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換車的抉擇 X 求碳纖車推薦

其實無風均速30推42km算厲害了,
是自己破風的話就更讚了,

樓主BMI18.5,
跟我一樣是瘦子,
肌耐力的關係,
平路是大部分瘦子的先天弱項,
尤其逆風,
所以要練好跟車技巧,
而我騎碳車上卡55板輪,
平路照樣被沒上卡鋁車35板輪的朋友拉爆XD
不過上坡就追回來了,
算是有輸有贏,
所以樓主不必太傷心

樓主慢跑程度滿好的,
有氧耐力應該不差,
北高比的就是耐力,
而不是衝刺的爆發力,
看樓主對股四頭肌有點信心,
那另一個重點是迴轉技巧,
平路長程的平均迴轉速建議90左右,
因人而異,但也不能太低

以樓主的實力騎北高沒問題,
如果請認識的車友陪騎指點一下應該就會很猛了 ^^b

想再精進的話才需要考慮器材問題,
「騎起來感覺有黏滯感,帶動不是很輕盈」
首先檢查輪胎跟胎壓,然後是檢查傳動,
不含踏板8.14kg,
輪組高30mm,1530公克,
這樣的重量跟框高騎北高或爬坡都還OK。
根據經驗,
有黏滯感也有可能是輪組鋼性不夠,
也許可以去借個輪組來試試

另外如果上坡時會覺得力量被吃掉了、軟軟的,
就有可能是車架或輪組鋼性不敷腳力,
可以交叉測試。
請問你跑步步頻多少?你的問題妳自己應該已經提到了,騎長途四頭肌有感覺,那(…哈哈
而且長距離輪車也很難達到全程35
先試著把妳跑步步頻/2(習慣的心律),就是迴轉速,然後試著找尋四頭肌沒感覺出力,很輕鬆又不空踩(所謂腿力),當然有自信迴轉速可高一點,速度自然快
裝備問題哈哈,年半百騎車車齡應該算很久很久了,團騎我騎12公斤車裝低壓城市胎還是造跟,當妳對裝備有疑慮,就去在挑戰一次,自然會釋懷,裝備只是讓妳更輕鬆,而非可以一飛沖天,無法完賽給妳50萬車還是無法完賽
還那麼年輕別怕啦!至於被海放,妳怎麼知道他輕鬆搞不好表面輕鬆,時速38還被海放說輕鬆很難喔!哈哈
長途訣竅在於穩定輸出,忽快忽慢一定先自爆,找到不會喘,又可以輕鬆腿無異樣迴轉速,輸出2小時喔,至於腿力是讓我們可以下放檔位,也就是說可以更快,而非爆發力爆發力,需要的是無氧區,又不是選手,先把有氧區練好就夠了
一日北高並不需要強大的心肺耐力或驚人的腿力.
順風下坡還有人頂風的話, 輕鬆騎都能以35km/hr以上巡航.
怕的是你設定有問題, 或車褲不合身, 騎到屁股磨擦破皮, 坐不住才會DNF.
感謝各界大大傾囊相授,看來小妹的六萬預算暫時可以省起來了^^ 了解到器材不是唯一,人帶殺氣比較重要🤣
勤奮練車之餘,還要聰明跟車😀
或是做個fitting讓效率最佳化…以及適當回轉速維持長程有氧的耐力。
其中一位大大提到換個一級胎,是CP值最高的裝備…這個我不太懂,但看起來似乎是可以讓均速變快??

DIRAC10 wrote:
北高一路幾百個紅綠...(恕刪)


輪子還是換吧?但不是換板輪~

換racing 7就已經足夠~
aurora5012 wrote:
但前幾週與騎碳車的朋友去騎西濱100K,時速很努力踩到35~39km/h,但還是被沒上卡的碳車車友輕鬆海放...

這不是您弱,這是那個車友太強。
能輕鬆無上卡巡航40+,這能做到的車友絕對不到總人數的10%,稱這種程度的車友為菁英選手等級其實一點也不為過。

aurora5012 wrote:
小妹平時有練跑步和核心,月跑量150~200km(山路&平路),
這兩個月來平均月騎量都達300km以上(山路&平路,每月至少一次百K),
核心訓練一週一次一小時,包含負重深蹲、棒式、空中腳踏車...等,
累積的肌力和腿力應該算強,山路全馬拿過兩次分組第1,全馬完賽時間約4小時,體脂率19%,肌肉率30%,BMI 18.5。


大大您客氣了,您這體能已經超過一般平均水準男性,然後是女性朋友中的佼佼者了。
所以如果您的目標是想要抵達菁英選手這程度,現在您要追求突破,可能不論硬體跟訓練方式,都要找專業請教,或是跟著有實績的車隊來團練,比較會有機會。在01問,應該不太會有結果的(笑)


沾醬油之王就是我
我覺得還是要看到她同伴的數據才知道
40k是瞬間,還是巡航了多久
(看樓主數據39k/h並不是連續長時間輸出)
被海放,海放程度是多少也是未知數

前面有人提到樓主(38樓)
40幾k路程均速30已經贏過90%的01車友
我是覺得誇大了

我剛入坑一年多(46歲),腳在兩年前還做過十字韌帶重建(騎車當復健)
三月份西濱輪霸200k(台北出發100k後折返)
沒上卡,平把車,運動鞋,原廠pr2輪組
也差不多均速30
沿路也是被海放到嫑嫑的

aurora5012 wrote:
小妹公路車齡6年,但...(恕刪)


推薦全碳公路車
LANGMA ADVANCED 1
http://www.giantcyclingworld.com/bike.php?id=20171119
ENVIE ADVANCED 2
http://www.giantcyclingworld.com/bike.php?id=20122574

北高路途遙遠,騎碳車比較好,也較不易累積疲勞
鋁車騎長途很容易累積疲勞喔!尤其是台灣的路況...
100K是否被海放倒不用放心上,騎長途的重點是耐力

另外,為了要應付北高380的里程
每週的訓練里程至少要達200km以上
最好假日都能安排100~150km的路線
然後找一天騎到300km,就能體會長途騎車的疲倦感

簡單來說~每月至少一次百K~訓練量是遠遠不夠的

輪組當然是有差,先不論價錢(端看個人預算),基本上高框可以維持速度,加速就沒低框快,這就要看你要騎的路線了,多山路或是多平路,個人是用跑0算是全地形不上不下的框,練車跟練馬拉松差不多,如果只是每次騎個1-2小時是沒什麼效果的,網上很多人回答了,我之前也有回過沒騎個5-6小時以上百公里或是山路,是不會有感覺進步的。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