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碳纖車真要好好照顧呀(大哭)


you45678 wrote:
傷到表層金油而已.真搞不懂一堆人唯恐天下不亂般的恐嚇車主再騎下去會出事是啥意思//看樓主緊張很好玩嗎.無奈...(恕刪)

也許 you 大的看法也有代表性, 但既然版主把文章貼在這裡, 顯然
就是想徵詢大家的意見, 在此, 小弟也提供一個一個宏觀的看法

版主照片中的凹痕, 在我看起來受傷已經不輕, 我們騎公路車, 有誰
不重視 "奇蒙子"? 騎這樣的車你的奇蒙子不會很扣分嗎? 換個角
度, 今天輪到你想換車, 遇到這輛事故車你出價打幾折才會考慮入手
呢? 三折? 四折? 還是乾脆拆賣零件?

其實, 不只是奇蒙子, 這還有安全的隱患, 你會騎這樣的車上 200K/
300K/400K .. 甚至武嶺嗎? 如果答案是NO, 建議你不要再花錢
在這車子上, 換車吧, 財散人安在, 騎車樂趣無窮, 不需被這故事車
搞得太複雜, 甚至還得應付路上車友關心好奇 ...

只是淺見, 希望有幫助..

jammyusa wrote:
各位板友大家好~~~...(恕刪)


好慘....要是我一定會很心疼....
要找地方靠車...真的不要找"柱狀物"
這件事告訴我


車就是要騎的,不是拿來拍照的
http://seaweedroll.pixnet.net/blog
crazysugizo wrote:
那些田徑撐竿跳的選手...(恕刪)


撐竿都是實心的....怎摔都不會斷
公路車架是空心的...有傷到布就會斷的齊齊...
Caron 太脆了

鋁車/鋼管車的紉性夠 不怕側向力
硬幹也是彎曲 不會斷!!所以相對安全..


兩件事 了解的自然了解
不了解的怎說都還是沒辦法接受


順便看一下這一篇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16&t=1406263&p=1
把手喔 還不是下管或後下叉容易被石頭彈到的地方..
把手要撞傷的機率很低 也許之前有鎖過燈架或啥的...
震斷...............Orz......你要騎的提心吊膽?
土城加藤鷹

a919291448 wrote:
碳車不要靠壁靠樹靠柱...(恕刪)


同意 , 能夠躺著就不要靠著 +1
isohera wrote:
撐竿都是實心的....怎摔都不會斷
公路車架是空心的...有傷到布就會斷的齊齊...
......(恕刪)


空心才能加強結構強度。
Carbon太脆?脆還拿來做撐竿?找刺激嗎?

簡單舉例:
一疊30張的影印紙,軟趴趴的。
5張影印紙捲成圓筒狀,就沒那麼軟了
如果再加上摺痕,剛性還會加強。

實心撐竿是為了扭曲產生彈性。
換成空心撐竿,剛性強,彎曲度不夠,彈性就不夠。
實心或空心跟斷不斷關係不大。

碳纖管是用碳纖布一層層疊起來,纖維走向一定不整齊,
每一層碳纖布都要剛好斷在同一個切面,機率遠低於中樂透頭獎。
除非用鋸的,否則碳纖布不會斷得齊齊的,

結論:
現在碳車跟隱形眼鏡一樣,都是拋棄式的?
出門騎一次就該丟了!
幾十公斤的體重,再加上不良的路面,震了幾十公里....
誰敢保證碳纖維沒被震斷?
為了生命安全,碳車只適合當擺飾,騎出去的話,最好每次都換新車架!

露營雜記:snowpeakcamping.blogspot.com Bikes http://hd-fortyeight.blogspot.tw/

jammyusa wrote:
多處刮傷至有點小深的灰色層, 只是多發現了一條約三公分長的細細裂痕...(恕刪)


還是請車行或原廠幫你鑑定確認是否安全無虞吧!!! 節哀順變~~
「能受天磨真鐵漢,不遭人忌是庸才」

vhsin964 wrote:
碳纖管是用碳纖布一層層疊起來,纖維走向一定不整齊,
每一層碳纖布都要剛好斷在同一個切面,機率遠低於中樂透頭獎。
除非用鋸的,否則碳纖布不會斷得齊齊的,


釣竿也是這樣捲的,敲到後外面沒傷
中下一條魚秒斷,缺口齊齊...............
我磯釣18年了,我看到別人斷竿就超過10支
不信我提供一節竿節 你拿個挫刀來劃一小橫
只要破漆後再傷到幾條纖微,施力後就是齊斷.


不過話說carbon 車架不會像釣竿這樣操勞
一整天都在揮舞...........................

但我相信被硬物撞擊後的下場是相同的
所以必需要好好的看顧!!!

車架還有鋁車或鋼管可以取代
釣竿就不得不使用carbon的..
當然顧起來也是小心翼翼,用荷掛架起來
要放地上要墊布.........

不過使用年限到是都超過五年以上
所以也不用太擔心使用年限....

土城加藤鷹
看了大家踴躍的發言與表達意見,我先整理出來幾個問題:
1.受損程度有人要版主放心,有人建議換車架,有人建議送檢驗........。這表示各有各的看法與見解不同。但反觀若此事發生在自己身上,你也會聽別人的建議而還放心去騎嗎?但直接再換車架的,不是每個人都有錢到說換就換的地步。最後當然是花一點檢驗費用讓專業儀器去量測與專業人士去判讀才是正確的做法。
2.拿釣竿、登山車、撐竿跳的竿或是朋友的案例來做比喻是不對的,產品不同當然所使用的原材料、疊層設計、製作過程就會有所不同,登山車比公路車厚了一些,哪怕就算公路車比公路車,品牌型號一但不同,整個條件就已經不一樣了,拿朋友的案例更不能如此相提並論了。
3.你們說的自我檢測與自行修補,若真的像你們說的那麼簡單,那這些儀器都可以不用添購了,況且這些碳纖維廠都可以找你們去上班了,你們要想到人命關天的問題,而不是拿一些偏方去教他人。
4.類似此狀況送回原廠不見得有用,有些廠確實連專業的檢測儀器都沒有,你說怎麼去檢測?就算有也因這是人為因素造成的,這是必須付費的而不是免費檢測。

不然版主將此車轉賣給要你放心去騎的人看看,你看有誰願意接手?
連我受過專業訓練的人都不敢給版主下定論了,所以大家要審慎看待碳纖維製品,包括先前我們就有探討,給大家參考看看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16&t=1817395&r=5&last=23521707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