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新手入門 - TCR Advanced 2, HASA RS1

身邊的高手是說,碟煞最大的好處是貫通軸的剛性最有感
Maocrab

框煞的話,用過DT RWS之後,從此我的C夾車全都是RWS。

2022-05-27 13:06
junchen1031

目前也是持續使用DT的快拆~方便好用

2022-05-27 17:03
自己花自己的錢,喜歡什麼買什麼。

如果東西不好用又貴,廠商硬推也沒有人買單的。

現在有很貴的車也是配C夾,但重點是沒人買阿,廠商又不是笨蛋,沒人要的產品漸漸就砍了,今年很明顯,很多高階C夾都被砍了,明後年會更明顯,之後只剩入門的才會配,5-6萬以上的幾乎大家都選碟煞了。

新科技出來總會有人覺得新不如舊,像數位相機剛出來,也很多人覺得畫素不夠,發色不漂亮,這個那個不好,結果時間過去,這個趨勢就很明顯了,智慧型手機也是,剛出來也覺得怎樣怎樣,結果現在沒有才奇怪,汽車的ADAS也是,剛開始也很多人說不用,要自己掌握不要輔助,但以今年買新車的人,沒有反而是少數,等等等等。

所以樓主問問題不應該問C夾碟煞哪個好,要問今年中高階車款哪一種賣的好,這就很明顯了,市場力量會決定主流方向。
allenhuang1971

我剛拿i phone 1時, 觸控手機, 路上能見度粉低.現在按鍵手機已走入歷史.12年前,第一台公路車G牌/FCR Adavnced 0全外線圈煞,也是最後一台, 整台花了快14萬.準備換碟煞全內線

2022-05-27 13:21
sun2323dw

看起來,腳踏車也要邁向電子花車

2022-05-27 13:48
Antus wrote:
自己花自己的錢,喜歡(恕刪)


這陣子買車可謂幸福,可選擇趨於主流的碟煞;或是經典的C夾...
但5萬上下的車今年哪一台算熱銷呢?!
eric62

5萬上下就HASA了吧, 不然不排斥高士特的話就直上8100 12速電子變速

2022-05-27 16:05
CONA24

對阿,目前最價格規格最佳解是Gusto,剛好新車出來了,現在買真的是超享受,車架都還溫溫的。

2022-05-27 19:25
我自己是訂白色RS1 8020+鋁框那台
目前不知道原廠多重 但看社團r7020的差不多在8.8公斤 R8020差不多再輕200克 8.6或7吧
因為rs1所有零件都是標準規格的 很好買改裝品 (G牌連scr也在用特規d fuse座管 )
目前三件套舊車只有改27.2碳座管能移植
三件套全換應該能輕0.2公斤
其他的減重規劃:
3000預算
外胎:原廠duro一條要310克 兩條620克
都換舊車上的new high road 190克直接輕240克
內胎:成車那個聽說很容易漏氣 當作一條100克好了
改ridenow TPU 內胎 36g 輕64
兩輪輕130克左右
輕輕鬆鬆減0.37公斤

之後把boreas輪組換掉 成車輪組大概都2公斤 找一組50高的碳版差不多減個0.5公斤吧?
這三樣改完壓在7字頭沒問題

另外成車坐墊記得21年式的selle Italia 很難坐 22年式的改付同牌的短鼻坐墊 重量310 不知道如何
我把舊車的prologo ndr 143 stn 275克裝上去 省個35克

其他的小東西像水壺架 蝦皮很多白牌的碳纖維很便宜像xxx 16g 300多一個 一對比普通的塑膠輕 40克以上
risk 的碳龍頭蓋 一些好看的鈦螺絲也至少輕20克

還有原廠的tektro碟盤磨完改mt800 一對也輕快100克

全部搞完7.5內是有潛力的
(前提是沒換車架😂





jcchiou

碟盤磨完是困難任務, 我騎10年的登山車都還沒換過, 想換就趁新賣還可以換點錢回來

2022-05-28 5:51
JW75

我也是最喜歡這種全部標準規格的車架,坦白講各廠特規的刀型座管、特殊頭管、bb、專屬龍頭把手等等,每樣都吹噓說多厲害,但實際上是真的騎得出差別;或是只為了綁自家產品徒增將來零件取得困擾?我覺得很難講。

2022-05-28 12:47
看了這麼多碟煞、框煞利與弊也就不用再多講了,倒是如果要上碳板幾乎大部分人都同意上框煞,新手根本不知道自已以後會不會上碳板或是一下就退坑,保險起見除非預算真不夠不如直接上碟煞,框煞自己夠不夠用我覺得要騎車有一段時間的騎士才會知道。
艾倫ak wrote:
這陣子買車可謂幸福,(恕刪)




這裡是01,你開5萬預算哪有讓你花不完還找錢回去的道理,01傳統就是要捏一下.

如果是我的5萬,我會買新出的美立達新的第5代的Scultura 4000,這台打完折後應該是5字頭的,小爆,但還沒有很誇張.

優點:
1. 有空力的爬坡車,車架設計是最新流行的後上叉下移,另外也是這兩年大廠流行將爬坡車做的更空力,one bike to rule them all concept.
2. 全隱藏線,這價位的能全隱藏沒幾台,頭管2件式的還能藏線,很厲害.
3. 105油壓全套,這不用說了吧,105油壓碟全套,
4. 跟冠軍車同幾何,最近環義同款的一級車拿冠軍,這應該是三大賽冠軍車系最便宜的一台了。

未來可以升級的地方:
1. 輪組,這價位一定是配很重的鋁輪,但只要換全碳輪,選匡高約45左右的,約1300到1400克+GP5000跟輕量化內胎,有機會省快1公斤,而且都省在輪子,會更有感.
2. 坐墊,這個就看人

其他我覺得都不用動了,以這台的規格跟配備,我認為5年內都還是主流,不嫌棄的話,騎10年以上也沒問題.
abt 80

美利達現在交車也要等很久吧 可能產能都先給閃電或網紅了

2022-05-28 21:20
Antus

缺是缺,美利達等一下還有,很多進口品牌直接說今天沒了等明年去了

2022-05-29 8:56
我發現我打錯了,我是指第五代斯特拉,不是銳克多,銳克多是純空力車,也比較貴,應該不太可能5字頭。
tsuyao

SCULTURA 10K![我是你就買了]

2022-05-28 20:37
Antus

10k 那種是給專業選手買的,像我這種肉腳休閒組應該是買super six evo 電動輔助那種,輕量化不如裝電動馬達實在

2022-05-29 8:53
greenteac wrote:
倒是如果要上碳板幾乎大部分人都同意上框煞


是碟煞才對

不然你把框燒掉,人家還要賠你一個,不划算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