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棒的討論文,柔軟度不佳的我,選了大半號,由S變M號,改用小彎把(Reach 70mm,Drop 125mm)+略短的龍頭85mm讓重心後移一點換來大點的Saddle setback距離,因為大了半號,不用太趴,抽車也比小半號穩定些,更適合長距離騎乘PS:我40歲,柔軟度很差,雙腿併攏伸直不彎,下腰雙手指尖離地50mm
suhumi wrote:GIANT 不止有M...(恕刪) 同意啊,的确是买小的才会更趴,大家都不是职业选手,所以大部分来说也没有那么强的肌力去支撑更趴的骑行姿势,车架买小了车头立管短,车把手的位置低,座垫位置拉的又高,自然会更趴。我个人觉得如果骑起来不舒服的,骑起来更不会有效率,因为骑着不舒服,就不会想发力去骑了。
hirosue1017 wrote:引用舒迷大的話:『我...(恕刪) 嗯 我也想知道如何由座管角度來選車架以FUJI的ACR來說尺寸 上管有效距離 後下叉長度 頭管角度 座管角度 前後輪軸距 上管跨距 大尺盤軸心高 頭管長度460.0 510.0 410.0 72 76 976.0 732.8 69.0 115.0490.0 515.0 410.0 72 75 976.8 746.1 69.0 115.049和46的上管長才差了0.5cm但是座管差了一度一般Fitting的算式 不大會把座管角度考慮進去在選這種車的時候會不會出現盲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