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無內胎

無內胎比較Q,我會因為這樣回G牌店裝無內胎,而且我認識的G直營店也接了不少改無內胎的case,這些進店消費就是有營收!店家何樂而不為?

自己搞可以啊!先挖斷幾支挖胎棒再說吧!open胎隨便掌腹推一下就入框,無內胎可不是這回事...

kimirr wrote:
原來有車行靠幫客人...(恕刪)
無內胎在登山車會比公路車來的適合,雖然無內胎的麻煩是不分登山車或公路車

登山車輪寬比較寬,胎壓比較低,又在山林野路騎乘,刺破的機會比公路車大的多,因為胎壓低,補胎劑補上後比較不容易漏氣

胎壓也不會掉太多,但是誠如樓上車友說的,一旦破洞大到無法補,要在野外換胎就很困難

公路車用無內胎,能用到無內胎的好處的機會少太多了,為了這麼點好處,要付出太多的代價,值不值?

有愛 什麼都值得,夠潮也沒問題

回歸到實務,我覺得在公路車,無內胎沒什麼存在的裡由
感覺有點像當初C夾跟碟剎的兩派互相交戰的FU....
有愛的就會去用,不愛的就挑自己喜歡的用
不太需要這樣引戰阿...
優缺點列出來,讓大家自己去挑就好
只能說你未掌握入胎的技巧.
無內胎框有凹槽,
只要喉咀那邊最後入,
就算無工具都可入胎.

handup wrote:
無內胎比較Q,我會...(恕刪)
stish wrote:
無內胎在登山車會比公...
回歸到實務,我覺得在公路車,無內胎沒什麼存在的裡由
(恕刪)

青菜蘿蔔各有所好, 喜歡青菜的說蘿蔔沒有存在的理由似乎沒啥道理。
回歸到實務,喜歡用啥就用啥,不喜歡也不必去否定它。

handup wrote:
G直營店也接了不少改無內胎的case,這些進店消費就是有營收!店家何樂而不為?...(恕刪)



handup wrote:
讓DIY難度提高.大家才會回店裝無內胎,這樣店家才能夠繼續生存...(恕刪)


有營收和營收高到支持店家生存應該是兩回事吧?

跳針又自己打臉...無言以對

話說我唯一挖斷補胎棒的一次是使用open胎耶
stish wrote:
無內胎在登山車會比公...(恕刪)


回到務實面的話

也不用改電變了...
電變就不一樣了,電變除了貴以外,沒有其他的缺點....

kulo0902 wrote:
回到務實面的話也不...(恕刪)
stish wrote:
電變就不一樣了,電變...(恕刪)

缺點還是有的,有些選手還騎到摔車
也多了電池的重量,沒電也不用變...
電變要充電對我是缺點,畢竟我是假日騎士,每週里程也不同,所以何時會沒電也不知道.所以所有事物優缺點大家的解讀跟認知都不相同
stish wrote:
電變就不一樣了,電...(恕刪)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