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新手選擇一台上班用的公路車,更新後續 去看過Fastroad SL2 對實車的顏色不太喜歡~希望有其他同階推薦

rvso wrote:
真的~以為貨幣跌了 (恕刪)


我在 00‘ 年代中期在墨爾本留學的時候,學校對於學費的政策是每一年保留學費上漲 2% 的權利,不過還好讀了三年都沒漲過。不過我的學校應該是因爲學校的全球排名越來越低所以不敢漲價吧?剛入學的時候是全球 20 多名,畢業的時候剩下 40多名,2020 年跌到 102 名了


買東西滿心期待是應該的。買回來要好好疼惜,多帶她出去兜兜風。

rvso wrote:
話說想問一下大大,在澳洲騎乘的規定 除了安全帽之外 是否前後都必須安裝會閃爍的車燈?


一上車就要帶上安全帽沒錯。

法律上車燈的話天色昏暗的時候就要開啓。

不過我自己是習慣都會開前後都會開日行燈。每天在巔峰時刻騎在馬路上有一定的風險,尤其單車常常都是 LBFTS 的受害者。日行燈可以增加其他公路是用車的注意力。有開車的,一生都會經歷幾次 LBFTS 的經驗吧?

rvso wrote:
請問養一台單車 需要做什麼保養嗎?


主要的保養就是洗車吧?

洗車的話就看愛車程度吧?

我是抓每個禮拜洗車一次。鏈條方面我有習慣把原廠的潤滑劑除掉改用蠟(懶人的逃避洗鏈條和傳動的撇步),基本上鏈條都不太髒,所以我都會跳過刷鏈條的部分。

以前剛開始騎碳車通勤的時候每天都會下班到家有用水柱把車架和輪胎的沙土噴下來再帶到室内收好,但是後來就累了,另一方面也很不環保。直接買了 velosocks 來用,這樣就不會把室内弄髒 (如下圖)。




輪胎來説,以你的通勤距離,如果沒有特別的狀況的話應該可以用一年吧?我主要是目測看胎紋(這個年代應該沒有人用全光頭的光頭胎了吧?)。如果胎紋太淺的話就是時候換了。

另外一個消耗該就是刹車令片 (brake pad)。當你覺得刹車要抓得很深的時候就是差不多要更換了。

其他的,就是定期保養,我個人就叫給車店幫我做保養和檢查(真的沒有那個心力DIY)。依據你的使用頻率,可以抓大概每9個月去車行做保養。

澳洲人做生意都講 trust,所以你放心就給他們吧。看到亞裔我反而會擔心,雖然我自己也是
あなたが思うより健康です
rvso wrote:
真的~以為貨幣跌了 (恕刪)


恭喜板主入手新車, 我也是Fastroad SL2 的車主, 只是我是去年4月左右公司宣布WFH 時買的。因為我也是新手, 一開始也都只騎河濱,對車也不懂,所以只能從價位去篩選,一開始的目標還是Escape,後來反而是因為顏色而選了Fastroad。以我的經驗來說,這輛車對板主的需求應該是相當足夠,我也是從買了它之後, 從河濱慢慢試著去往山上走,在這近一年的時間,南深路, 聖人瀑布, 中社, 405, 風櫃嘴, 到上週也上去賞櫻也挑戰冷水坑了。

不過就像我說的, 買了近一年, 自己都沒做什麼保養, 只是回來時有沾在車上的水漬跟泥沙清一下。一直到最近在騎的時發現車子鏈條的聲音很明顯, 尤其是在幽靜的山路上。回去車行給老闆看, 他有提醒, 鏈條上的油會乾掉,大概要兩個禮拜幫鏈條上一下油, 如果哩程數更高要更頻繁些。另外, 新車買回來, 過一陣子要回去調整一下變速線,調整個兩三次之後會比較固定。
另外我自己遇到的是, 車子有時騎一陣時間會有噠噠噠...的異音, 不影響騎乘,但牽回去車行也是可以幫忙調整。
這輛車帶給我不少的樂趣,自己沒騎過更好的車, 我的目標只是健身。所以, 我是抱持著今天騎不上去, 多練一陣子就可以上去了。沒有比較,沒有傷害。 也許如果可以再騎車一年還能保持這個熱誠,也許會考慮好一點的車,但目前這車對我也很足夠了。
個人的一點意見, 給板主參考。
brucewangtw wrote:
恭喜板主入手新車, (恕刪)


我也是在去年年底入手了 SL 2
車子也是一直有噠...噠...噠...的異音,但多次牽回去車行檢查跟重裝,異音也一直出現
都快要煩死了
異音很難找
我是因為有好幾台車有時相關零件換一換,對調一下就好了,如果沒好也比較知道哪邊有問題
保養單車不需太麻煩

準備一支小油漆刷 刷車身塵土

一條抹布擦拭髒鏈條

一瓶鏈條油每一兩週點一下鏈條

當然有三角立車架更方便處理
豪威 wrote:
輪胎來説,以你的通勤距離,如果沒有特別的狀況的話應該可以用一年吧?我主要是目測看胎紋(這個年代應該沒有人用全光頭的光頭胎了吧?)。如果胎紋太淺的話就是時候換了。

另外一個消耗該就是刹車令片 (brake pad)。當你覺得刹車要抓得很深的時候就是差不多要更換了。

其他的,就是定期保養,我個人就叫給車店幫我做保養和檢查(真的沒有那個心力DIY)。依據你的使用頻率,可以抓大概每9個月去車行做保養。

澳洲人做生意都講 trust,所以你放心就給他們吧。看到亞裔我反而會擔心,雖然我自己也是


好的~感謝大大的詳解,非常受用 我會銘記在心的~煞車的部份我也會特別注意

我也沒有心力DIY 不過不確定現在澳洲人工這麼貴的情況下每次保養費用會不會很驚人?

哈~真的 通常在國外被坑的都是自己種族的人(絕大多數是從身邊聽到的例子 有一種同鄉欺負同鄉的感覺~

我在雪梨捷安特店裡都是外國人~不過有兩個小插曲

1.店員不知道捷安特是台灣的品牌 哈

2.我買的時候明明是SL2 在吊牌標上卻是SL1的型號跟價錢,還好我有確認過SL2的顏色 再跟店員做確認才沒有花SL1的價錢買SL2
brucewangtw wrote:
恭喜板主入手新車, 我也是Fastroad SL2 的車主, 只是我是去年4月左右公司宣布WFH 時買的。因為我也是新手, 一開始也都只騎河濱,對車也不懂,所以只能從價位去篩選,一開始的目標還是Escape,後來反而是因為顏色而選了Fastroad。以我的經驗來說,這輛車對板主的需求應該是相當足夠,我也是從買了它之後, 從河濱慢慢試著去往山上走,在這近一年的時間,南深路, 聖人瀑布, 中社, 405, 風櫃嘴, 到上週也上去賞櫻也挑戰冷水坑了。

不過就像我說的, 買了近一年, 自己都沒做什麼保養, 只是回來時有沾在車上的水漬跟泥沙清一下。一直到最近在騎的時發現車子鏈條的聲音很明顯, 尤其是在幽靜的山路上。回去車行給老闆看, 他有提醒, 鏈條上的油會乾掉,大概要兩個禮拜幫鏈條上一下油, 如果哩程數更高要更頻繁些。另外, 新車買回來, 過一陣子要回去調整一下變速線,調整個兩三次之後會比較固定。
另外我自己遇到的是, 車子有時騎一陣時間會有噠噠噠...的異音, 不影響騎乘,但牽回去車行也是可以幫忙調整。
這輛車帶給我不少的樂趣,自己沒騎過更好的車, 我的目標只是健身。所以, 我是抱持著今天騎不上去, 多練一陣子就可以上去了。沒有比較,沒有傷害。 也許如果可以再騎車一年還能保持這個熱誠,也許會考慮好一點的車,但目前這車對我也很足夠了。
個人的一點意見, 給板主參考。


很厲害了~我上班光是爬坡腿就哀哀叫了 哈哈哈

話說噠噠噠的聲音我也有遇到~ 但我只有在變速變到大盤最輕跟次輕的段數會聽到,比較像是鏈條撞到那個鐵片的聲音

不過有個插曲就是剛牽回來的第一天 我發現它會自動變速 我還以為怎麼這麼高級

想想不對呀,為什麼這個變速怪怪的 明明沒有換檔 卻騎一騎就有換檔咔一聲還有頓挫感

但過兩天後又沒有了,希望不是運氣太好抽到車王...

還是預計週六再回去給店員檢查一下。

我每天來回15公里應該就很夠我受(瘦)了,才騎兩天 老婆同事都說我瘦了(應該是水腫消掉吧)哈哈哈

感謝意見~
Carterhim wrote:
我也是在去年年底入手了 SL 2
車子也是一直有噠...噠...噠...的異音,但多次牽回去車行檢查跟重裝,異音也一直出現
都快要煩死了


我也有呢QQ

不過我只有在大盤最輕跟次輕檔位的時候會聽到

週六也要回去檢查一下~希望沒事
TONY1978 wrote:
保養單車不需太麻煩

準備一支小油漆刷 刷車身塵土

一條抹布擦拭髒鏈條

一瓶鏈條油每一兩週點一下鏈條

當然有三角立車架更方便處理



好的沒問題~感謝Tony大一直給予幫助~

我會準備好愛惜車子的:)
rvso wrote:
我也沒有心力DIY 不過不確定現在澳洲人工這麼貴的情況下每次保養費用會不會很驚人?


車店一般都會有有配套方案,basic service 或俗稱的小保養工資落在 80 至 100AUD。Full service 或大保養工資大概落在 160 至 200AUD。

大保養目前爲止我是沒用嘗試過, 通常我的車子遇上問題都可以用小保養來解決。如果不是小保養範圍内可以解決的服務,或是 ad hoc services 工資也是大約落在每小時 80 至 100AUD。應該都是每半個小時來做計價單位,但也有聽説也有車店用15分鐘為一單位計價。

我另一個常用到服務是 wheel service,因爲我常常雨天騎車,輪組的培林常常出事 。這個服務也是通常一次一個輪子 40 至 60AUD。

以上,車店應該都會有價目表。

其他的那種小服務,例如更換内胎,或是掉鏈卡鏈,應該都是象徵性收費 10AUD。有時候他們心虛收了十塊錢覺得多收了,就順便幫你做一些簡單的調整,例如幫你鎖緊你的 top tube, rear derailleur indexing,或幫你上鏈條油。我曾經也領到一罐碳酸飲料。以上我自己的經驗啦,不代表每一家車店都會這樣做。

幫你服務,都是時間成本。
あなたが思うより健康です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