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同樣有組 Mavic cosmic Elite
體重不到63
但後輪條幅卻在爬坡時 鬆開三根鋼絲 還發現銅頭從胎面移除後
往下看 銅頭內凹,從外看鋼頭凸出來
經校正後變成S型慣性輪
是何種問題造成 此結果?
不然如此騎下去 其它輪組很可能同樣損壞
a:輪組和手編輪最大的差異性就在於輪組的結構比較強
但是所有的結構都有耐承受的強度
在一般騎乘時如果沒有任何碰撞是不易導致結構鬆動的
我認識一位前國手他的輪子用了很多年
(第一代的Mavic Ksyrium )至今都沒壞
因此如果你的輪框如果變成S型慣性輪
那就表示不只是鬆動的問題,因為如果鬆了是可以調回來的
除了框變形才調不回來
你講的情況顯示鋼絲承受了非常異常的拉力
這種拉力是如何造成的呢?應該不是你抽車的力量吧?
這只輪子應該是不能用了,你講的問題是應該回想在鬆動的那一剎那
是什麼力量造成那個鬆動的,有沒有任何外力因素
另外你去調框時,車店的研判又是什麼?
所以車友轉述的話我覺得很合理啊
道是您說到~953是一台剛柔並濟的車~~跟流浪客說的超硬有點矛盾
我這樣講並不是斷章取義,流浪兄有提到超硬但是有點Q
我本身的車架是超級硬的鋁架~但自從我換了碳纖座管~把手以後也是Q的哩
953或許是好的車架產品,不過要在國內暢銷還得靠大師您多多推銷~~真是辛苦您了
a:其實一個有強度的東西未必是死硬的
所以你應該是誤解了這個問題
因為鋁是一種沒有什麼變形量的材質
所以做過熱處理之後可以是一個很硬的實體
但是你講的換了碳纖之類的問題,並不是你的車架改變了
而是碳纖是一個變形量很大的材質
所以一百公克的座墊如果是碳纖弓
那你騎起來絕對和鈦弓的感受不同
你之所以感覺q是受益於變形量的碳纖
而非你的車架有什麼改變了
至於雷諾953管抗拉強度到2000
那是表示這個管材可以剛性十足
但是受益於鋼本身也是變形量很大的材質
所以也成就了雲豹車架剛柔並濟的特性
至於953會否在國內暢銷其實和我個人應該沒多大關係
因為我也只是一個消費者,我並不能影響到其他人的購買意願
雖然我認為這支車架確實是一件優秀的作品
但是優秀其實是很多的環節造成的
就象我一直很注意義大利人造車的工藝一樣
其實很多的產品之所以好,背後有著很多的know how一樣
最近也在拿litespeed archon和雲豹的星雲在做對比
發現了litespeed很多設計上的卓越之處
其實這就是國內車廠應該學習的地方
老實說如果國內車廠也能做得更好
那消費者是不是就不用花更多的錢就能買到一流的產品呢
當然對我來講953也不是不能更精進的產品
如果它能做得更好,那就不必花個十幾萬到國外買更貴的產品
談到硬,很多人都會反映騎的鋁車架真的很硬
但是也有人在騎鋁車架時抽車,卻覺得車子好象要解體了
這兩者之間好似非常的茅盾,但基本上卻是可能的
因為所謂硬的感覺,事實上是在反映路面狀況不佳時
身體所承受的路面的反作用力,如果這個力道中間沒有任何抵消
那基本上就子象是作用力直接等於反怍用力一樣
也許這樣的比喻不完全等於事實
但是當身體承受了絕大多數的地面反震時
(尤其是某些很明顯的減震條時)
鋁車的反映確實是相當的直接
尢其是比較缺少緩衝的手最明顯
但是這只是反映材質的特性
因為做過熱處理的鋁車架就是一個整體
它的強度感覺上真的是非常的強
但是這只是因為鋁機乎是沒有什麼變形量的材質
因此你所感覺的硬 ,事實上是沒有任何緩衝的結果
(比方說你用的也是鋁座管鈦弓或是鋁的彎把之類)
甚至如果你的輪組用的也是鋁框和鋁幅條
那你的感受應該會更深刻
但是這樣並不意味著車架就有剛性和強度
因為如果在車架設計上單位面積不夠是不足以產生強度的
如果車架前後的比例不一至,更可能產生許多奇怪的錯覺
因此當很多power很強的車手在騎乘時
只要單邊用力踩踏,馬上就會覺得車架有些形變
事實上如果產生這樣的結果時。就意味著這支車架設計時
剛性或強度根本就是不夠的
但是和是不是很硬卻沒有必然的關係
gordonh wrote:
我現在的輪組是Mavic Ksyrium Elite
體重為94左右
這輪組在網路上風評也是堅固耐用型的
不過我卻騎沒幾次就要去校個偏擺(真的是沒幾次,四五次左右吧。騎一次就可以看出來有一點點晃了)
你現在還有這個問題嘛??
我覺得是Ksyrium結構設計的問題,Ksyrium的輪組鋼絲頭是直接鎖在輪圈上面
所以可能騎到坑洞撞擊讓鋼絲頭或輪圈的螺紋稍微擴大
導致你校正後,每次騎乘鋼絲頭就慢慢鬆開造成偏擺
你可以作個記號,是不是每次偏擺都固定那幾根鋼絲,我的Ksyrium輪組每次偏擺都是後輪的其中一根,所以每次校正都只要校正那一根
我的方式是拿熱融槍把鋼絲頭的部份包起來,用黑色奇異筆把熱溶膠塗黑就看不出來了,如果輪組是銀色的就去買隻銀漆筆來塗
我自從幹這件事,它就不再偏擺了,給你作參考
liutuanee wrote:
什麼是硬的感覺?剛性...(恕刪)
"剛性" and "強度" ,你是真的分不清楚,還是思緒錯亂? 還可以摻在一起口沬橫飛講翻天.
打文章要很多花時間,但要誤導他人我想不用幾分鐘,
看到你在雜誌和這裡寫的文章,都會讀到內傷
很多圈內人看破手腳了耶~
用嘴吧幹古誰都會,我也可以講
<<
我家隔壁鄰居的淑女車,是鋼管材質
騎起來,剛中帶柔,剛柔並濟,不失沈穩,不拖泥帶水,有點Q度,穠纖禾度,
那個已經有鏽斑的的輪圈,
騎起來雖然有點份量,但慣性頗佳,上坡不失速度,下坡四平八穩.
雖然是家樂福自有品牌,但舒適度上不輸雲豹與lightspeed
>>
把上述紅色字替換成任何品牌的車子,我想隨便都可以弄出一篇測試報告(依據你的測試報告的標準)
(有沒有很像天下雜誌文章產生器 http://tinyurl.com/5gvjrs)
這就是你的文章深度和風格,不痛不癢,不著邊際
既然有廠商小道消息一大堆,想必和廠商文情很好,
那就把車架和輪組上機台測試個數據圖表出來,來點真正客觀的東西.
用嘴吧說車架輪子好,誰都會說不是嗎?
其實也輪不到你說,
因為像lightweight本身就是好輪子,
但它的重點不在"慣性"(看你在雜誌提慣性提了好幾次..真是令人搖頭)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