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鋁車換碳車請益

瘦的狠 wrote:
不知道我回答的對不對(恕刪)

那怎樣才是訓練肌耐力最好的方法(s)呢?
ac_zephyr wrote:
那怎樣才是訓練肌耐力(恕刪)


除了下雨盡量騎車
意思是 風大 寒冷 很熱 這幾個要素不是你不騎車的理由
腿力優先


我的是3K 碳車
車重快7 KG
鋁框跑零分輪組
C夾
30速

去程 30幾公里順風
時速升到40幾 KM, 大盤重踩, 真爽快
騎到粉爽快

但還是要回家地
回程, 逆風一樣快騎不動...河濱東北季風, 超大逆風, 簡直想罵髒話
30幾公里逆風
時速降到15~20 KM
騎到厭世

碟煞安全感好粉多
尤其長下波
C夾會翻車是煞車操作不當
前7 後三
緊張可能都忘了

但碟煞操作錯誤也會後輪偏擺
後輪重煞到底

我的機車前輪 雙碟
後輪 單碟
制動力夠強了吧

但高速重煞還是粉危險地

沒ABS
不要重煞到底, 應該是粉安全的煞車方式
不知道公路車哪一天有出ABS/ 碟煞

重煞到底, 後輪會有機會撇後輪
因為公路車後輪, 抓地力失去平衡

沒騎過碟煞公路車
但原理應該差不多
錯誤操作還是會造成後輪翹起

如果沒換車
變速線與C夾 煞車塊(成本不高) 最好更換: 4塊, 自己也能換
輪胎可能要檢查是否有裂痕
放好幾年或太久沒騎可能已變質, 會有爆胎的風險

大保養
有更換重要零件嗎

也許先騎個半年
再考慮要不要換車
半年後腿力應該增進不少

現在的公路車
完全隱藏走線, 整死技師..但外觀乾淨粉多
電子變速
碟煞版
但這種等級價位高低落差粉大

幾萬到30萬不等
捷安特的adv成車思維很糟 車架世界水準 但配件都是低階重的要命

把輪組 坐墊 龍頭 把手 座管換掉 很有機會輕個8-900g

在我看來 這次升級主要是要改變變速邏輯

因為本來是三盤 變速很好用單純 變成兩盤就要頭痛配速

至於碟剎 好處是免保養 尤其未來改碳輪不用頻頻清煞車皮
我是跟太座一起騎車,您目前遇到的狀況跟我們今年很像,提供一些意見給您參考。

之前我們都是騎卜赫馬16速的入門鋁車,空車重量9.7kg,平時上飛輪課、重量訓練、假日才會外騎,對於國內單車活動也是很積極參與,原則上都可以順利完賽。

去年我們還很不要命的去報了西進武嶺,當時為了解決爬坡的問題,從兩個地方下手。

先換上好一些的外胎--這個部分就馬上有感
後來又另外購買了只筆原廠輪組好一些的輪組--這部分在上坡及下坡很有感,穩定性增加很多

我們在今年決定換碳車(鋁車差不多騎兩年)

換車後的心得--
大部分的路段都可以破之前的紀錄,不過時間沒有想像中多,最大最大的差別,兩個人的感受都一致,就是比較不會累,因此也比較耐騎,之前有些路段回到家就真的感覺很累,現在則是還好,稍微休息後就可以恢復。

當然換車後不同的車架幾何,你剛開始也很有感,而且換車後你會更努力的騎車,我們都覺得很值得,提供參考。
allenhuang1971 wrote:
(恕刪)現在的公路車
完全隱藏走線, 整死技師..但外觀乾淨粉多
電子變速
碟煞版
但這種等級價位高低落差粉大


DIY的會比較困擾
若都是給車店處理的話
那就是費用會比外露的高一點

對我自己來說是沒差...我又不修車
而且把這種問題外包交給車店處理
最起碼車店有進帳比較不會那麼容易倒掉
看起來是想要跟需要XD
想要就買啊 雖然只是增加心靈瓦數
lovelylulu wrote:
請問眾多厲害的車友,(恕刪)

50K碳纖維車碟煞是比較安全外,
跟鋁車差異不大
如果有騎車興趣建議先練體力腳力,也把預算提高至100K以上一次到頂車
PPG514 wrote:
看起來是想要跟需要X...(恕刪)雖然只是增加心靈瓦數


那你是在提升嘴砲瓦數嗎
單車抹茶弟 wrote:
50K碳纖維車碟煞是...(恕刪)100K以上一次到頂車


你才100K就到頂了?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