙腳夾緊車身下坡的錯誤方式,反而才是面對坎坷山路應該的姿勢,詳細,就請找一段崎嶇的山路騎過一趟就知,看看你能不能很適當的避開震動,還是手快抽筋了車身一直震來震去。

以我而見,不應該握下把,反而是要握變把,除非你下坡正在攻擊、或是追逐戰,否則在下坡的時候握下把,是需要長時間練習的人,這類人通常一天都會爬個十幾公里以上,我一天也才爬個五公里的檢查哨。

握下把重心是在前輪的後緣,而握變把則是在車的中心,雖然握下把可以增加攻擊速度跟降低風祖,但是相對對於環境的警覺度就低,視角、反應空間跟握下把比起來足足差了好幾倍,而且身體往座墊後移的方法根本是......這種情況下你覺得對騎車穩定最重要的龍頭來說,操控性會好嗎?如果遇到了窟窿,蹬一下你的手就鬆了,因為你握變把會鬆,握著下把也不會穩定到哪裡去。拿個最簡單的例子來說,在握下把發現路上有死貓的時候,你能不能飛車飛過去,還是直接輾過去?只要我握著變把可以很簡單的飛車過去,阿彌陀佛。

握變把最重要的原因是他在台灣下山路有很好的安全作用,你不是在比賽,如果今天沒有交管一台大貨車從你前面的彎道衝出來,你是握下把能閃,還是握變把比較靈活?坦白說我半年練同一座山到現在超過一百次了,我們每天下午爬,每天下午都會碰到卡車跟公車搶你的道,要是我們再三地門下坡超過60hr,我就不會去握下把,練習是一回事,命是一回事。

台灣的下坡戰,重要的不是你重心在哪裡,因為長下坡都給你拿來攻擊了,你沒有時間再單飛出集團想著怎麼把重心降到後面。出彎入彎的配速跟反應,還有在別人攻擊的那瞬間怎麼順勢跟出去而且在高速判定減速點,往往是參加賽事的人要做的首要功課,穩定車身,其實只有幾個姿勢,其他更細微的調整都在手臂長度跟座墊的前後,嚴格來說,一整場下坡戰當中姿勢不斷變化的人,不會是勝利者,變動姿勢相對就有風險,再速度接近80hr的時候,任何的動作都要細微,因為影響車身的效果會很大!

以上是我這幾個月操山的心得,當然每個人有每個人覺得適合的方法,只是我覺得,不該鼓吹一種方式應對下坡,因為台灣的山路也不是只有一種。

下坡,
重心的控制,只是一個課題,
轉彎,
另一個課題,
煞車,
又是一個課題。
很棒的文章,內容很精闢,

看過之後 確實對安全方面會有幫助!!
楠河 wrote:
以我而見,不應該握下把,反而是要握變把,除非你下坡正在攻擊、或是追逐戰,否則在下坡的時候握下把,是需要長時間練習的人,這類人通常一天都會爬個十幾公里以上,我一天也才爬個五公里的檢查哨。


我不認同你的論點
下坡握下把並非是只要處在"攻擊"姿勢或是減低風阻而已
自己試過握變把及握下把下坡
明顯的握下把比較穩 最最重要的是煞車比較好煞
握變把煞車不易煞 為了按煞桿反而使得虎口很疼

如果只是緩下坡且不長 我也只握變把而已
楠河 wrote:
我從來沒有用樓主的下...(恕刪)



去106乙路線 下坡到坪林看看

不敢握上把...
握下把都覺得很可怕了...
很有趣!
最近在看單車俱樂部的雜誌,跟照片上的姿勢比較後
樓主似乎沒做好立骨盆的動作,還蠻有趣的!

另外我下坡也是握下把,理由是有經驗的人跟我說的
但仔細想想握下把煞車力道會比較大,另外重心放低,
台灣的路很爛,下坡重心太高遇到坑洞應該比較容易飛出去(如果再加上轉彎!)

所以一切都很有趣~
其實....不管是什麼姿勢....只要記住一句話就好了....『入彎慢....出彎快』
也就是你在進入彎道前就先將速度降下來....
假設下坡你維持在均速30KM....那你在入彎前就將速度再降至20KM....
你必然可以安全的進彎....然後出彎後再讓速度提升即可....
可是....許多人的習慣都是進彎了....車子已經在轉彎了才開始按煞車減速....
如果速度太快....彎不過去....只好再加強煞車力道...此時就很容易發生車子失去控制的情況....
不是彎不過去壓到對向車道....就是直接打滑摔車....

不過下坡速度還是要慢一點....畢竟單車的輪胎都很細....
就算是巧克力胎....和機車的輪胎比起來還是細很多...
在高速下坡時....一個小洞或是一個彈跳都會造成失控....
所以....能慢則慢....
大大個好文,感謝分享~~

借轉載至部落格,http://www.wretch.cc/blog/hugohsieh/10989013

看到這一篇,考慮樓主和楠河兄的見解,小弟有些心得~

樓主介紹的方法,小弟也是覺得適用於登山車,公路車的話,握下把還站起來,不知道龍頭的控制性是否會好?

公路車說實在的,應付在長坡、陡坡,很吃力

握下把好煞車,但是控制性卻較差﹔握變把難煞車(煞到都快抽筋了,尤其小弟又很大一隻),但是車子的操控性好~

如果在左手受得了,煞得住的範圍,小弟會用楠河兄的方法,如果左手受不了,小弟就會握下把,先努力把速度降低再說~

唉~真難取捨呀!

不羈的靈魂,明天要去哪裡流浪?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