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

請教Giant壓縮車架的優點

f2344773 wrote:
那台車是台雞店老張在...(恕刪)


許多人沒試過這麼多車
無法像「f2344773老兄」可以分享
不論如何
這是可以給各位想選車的參考資訊之一

感謝分享了
john168air wrote:
粉佩服這位大大這麼勇...(恕刪)


這個行不行?

沒有不摔的啦...我自己都斷過兩根骨頭

只是摔的合不合理啊

去年環義環法RABOBANK的摔法都是高速不穩定(車子飄+剎不住)造成的

歡迎來Aq's Bike http://aqbike.blogspot.com/
就如同食物一樣...好吃歸好吃...
但是配色盤飾往往也是消費者做抉擇的一大因素...

ADV SL ISP的黑底白字...很難讓人家覺得塗裝方面有用心阿!
f2344773 wrote:
以巨大在德國創造這麼...(恕刪)


從某個角度來說,這位大大說的是有道理的。

雖然巨大的工程師也是很認真在工作,但是"世界最大廠"卻不代表他的產品就是世界最頂級產品。

然而他沒有透露半點內情,都是一些檯面上的文章,的確很難讓人信服於他的言論。


我其實覺得這篇文章應該要拿掉"品牌"的迷思,單純的去看車架。

畢竟現在很多車廠的車,根本就不是自己設計的,隨便舉個例,各位看過 GIOS 的 小徑車 PANTO 跟 MASI 的小徑車,有沒有發現很像呢??









那這樣,我們還要來討論: MASI VS GIOS 嗎?


還是我們應該就車架的本質去討論,撇開品牌。

捷安特算是不錯有良心了,起碼他的車架是自己設計的呢~~


www.cycliving.com
STANLEY650719 wrote:
如果還在緬懷以前鋼管車時代的話我想就不用說了....
...(恕刪)
認同...說得好!
/___/_/ /___/_/
f2344773 wrote:
這個行不行?沒有不摔...我自己都斷過兩根骨頭
只是摔的合不合理啊
..(恕刪)

那請問發言很敢的f2344773兄,以斷過兩根骨頭換來的知識,
你在前面提到的車,可以更合理比GIANT不摔的是哪臺?

1. COLNAGO 在2009年車架角度改掉後

2. PINARELLO 最近賣點的不對稱補強

3. 碧安琪就不值一提了.

4. GIOS...就只在撐

5. De Rosa king這個梗
既然說的如此斬釘截鐵~~~假設為真~~那想請教一下不知是否知道會飄和煞不住的原因????

如果是呼應到主題名稱~~是因為壓縮車架~~~也就是車架幾何設計有問題的原因~~

為何巨大要堅持大壓縮的車架幾何設計???

如果不是車架幾何的設計~~

那麼是複合技術上的問題嗎??
尊重彼此的價值觀
f2344773 wrote:
看來你對我有瞭解, ...(恕刪)


哈哈~智陽你又復出了呀~這發言風格應該沒認錯人,好久不見

提供一下都是用TORAYCA的碳纖車架資料
TCR AD-SL/T800
抗拉強度560 kgf/m㎡ (Tensile Strength)
彈性模數30,000 kgf/m㎡(Tensile Modulus)

DOGMA用的應該是M60型號碳紗
抗拉強度390 kgf/m㎡ (Tensile Strength)
彈性模數60,000 kgf/m㎡(Tensile Modulus)
PS:與P官網強調60 ton/c㎡應該是有標註錯誤?

材料的選擇得考量取得管道.車架屬性....等因素,以上資訊供大家參考
另外請問一下09年以後角度有改?是?一直以為和以前鋁架TCR角度一樣都是73度,上管長555mm還是有其他的差異?懶的查用問的比較快

PS:
1.話說因為預算考量,GINAT AD車架是唯一買的起的復材車架~哈哈
2.個人認為TCR的壓縮設計在M SIZE以上還能維持性能特性,S以下則為了立管長度考量而做了過度的壓縮,幾何也走樣,是犧牲妥協還是必要就見仁見智
http://www.xindiancyclist.tw/
JAY大~~

M尺寸的TCR~~~角度73度~~~上管長555mm

這是沒錯的
尊重彼此的價值觀
hirosue1017 wrote:
JAY大~~M尺寸的...(恕刪)

阿~看錯了~他是說CONAGO角度改了~就記得GIANT一直堅守它的黃金幾何~數十年如一日

印象中TCR系列幾乎沒變過,可先前又有網友說有不一樣,就順便問問以前和現在的TCR幾何是哪裡有不一樣...
http://www.xindiancyclist.tw/
  • 2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