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照bicycle club 02期 p34或bicycle club 03期 p27
座墊高度66-69公分
競速騎乘 座墊到把手高低差7-8公分
長途騎乘 座墊到把手高低差4-5公分
版大座墊到把手高低差可能有14公分左右
有像選手設定,但脖子會不會酸啊?
若選s車架,座墊到把手高低差是否可以縮小,前叉墊片亦不用墊高?
不過我之前比較喜歡68...
至於車架尺寸的選擇問題,如同我一再說過的
網站上做出來的數據是
競賽型的設定有效上管建議選擇51.3-51.7的車架(TCR的XS有效上管是52)
小弟因為柔軟度還OK(灣腰手掌可以輕鬆貼住地面)脖子也不會酸
前壹台愛車富士更是半片墊片都不留
所以選擇XS車架正式為了可以做出落差
不過因為兩台車的五通高度不同,所以雖然頭管長度一樣都是12公分,但是墊片的設定也不同
The Competitive Fit
Seat tube range c-c 50.5 - 51.0
Seat tube range c-t 52.0 - 52.5
Top tube length 51.3 - 51.7
Stem Length 10.2 - 10.8
BB-Saddle Position 69.0 - 71.0
Saddle-Handlebar 48.4 - 49.0
Saddle Setback 3.5 - 3.9
目前龍頭是用10公分,不過FSA的小彎把REACH比較短,所以很想換11公分的試試看
另依個網站有建議OVERALL REACH的數值是62.5...
尊重彼此的價值觀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