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

碳纖結構分離經驗分享


MishaShih wrote:
不是碳纖維沒有祕密...(恕刪)


"不是碳纖維沒有祕密嗎? 現在又是分享想求知了?"
山姆發文一直沒改變過態度及心態
或許樓太高你忘了
第39樓時山姆請教simon兄
"謝謝你的回覆
看起來你對碳纖的分析有一定的了解
可否請教為何這麼多分析儀器 無法分析已成型過的碳布成分?
因為無法取得已知同樣成型過的標準布料進行比對嗎?

請你不吝指教
我蠻想了解
謝謝"
樓已夠高別再誤導蓋樓
理性的討論的山姆都會認真思考並確認。
所以討論只要理性並且就事論事即可。

挖洗"山姆叔叔"啦...
山姆叔叔3746 wrote:
山姆發文一直沒改變過態度及心態...(恕刪)



你不是在FB講,01就只會講幹話,什麼都做不出來嗎?

現在又要理性討論了,是精神錯亂嗎?
你不是號稱很多實務經驗?

在我看來就完全就是"土炮"而已

不懂實務的人在講實務
不懂材力的人在講剛性
說真的,不少人是這樣沒錯,不過你是販賣專業的人,卻一點真正的專業都沒有。
你賣的到底是什麼東西?
講白了,就是知識背景薄弱而已。
不過無知的人真的也不少,不然你山姆哪有辦法存活到今天。

不少人可是真的都是理論+N年實務經驗呢
那像你連個檢驗都沒sense,別人是有義務去教育你嗎??
你以為這是在01嘴砲幾篇就有辦法教育的嗎?
你是怎麼品管你的產品,例如輪組,吸盤?
黑不黑心只有一線之間,而且不是你說了算的。
你可能以為我是小索打手之類的,
對我來講,對手編輪工作室就是同樣標準,沒有任何模糊空間。

我記得本文沒多久,早就跟你講過SGS的報告網路上就有,每個字都有意義。
還有這篇很多版友講的問題,早就已經點出一大堆了。
只是你不屑而已,跟別人講理性討論???
我只能說,不要臉真的天下無敵。
跟無知的人討論,堪稱天下第一大蠢事,猶如對牛彈琴。

不過我覺得
01真的就是講幹話打嘴砲的好地方,可能我真的太閒了,科科

還有我跟你講一件事,我就是喜歡蓋樓,這點你管不著。
而且我保證我的講話在心態上完全沒誤導的想法。
如果我有說錯,造成誤導,麻煩版友來打臉指教討論。

一個碳纖維分解
硬扯出那麼多理論

最終答案


山姆叔叔3746 wrote:
'不是碳纖維沒有祕...(恕刪)

前面已經討論過很多內容,很多人是從實驗室的實戰經驗免費提供給你,但是你堅持你可以檢驗出T1000而不斷的諮詢專家跟提出新的論證
最後如果你出來聲稱說車架裡面有或是沒有T1000,我都會質疑實驗的可靠度跟公正性,因為你所做的實驗從一開始就是有瑕疵的,這有點像你用撞過修復後的汽車來檢驗看看鋼材是多少Mpa
前面也有朋友說過實驗是垃圾進垃圾出,這是以前學校老師常說的金科玉律
鄉民相信與否,就跟我前面提過塑化劑0檢出的故事一樣,用非專業的角度在引導輿論,個人是極度的不認同
那你的目的到底是什麼?討論求知嗎?怎麼看起來..........不太像
如果你完全不能接受其他的資訊,那又何必說這是在討論呢?
我的身分曝光了。
我不能在seafood那邊留言了.....
難道說我留的言擋人材路....
來自中和的白Octavia Combi RS
看完一大串,各位想說的是否就是車廠說車架材料是用那些規格,其實都無從驗證,只能看廠商自己良知及內部生產文件. 就算廠商提得出有T1000的採購資料,也未必就是用在標榜T1000的車身型號上,所以採購文件也就沒有釐清成分的功能?

RX7-RR3 wrote:
就算廠商提得出有T1000的採購資料,也未必就是用在標榜T1000的車身型號上,所以採購文件也就沒有釐清成分的功能?...(恕刪)


採購文件是無法釐清成分的功能,但是提出質疑的人需要自己證明,而不是要廠商自己證明
因為廠商沒哪個義務,又回到GUSTO沒有採用T1000的原點了嗎?

北漂彰化人 wrote:
採購文件是無法釐清...(恕刪)

沒要討論有沒有用T1000,只是想詢問是否只能相信廠商的誠信度來看待標示這件事.
coopers0201 wrote:
我的身分曝光了。
我不能在seafood那邊留言了.....
難道說我留的言擋人材路....


很明顯你被黑了,你又不是信徒
那是信徒才能發言的世界
歡迎來到神話世界

RX7-RR3 wrote:
沒要討論有沒有用T1000,只是想詢問是否只能相信廠商的誠信度來看待標示這件事.
...(恕刪)


我認為可以相信,例如GIANT,MERIDA以及受訂新波及的GUSTO
至於有人不相信GUSTO那是他的自由,不予置評



  • 5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