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公路車安裝空力把手討論(休息把)

TONY1978 wrote:
三鐵車重心靠前 它們(恕刪)


大部分討論車的穩定性 循跡性都是 看 trail,而且trail 直譯就是軌跡....字面上已經告訴你穩定性循跡性了



trail就是造成前輪自動轉彎的力臂(穩定修正),有了力臂就可以產生力矩,有了力矩就可轉彎了,有了轉彎就可拉正車體,所以,在一定速度下當trail越長穩定就越高



軸距差那2.3CM其實根本就不重要...主要是 trail 跟Reach 的匹配
(當然Reach短 而FC長 .trai就會長...幾何是互相影響的)
而龍頭的長短會影響手部操控靈活度

講到公路車穩定度 最多被拿出來討論就是 trail ... FC真的沒人談.因為差異實在太小....隨尺寸不同而不同

影響穩定不是看重心前後...而是看重心高低跟力臂長短 這是最直接的
利口貝爾

基本上我覺得看匹配 拿修正用的屬性來代替正屬性 本來就很奇怪

2022-09-21 19:02
TONY1978
TONY1978 樓主

我好像觀念有錯欸

2022-09-21 19:56
內容錯誤太多 自刪
利口貝爾

offset是拿來修正trail用的...例如大輪徑會用小offset 讓trail變短讓操控便靈敏

2022-09-21 19:10
利口貝爾

jcchiou 那就要看設計功夫了.像閃電騎士優先技術.就是平衡大小車架的操控感...使其一致

2022-09-21 19:39
re :TONY1978 wrote:
但前軸距跟前叉offset是正比關係



您說的不太對,實際上offset 跟軸距 並非正比關係
閃電牌50offset 57.8FC
而45offset 卻是62.7FC

如果您要說是頭管角度造成差異那麼M跟L 都是72度 ,卻也是 offset 越長 FC就越短



基本上offset並不是關鍵..offset跟頭管角度只是來修正trail 這個值而已

所以我覺得 要論車架穩不穩 都不該看軸距 跟offset ,因為那只為了修正trail 用的.
trail 才是主因.用offset 或軸距來看是不準確的
trail是主循跡穩定性
而龍頭長度是主.雙手操控的靈敏性
這些數據成車 出廠都會匹配好...如果你選一台車比如你上半身比較長....換了一根超長的龍頭
跟成車差了3.4CM 那麼你這台車轉彎 多少會鈍鈍的
車架設計時早就匹配好幾何......所以其實做Fitting 是讓你踩比較舒服而已...多少會影響操控,
認真要說其實是該找最適合的車(幾何)...而不是單單最適合的尺寸而已...
TONY1978
TONY1978 樓主

我看要去補充trail的科普知識了

2022-09-21 19:40
jcchiou

deleted

2022-09-21 19:50
原來我都想太天真了

我去查了一圈 我的尺寸車 無論頭管角度 offset多少

我的車trail就差不多60mm左右

這都是設計過的搭配 沒什麼能改的

前面文章若有錯誤我會刪掉 避免去誤導
若不去深究車架幾何問題

其實用簡單方式來描述車架aerobars適性

1.大一號車架一定比小一號適合 (前提是要能fitting到)

2.寬胎一定比窄胎適合

3.爬坡車一定不適合
jcchiou

deleted

2022-09-22 13:46
TONY1978
TONY1978 樓主

只能說 專用座管限制了太多改裝了

2022-09-22 14:09
河濱40km測試

我發現公路車上aero bars

真的很榨體力 因為除了aero姿勢

其他把位都太戰鬥了

至於aero把位 上手後真的蠻爽的 尤其是逆風

設定良好 不會難控制


騎乘感受

肘墊往前一點 臀肌更好發力

但坐墊要更前更高 這樣其他把位會變更極端

肘墊重心靠前還有個大缺點

就是要伸手去變速或是煞車 車子容易失去平衡

說真的這姿勢是個取捨的藝術

要保留公路車姿勢 又要能用aerobars

又要容易控車 又要能騎長途

不可能樣樣都到位

但我想真正關鍵應該是坐墊 坐點範圍要夠廣

不然就考慮敗一隻redshift吧

利口貝爾

坐點夠廣 休息把位置就會不舒服. 休息把角度跟公路把角度要二選一

2022-09-25 19:12
jcchiou wrote:
我有自創一招"逆十字反向握趴低風阻騎姿", 簡稱X position吧
就是右手握左邊平把, 左手握右邊平把, 前臂交叉靠在龍頭上.
稍微坐前面一點, 這樣什麼都不用改裝, 公路車就有計時車的速度了.
左手最好在右手上面, 剎車時才會先剎前輪.

缺點就是左右相反, 違反人類習慣, 緊急狀況你會彎錯方向造成事故.
如果這個姿勢廣泛使用, 大概一個賽季就會被UCI禁掉了吧.

>

..算是勉強可行...但是疊在下面那隻手不舒服...而且因為因為是靠手婉而不是手軸穩定低了點 支撐也不太夠...

後來我覺得折衷可行的方法是(限一體把) 右手平躺橫跨平把上...手掌抓彎把左邊平把的位置...左手正常的靠住下把
單靠右手控車 跟支撐,手酸換手....因為手有 確實 抓在把上 就算遇到石頭路也不會脫離
但是因為手一樣有靠再把上基本上UCI應該也不可行 但是至少是舒服安全的姿勢
jcchiou

deleted

2022-09-25 20:46
利口貝爾

我今天也是因為這樣沒拍到..而且雙手抓身體會壓低 不好拍

2022-09-25 20:58
更進一步破解公路車裝aerobars

坐墊設定:
1.上圖: 要找前端較寬的
2.中圖: 公路車版本後高前低(上aerobars前端太低不適合 但可以自行調角度)
3.下圖: 登山車版本中央低 (前端高比較能抓到位置)


rice大的坐墊秘密 前端是網上翹的
前端與中央落差約1cm 這樣更有利於壓肘墊


前移座管 對於aerobars設定有幫助
但對其他把位完全沒幫助 甚至有害




舒迷頻道有提到 公路車上休息把=四不像

從專業角度(基本教義派)來看沒錯

但他留了伏筆就是:市售休息把調整幅度不夠

可以推理:

能不能裝? >>>能

怎麼裝?>>>秘密... 來我這邊消費 我就跟你說

從他自身專業跟利益來說 可理解於公開場合必須持批判立場

才不會惹得一堆砲火 不然就是顯得有失專業
利口貝爾

所以我才會說買"可調度"高的休息把 有個休息把光不能調角度前後..設定起來就會很麻煩了

2022-09-27 15:55
獻個醜
上週跑完比賽感覺還不錯
速度比沒加空力把要快不少
設定上感覺得蠻接近純鐵車了
尤其是座墊位置
這台車座墊的鎖孔多,彈性大
當然像TONY1978大用專用前移座管也行
空力把應該可以再低一點
不過老骨頭了玩得開心就好
再次強調公路車再怎麼改空力性能還是比不上純三鐵/計時車



rice7361

中間,沒特別往前靠

2022-09-29 9:39
利口貝爾

TONY1978 那是因為這台也是多用車.原廠本來就多用設計的,那個座管應該有2-3孔可以夾 模擬其他車種

2022-09-29 12:37
如果是特規座管 可以用這個解決坐墊前移問題

利口貝爾

這種會吃掉很多力量而且效果不好,不容易穩住核心

2022-09-30 1:08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