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想要入手第一台公路車

jcchiou wrote:
TCR ADV 算很...(恕刪)


可是你也別忘了 TCR 的 reach 比 DEFY 多了一公分。簡單用筆氏定理來算,TCR 的 reach 多了兩公分,stack 也少了兩公分,那就代表了你的身體跟把手的距離也多出了兩公分。不要以爲兩公分的差距很小,但是身體的感覺肯定有差。

當然,樓主如果不想再短時間内換車的話,還是可以買下 TCR。將籠頭反裝,縮短龍頭也是一個辦法,fitting 的師傅會幫你的。

不知道樓主做的事sizing 還是 fitting,如果是 fitting 是以舒適還是表現來做的,但是我猜如果以舒適爲導向的應該很難逃出 DEFY 這一類的耐久型車款。

不過fitting這件事,大多數的人沒做fitting也一樣買,只是身體有沒有辦法適應而已。就算是做了 fitting,騎車時間久了也會越來越進步,fitting 要後續微調。換而言之騎久了可以勝任更多的車款。



p/s: 我沒做fitting之前都騎著小一個尺寸的車子騎了兩年多快三年,而且還買了4臺 (如之前的圖文),後來買的 escape 還是小一號的,因爲這一款沒有 ML 號
我的年紀大樓主一點
有目標、理想很好
如果是我,我不會買太貴的車
大約2-3萬低階的即可
買適合的車(方便旅行)
理想是需要同伴,但重點是現實呢?
每個人條件差異大,我是每天有30分鐘流汗就偷笑的騎士

我認為規劃安全路線等相關條件,才是首要思考的,以上。
小緯0510 wrote:
做什麼事,都是事在人...(恕刪)

借版一問
緯哥
你照片座墊袋是那一款?實用性(容量、防水)如何?
ericchang122020 wrote:
借版一問緯哥你照片座...(恕刪)

包包是這款



容量大概6-8公升,可摺疊,有反光
有防水,去年底去騎花東,淋了四天雨
裡面東西沒濕
我平常裡面放手機,錢包,證件
內胎,co2,簡易工具

還可以額外再塞一個麵包,一瓶水
補給包等

我前面那張照片,拿手機出來忘了折好扣好
所以看起來開開的
豪威 wrote:
可是你也別忘了 TCR 的 reach 比 DEFY 多了一公分(恕刪)

reach還算好調整, 換個彎把或龍頭就可以矯正.
落差調不出來很無解, 用可調式龍頭硬拉落差又超醜.
Defy我也有一台, 選了小一點的車架.
龍頭要降到最低, 配-17度龍頭, 才勉勉強強達到我的標準.
比起我的慣用車設定還是高了1公分多, 不過騎起來沒有不舒服.
Defy說什麼舒適取向我是一點也不覺得就是了, 龍頭高不代表比較舒服.
比起其他碳纖車, 吸震也沒有凸出的表現, 還不如輪胎寬一點胎壓少打一點.
jcchiou wrote:

reach還算好調...(恕刪)

我本身騎scott foil 20 換騎朋友的defy我覺得超舒適欸😂
踩踏起來沒有像我的一樣那麼硬
蠻吸震的
豪威 wrote:
我想樓主都有玩健身跟...(恕刪)

小弟在這非常謝謝大家給的建議,這幾天工作比較忙所以都沒上來回覆不過都有收到了,
我覺得其實要玩任何東西如果玩到很深入都是要燒錢的,就看你的玩法...
其實我要買公路車這資金是我把一台重機公升仿賽賣掉所拿出來的,重機玩到最後覺得台灣真的不太適合玩重機吧,朋友都跑去玩賽道了..跟我最初單純愛騎車看風景的理念不一樣了,我現在就單純想培養看看另一個興趣,不過我覺得我還是一樣很愛騎車,所以有機會也會買台小檔車起來,不過如果能愛上公路車的話就很難說了..
其實我算是比較單純的人,所以我覺得想做任何事也不會想太多反正都先去嘗試看看再說,反正都是一種學習
新的東西,總比把工作以外的時間拿來睡覺看電視好..老實說我是還沒有家庭啦所以才有本錢這樣玩....但是不管要玩什麼興趣首先一定要把工作顧好,因為有工作才有本錢玩!!
然而我幹嘛想買公路車...因為就單純想看看能不能完成把公路車騎上去武嶺的夢想..還有完成三鐵夢...
當然我知道夢想是要付出代價的...
等我買車在上來跟各位分享吧!!真的很喜歡那台藍色TCR ADV 1-KOM....
如果買TCR裝短龍頭會不會很難看阿..
LinAwei wrote:
如果買TCR裝短龍頭會不會很難看阿..


如果只是裝上短龍頭應該很難被察覺。你騎得越久龍頭就會越長!加油!

我是同一個時間掉入單車和重機坑,也都是以散心為目標,但是單車的裡數遠超機車,結果機車送給了爸爸,因為捨不得賣,畢竟百萬元的新車折舊很厲害。但是最近又想橫跨歐亞大陸,中亞很神秘… 有工作退休的念頭
LinAwei wrote:
本魯是個35歲大叔了...(恕刪)


公路車首選 捷安特 哈哈哈
LinAwei wrote:
小弟在這非常謝謝大家...(恕刪)


現在各車店促銷優惠都不少
10萬內可以選擇的成車也很多
Cannondale、Specialized、Argon18、、BMC....
不一定侷限在GIANT、Merida
找找你所在的地區,風評不錯的車店去晃晃看

你可以不fitting,就如我認識的車友
身高182,老闆推他買尺寸"51"的車架(照理來說55,小了2號)
跟他說價錢很優惠,他也不疑有他就買了
結果龍頭用特長、墊圈墊特高,視覺比例非常奇怪
最後還是換車,尺寸錯了怎麼救也救不回來
況且公路車對車架幾何與身體數據的關係很密切
差了一點騎乘體驗會差蠻多
所以還是找個專業店家做fitting會比較保險
買錯最貴,重買一台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