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

碳纖結構分離經驗分享

這篇文章其實很不錯
可以讓大家知道其實碳纖維是可以成形後再分離成碳布
燃起我想去了解基本碳纖維概念的興趣
因為真的是蠻神奇的
但我是覺得如果沒有加上下面這一段會更好
"以上
基本分離完成
若要更深入 拿出要比對的樣品
一起進電子顯微鏡 就差不多有答案"
因為看完大家推文後
其實是否真的能用電子儀器分析出用何種等級的碳布並不是很確定的答案
這樣"利用電子顯微鏡就可以得知分離後的碳布差不多為何種等級"的結論在沒有真正實做下其實有點果斷
我想這也是幾位前輩有異議的原因

foxwu wrote:
這篇文章其實很不錯...(恕刪)



這部分 可能是山姆的用字不理想
我會檢討
謝謝
挖洗"山姆叔叔"啦...
simonyou wrote:
我看過幾千萬的實驗...(恕刪)


(流變分析儀/DSC/DMA......)
提到的這幾項分析儀器 應該都是講膠水部分的分析
雖然沒用過這些機台
但有大概搜尋一下這幾台的原理

實驗室的經驗我們家也有
主要操作儀器是ICP-MS GC-MS LC-MS IC
分析項目是:原料藥有效成分 藥品劣化 化學品微汙染分析 食品中毒分析
一直重覆山姆是土炮
我想 這句話太過頭


山姆開這篇文的主要目的是:在說明碳纖成品是可以被分離並進一步作分析
這裡討論的主要分析物是碳纖布 而並非是膠水(樹脂)

看到各位回文
我是開心與期待
畢竟我們並非工廠
主要摸到的都是成品狀態的碳纖工件
我們在成品的處理與一般碳纖膠合有一定的認知
本藉這個機會希望可以針對解離與分析有所成長
但看起來 應該是沒機會

碳纖可以被分離
分析的部分 有實驗室可以進行
我想 我的表達一直很明確也很清楚

這話題
因回文 已經偏離我想討論的範圍
這篇文 到此為止

謝謝各位參與討論



挖洗"山姆叔叔"啦...
有些嘴砲在不削土砲 充其量只是放煙幕彈模糊問題罷了

我跟製造專業差很遠 但我講一下我的實際經驗

我是大甲人 有幾次我去參觀過單車工廠(獅子會 扶輪社辦的)

家父也有友人再開單車代工的 也去走馬看花過

我看過許多車架打樣品 講白就是土砲 往往只生產三五支

包含早期包管碳纖 lug碳纖 鋼接鈦 碳接鋁 異色電鍍 一些搞怪東西

鋼管鏤空 碳纖做螺旋形.....還有一些奇特幾何式樣的車架 有的看粗胚就知道是失敗品

你知道這些土砲車架是做什麼用的?

1.展覽招商 在展場被國外客戶青睞 就可以進入正式測試開模

2.外國客戶要求些新玩意 土砲些新玩意給客戶看


這些靠經驗土砲的車架我相信失敗很多次

但常常土砲代工廠在材料技術上掌握會日漸成熟 這才是台灣自行車產業最有價值之處

總之呢....實驗室數據也是源自土砲的測試與改良 你能說土砲不強大嗎?

像是有台飆到時速120公里的單車 你能說它不土砲嗎?

難道旁邊擺幾台電腦 幾台支援麵包車 有空拍機攝影 就能叫做實驗室嗎?

hik0306-1 wrote:
這樣就好像在說,改喜美的飆車族是台灣汽車工業的先驅一樣。


但是在先驅滿街跑的情況下
台灣汽車工業還是一蹶不振
只能勉強稱得上是汽車拼裝產業


碳纖維我不懂
不過聽說人家碳纖維是整個產業在作
而且好的碳纖維,好貴啊
marcul wrote:
看了兩個什麼觀點、...(恕刪)

再次證明我的論點
人民素質太低的地方推行民主制度是反效果的,因為總是有無知又自信爆表的老百姓(請自行對號入座)

其實版上應該有不少人因為NDA不能討論太深入(也或是懶得理你們)
有興趣的人,可以試著去搜尋看看碳紗的tensile strength 跟modulus是怎麼測試的
這小撮碳紗能否用同樣的測試規範來驗證出來是哪種紗(無法重現實驗量測條件)
光是理論都難到不行了,更不用說有沒有廠商開發這種設備來讓各位去分析人家用什麼碳紗做出來的車架,沒有這種客制的設備是可以用眼睛還是手指進行分析喔?既然要講分析可不能seafood 嘴巴說了算啊!

其次
做成prepreg成型後的碳纖維,再分離出碳紗來測試也有瑕疵,簡單來說已經有不可逆的變化了
或許可以參考比對兩種紗是不是有很大的差異,但是沒有準確的數據可以說明是不是T1000
以上能接受的人就接受,不再繼續討論下去了


結論
台灣的困境其來有自
不尊重專業,跟盲目跟隨輿論沒有判斷是非的能力
一群盲人追捧seafood ......壯觀!
山姆叔叔3746 wrote:
(流變分析儀/DSC...(恕刪)

Google不一定完全正確,因為有些名詞在不同產業就是不同縮寫
膠?是三秒膠還是龜鹿二仙膠?
聽起來好像一家公司開發產品的時候,遇到瓶頸就可以Google一下就解決了?閣下的專業真是驚人的強
從頭到尾就是拿這些聽來的google來的東西在評論別人的產品,這太神奇了seafood
結論
台灣的困境其來有自
不尊重專業,跟盲目跟隨輿論沒有判斷是非的能力
碳纖維的產業,主要結合了
機械,化學,高分子材料,紡織 四大科系知識
要找到真的精通這四個領域的人,大家覺得容易嗎?

要真的說自己是碳纖維專家的人,你覺得你要花多久的時間去了解他?
十年? 二十年?
我只能說在碳纖維面前所有的人都是謙卑的,這也是碳纖維吸引人願意花一輩子去玩它的地方
....

simonyou wrote:
結論台灣的困境其來...(恕刪)


這就是提不出反駁 隨手丟一顆煙幕彈的範例
  • 5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