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雲 wrote:有去捷安特換過了,不(恕刪) 很遺憾換了煞車塊還是沒改善,可能我是假日才有出車運動,騎完回家都會擦一下車(輪圈or碟盤),和通勤車的使用習慣不同,有換車的話,建議你騎車後碟盤也是要保持乾淨。
印象中有雙色的煞車皮好像是防咬死用的,用起來會有煞不住的情況我是建議煞車擋塊跟煞車皮(整組)可以用小布(brompton)原廠出的,我的小徑換完之後10多趴陡坡滑下來也煞的住,話說brompton雖然是廢車,一些零件也貴了滿多的但用起來還滿有水準的
通勤車跟運動車要分開.通勤車, 就是完全不起眼, 連偷車賊都嫌賣不了多少錢懶得碰.運動用, 就主張把你的欲望膨脹到極限, 拯救台灣低迷的經濟.通勤車慢慢騎, 制動力應該不太需要要求, 我的爛通勤車不踩速度就自己慢下來了.除非路上有險下坡, 不然哪需要多強猛的剎車力道?換剎車皮是一解, 還不行就把氣放到剩20-30psi, 包準剎的住.
jcchiou wrote:通勤車跟運動車要分開.通勤車, 就是完全不起眼, 連偷車賊都嫌賣不了多少錢懶得碰.運動用, 就主張把你的欲望膨脹到極限, 拯救台灣低迷的經濟. 我是認為小朋友的年輕可能只有一次,還有興趣騎乘的話,就把握年輕時刻。若換成破舊生鏽的通勤車車,可能就沒興趣騎了,變成要爸爸媽媽接送,況且小朋友他也是用自己的口袋買的。 上了大學,可能又有別的想法,改騎爆改勁戰了,又不騎腳踏車了 因為現在騎自行車的大學同學不多,班上的同學或許都騎機車,變成在玩機車軍備競賽。 這樣人生錯過最美好的時光有點可惜。
才15分鐘的距離.....是騎車的距離還是走路的距離???我很久沒在雨天騎車了(只有高中時期),不太記得以前的感覺。我只能說,我當時用的是比V煞低一個階級的懸吊式煞車(cantilever),V煞是幾年後才變成主流的設計。我那樣也還是在雨天騎去上學兩年左右(中和-->木柵-->台北-->再回中和,你可以查查地圖那大概是怎樣的距離)。輪框的雨水會被離心力甩出去,所以多注意煞車皮的狀況就是了。你喜歡碟煞車的話就去買,我個人是不覺得有必要為了15分鐘的距離買個碟煞車,就只是為了雨天氣候.....你的理由也不是不了解就是了.. 只是那個距離,騎個淑女車或是city bike或是走路就夠了。倒是輪胎和煞車皮的等級或是新舊程度可以考慮換換款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