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三盤想換標準盤...但又考慮CT盤~

3盤的尺比綿密..但也的確很多擋位是沒多大意義的
30速中太多擋位太接近..太輕和太重的也少有機會用到
(要能靈活運用齒比細微的變化也要大盤和飛輪要會靈活配對)
而且多一片的重量..進階想換掉是蠻正常的

我自己是推CT盤..畢竟爬坡時轉速還是要維持
換擋太頻繁?! 雖然齒比沒三盤綿密..但標準盤就不頻繁嗎?! 這我就不懂了
(變速器等級每升一級..換擋速度會差一點..綜合型路況的比賽也會在追擊時聽到換擋的聲音
變速器不拿來換擋要那麼多速作什麼? 選手也不需要因為換擋的速度能增加而升級套件
三盤的30速綿密齒比如沒經常換擋來微調齒比也沒意義)
CT盤跟標準盤比起來可以晚一點才抽車..晚一點累積乳酸..晚一點轉速掉下來
標準盤的最重擋除了衝下坡外應該也沒多大機會用到
而且在平路迴轉速踩不出來也是很多餘的一擋
第二重擋跟50/11T差不多..但我相信應該也很少人用這檔來巡航
要衝速度?! 能衝多久? 轉速多少?
而標準盤一般人在巡航的擋位CT盤也是配的出來
如果覺得CT盤爬坡太輕那可以把飛輪換11-23T的
(捨棄25T的兩擋..可以多50/16T & 34/16T的兩擋可以用)
其實你沒有換大盤的必要,
如果你去騎一趟大屯山助航站就會知道有30T大盤的好處,
假如明年你想去挑戰武嶺或陽明山P字山道,
你就會知道有三大盤真是太好了。
Stallings wrote:
終於看到 50-36...(恕刪)

你可以買你喜歡的50-34
然後單買36T的修補盤
把34T換掉
馬小白 wrote:
小折版怎麼說? 用的...(恕刪)

沒啦,常聽騎小折的人說平路時速隨便就40.50,山路也有20~30的水準~~
我都不知道小折可以那麼猛....剛乍看你寫的,才以為你是小折板來的~
不過你車子真的像大雜燴,公路+登山....可以的話弄單純一點應該比較好~

Chinghaui wrote:
其實你沒有換大盤的必...(恕刪)

就像我之前說的,一個有家庭的男人....我自己騎車的時間只有半天而已~
武嶺或大屯山,我是很想去挑戰....不過真的是很難有時間~~

oitsf_oitsf wrote:
3盤的尺比綿密..但...(恕刪)

大大說的也不無道理,我想CT和標準各有優缺點吧.....看來選擇CT的人還是居多~
不過我個人是比較自虐型的,再加上39T已經騎習慣了...我想應該會換標準盤吧~
不過我想把原飛輪11/25換成12/27的...加上標準盤這樣應該就夠了~
版主說:3盤的50/39/30,覺得用到30的機會根本是沒有,所以想大盤(標準盤),

就讓我想到海角七號中的茂伯說:貝斯這麼多條弦,這兩條用不到可以剪掉嗎?

但總而言之,就我的感覺,其實版主早已心有定見(換標準盤),

po此文主要是希望能得到大家的認同與鼓勵(如同chen86車友的發言),

可惜大家都堆其他的方式,沒有增強版主換標準盤的信心與心中的小惡魔。

不要換了繼續踩吧~~大不了把第三盤拆下來,就變標準盤了

許多人誤會了齒比的搭配
最佳的齒比是:"能讓你以輕鬆的回轉攻克每一個山頭"
而不是"只要不落地活到頂"就好了

檢驗的方法很多~~
騎P字道,到最後一個山頭轉速有沒有下降,會不會覺得踩不動?
風櫃嘴上上下下4-5次,最後一次會不會覺得很吃力踩不動?
騎了100KM後再去爬大坡,會不會踩不動?

如果沒問題,那你所選用的齒比就是適合你的~~


仔細想想protour級的車手用的齒比也是標準盤,甚至用上CT盤~~
那群怪物們LTpower搞不好是你的2倍~~
為何你會用跟他們一樣的齒比在爬坡呢?
不是很奇怪嗎
阿腸080 wrote:
沒啦,常聽騎小折的人...(恕刪)


標準盤配12-27ok啊
但是要有著爬坡迴轉速很低的心理準備
+大腿肌力培養起來膝蓋->才不會受傷

因為我的車子就是用42-28最輕檔位爬山的
(烘爐地,八拉卡,風櫃,陽金,貓空etc..)
迴轉速4x~5x常有的事 平均迴轉速都落在6x
之前爬山右膝有事沒事就會抗議
運動前後的熱身緩和很重要!


HammerAthlon wrote:


我前1是22
飛...(恕刪)


車重20上下的狀況?(是磅或公斤)?
想不出那種登山車是這種數據?通常單避登山車約12公斤上下,20這數據有點怪,20磅又太輕20公斤感覺又太重?
除非是騎DH下坡車,好像也不可能,真的很想知道?

22帶20,23,26這三齒

22/20=1.1
22/23=0.956
22/26=.846

以上是3個數據最重的齒比是22/20=大盤轉一圈輪子轉1.1圈.

公路車齒比3盤最輕齒比是30/25=1.2 大盤轉一圈輪子轉1.2圈.
公路車最輕的齒比還比你所用的這三齒還重.(這還不算輪胎的直徑,通常公路車輪胎的直徑較大,但不會差很多)
公路車的踩踏效率較高,登山車的踩踏效率相對較低.
以上謹供參考.

jia3521 wrote:
車重20上下的狀況?...(恕刪)


抱歉
是20公斤,IGUANA
因為我出門都掛一個貨架
加水+工具,哩哩摳摳
有秤過,假日跑遠程都是20~23,4公斤

看來數據規數據
還要真正借一台車來試試看才知道了....

HammerAthlon wrote:
是20公斤,IGUANA 因為我出門都掛一個貨架 加水+工具,哩哩摳摳 有秤過,假日跑遠程都是20~23,4公斤...(恕刪)


如果爬坡用到 22帶20,23,26這三齒
依我之前登山車轉公路車的經驗,你帶一樣的東西,總重也差不到3公斤,
除非你騎登山車爬坡時轉速有80~90以上 ,不然用公路車34/27 這些坡是爬不上去的

以你帶那麼多東西的習慣還是騎登山車比較方便
君不見有些騎公路車的車友連坐墊包都嫌重,東西都塞車衣後袋
裝上管包抽車會碰到,更別說貨架了

以前騎登山車也是帶一大堆,騎公路車只有座墊包(若不帶相機這也不用帶了)
騎登山車爬坡用22盤,公路車一開始39盤踩不動,抽車沒幾下就爆心跳了

建議直接買53/39大盤,公路車用來練車
登山車留著出門旅遊用
This is my bike.There are many like it but this one is mine.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