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

公路車該買框煞or碟煞?

其實大部分的人下坡都不踩甚至換超壓縮盤根本沒得踩、雨天不騎、產業道路變態陡坡不騎,c夾鋁框的製動力就夠用了。緊急剎車不管c夾碟剎大部分的人因為經驗不足都會剎死前翻或後輪打滑摔車,除了握上把騎車的人還有騎碳框c夾的會因制動力不足撞上去。

最安全的就是碟剎登山車啦,制動力足,抓地力好,甩尾救回來機率高,前叉避震降低前空翻機率
isohera

腿沒力GRX....手沒力DB

2022-06-24 9:11
對了,機車也是寬胎低壓有避震剎車桿好施力,跟登山車一樣

機車和登山車只推碟剎

公路車裝寬胎低壓幾何適合握下把我也一樣推碟剎,你的下坡信心會得到很大的提升
jcchiou

deleted

2022-06-24 21:16
cyprid

但有幾個人會裝32c?還是我活在平行世界?現在已入如 @abso0408 所說,大部分人都32c 了?一兩年前我要買32c甚至28c的一級胎選擇都不多呢

2022-06-24 21:25
C夾黨想換車架又怕什麼碟煞太利或保養困難其實可以換拉線油碟

手感和C夾比較像
變把可以延用方便安裝
制動力不輸C夾不燒框
下雨天下坡生存率較高
對岸的ONIRIi兩千有找

全內線手感不好?C夾也一樣啦





allenhuang1971

全內線用機械變速與用電子變速手感不一樣...

2022-06-24 15:51
站不建議您

全內線車架用鋁合金與碳纖維手感不一樣...

2022-06-24 16:42
碟 C之爭的問題很簡單,端看你是不是要上碳板.如果一直都用鋁框,那就買C夾吧!
故事的由來如下
S家發現寬框改善空力
寬框讓碳板重量增加
為了降低重量,就削薄煞車邊,這會讓材料變少,單點升溫快,增加爆框機率

於是......各輪組廠就躺平不努力了,歡慶碟煞時代到來

千萬別相信輪組廠任何超高tg不爆框的廣宣,C夾碳板一定會爆,不會爆就是犧牲煞車力,讓熱量不要累積這麼快而已
如同DSG一樣,C夾配碳框,如果存在任何SOP(點煞 or 輕含除水再出力),就代表這搭配有問題.

儘管C夾已經邁向末日,在這個當下, 依然得蒐集一對DA C型夾器,這應該是地球上最棒的C夾,沒有之一,是值得傳家的逸品
SimonW

確實阿,碟煞真的讓輪組廠設計上輕鬆不少。

2022-06-24 12:37
CONA24

鋁框碟煞是拿來搭車用的,要不然碳框直接成本加上去,車價一高就不好賣了。

2022-06-24 15:20
我遇到碟煞的問題,
一直圍繞在蹭碟和每逢換輪必要校

借版請教“如果換成浮動碟,會不會好點?”
handup

一個原則:浮卡配固碟,固卡配浮碟.但是要注意浮碟是真浮動還是假浮動

2022-06-24 11:54
TONY1978

校就校吧 我已經校到很熟了

2022-06-24 21:16
handup wrote:
千萬別相信輪組廠任何超高tg不爆框的廣宣,C夾碳板一定會爆,不會爆就是犧牲煞車力,讓熱量不要累積這麼快而已

確實也是看到一堆來板上求推薦不燒框的文。
可以理解想保留原有車架的想法,想換帥帥的高板碳輪,卻又擔心害怕燒框,也明知道如果沒搭配好,這樣的剎車制動力會有安全性的疑慮,但仍不死心。我相信也不是100%都一定燒框或是剎車問題造成危險,就順順慢慢騎應該沒事,但 何苦搞得自己提心吊膽,騎個車還疑神疑鬼不放心?

騎C夾搭碳板的覺得自己很帥嗎? 其他人在路上看到,可能只會想說先生你不怕嗎? 是不是預算不夠?
handup

現在碟煞碳板比框煞碳板便宜

2022-06-24 15:32
tsuyao
tsuyao 樓主

  handup我說的預算不夠,是指不如直接換整車更加省心。主要想表達同意有人說碳輪造就了碟煞車的說法,但用字遣詞可能不佳,就請大家忽略。

2022-06-24 17:28
明明可利呼大明明就是說C夾好用足夠應付騎乘,他自己也多次在許多測試影片說很喜歡C夾,
何必過度曲解呢????!!!!!!
當大家都沒看過可利呼喔。

阿對了,C夾,碟煞,我兩台都有>>>>> C夾完勝!!!! 就是俐落就是爽!!!

同樣都是剎車,功能其實都是一樣的。
只會說嘴燒框什麼的人,我還很期待燒框怎麼到現在我還燒不了一組。
高雄黃小菲

我C夾直接買兩組碳框輪流用,哈哈。燒就燒了,反正當耗材。 另外還一台碟車,我看也等不到燒框了

2022-06-25 18:42
Ahoo Chen

我也覺得燒了就燒了,當初買就真的不缺這點娛樂費用,但正常使用下就是沒機會呀。可能大牌真的比較頂吧。

2022-06-27 12:53
abso0408 wrote:
公路車在台灣多數購來(恕刪)

我也覺得以器材的性能來說,必須先做到煞的住,然後使用者自己該學會如何控制。

之前我有分享過,確實一位運動細胞很差的女生騎碟煞,速度也不快但遇到狀況時直接左手煞車猛拉一下,人就在我面前起飛出去了。那也是她第一次騎碟煞車,出發前我有提醒要先抓一下手感,但還是....(飛起來了 怎麼可能救命啊我不要...)

我自己其實只有騎過幾台碟煞車,每台的煞車手感也不太一樣,上述那台是最利的(SHIMANO),控制得當它的線性手感讓人覺得煞車輕鬆又寫意,但 我那台S WORKS的SRAM碟煞很不同,相較之下得出蠻多力的去拉煞車,我還回店裡問師傅這..能算碟煞車嗎? 師傅說新車先騎一陣子,我照做但感覺還是差不多,再次回店家問師傅,他檢查了一下說沒問題這正常表現...,怎麼同樣是碟煞車手感力道會差這麼多? 不過 看了有人在我面前飛出去過,我想說不用那麼利也OK,反正目前都很夠用,而且遇到一次雨天地濕,騎30km以上趕路,剎車制動性很好,這速度也讓人很安心。

所以大家講的擔心碟煞力道會太強,我這台公路車倒是沒有,還比較像C夾車要用的力道,跟另一台碟煞車的線性手感差很多....怎麼會這樣有點納悶
SimonW

在成熟的系統在防呆的裝置就是有人可以用到出事,怎麼就不會把開車開到剎車油門搞錯暴衝的錯算在車的身上。明顯煞車煞到翻車就是操作失誤還好意思說是煞車太利害的,我真的是笑死。

2022-06-24 12:56
abso0408

煞車線性是可以調整的,你要不要換一家店調調看,從按一點點就有,到全按到底,要能線性出力

2022-06-24 13:16
Ahoo Chen wrote:
明明可利呼大明明就是說C夾好用足夠應付騎乘,他自己也多次在許多測試影片說很喜歡C夾,
何必過度曲解呢????!!!!!!
當大家都沒看過可利呼喔。

我沒有曲解他,所以開板第一篇我沒有對該影片內容有過多的自我解讀,單純只是提供影片連結,分享給還沒看過的人。
至於影片所傳達的訊息,我想大家應該是看得很清楚,很多人說碟煞公路車是廠商搞的陰謀,可利呼大大也不像是會被廠商買通的人,就像三樓提供的GCN影片,他們就是以身體力行,以實測的方式給大家看到各系統的表現。
回到我開板的題目"公路車該買框煞or碟煞?",那大家覺得此刻買公路車的,選C夾or碟煞的真實比例到底是多少?
allenhuang1971

今年6月環瑞士已經看不到c夾 電子變速也快變主流了

2022-06-24 15:54
Maocrab

UCI World Teams基本上早碟煞好幾年就全面採用電子變速了,偶爾會看到零星使用機械變速的車手,那都是出於本身的偏好。再往下的二級隊才有可能礙於預算而不使用電子變速。

2022-06-24 15:59
tsuyao wrote:
騎C夾搭碳板的覺得自己很帥嗎? 其他人在路上看到,可能只會想說先生你不怕嗎? 是不是預算不夠?


討論框煞碟煞很好啊,但討論上了興頭冒出了這樣的話,好像...

碟煞車,八年前我有一部RS785的S-Works Roubaix,後來買的幾部車是框煞,然後前年底弄了一部Red AXS的TCR。個人認為碟煞跟框煞的決定性差異在於耐候性,下雨的時候碟煞的安全性絕對遠高於框煞。

框煞遇到下雨的時候是有應對方法,但那需要經驗跟專注力去補足。雖然下雨天我絕對不外騎,但如果真遇上了,我當然會希望那天出勤的是我的碟煞車。

除了耐候性之外,目前碟煞車跟框煞車的優點加加減減兩相權衡,我覺得算是打平。如果現在新手要買公路車,預算也不會太過吃緊的話,還是順應市場潮流買碟煞車吧。畢竟出門的時候沒下雨,不代表中途不會下雨。

最後還是忍不住多說一句:真的沒必要把什麼怕不怕,預算不夠這類的話搬出來。這樣會變成口水戰。騎車自己高興就好,沒必要對別人指指點點。

(還是早就已經變成口水戰了?XD)
wikiwikiwildwildwest

Maocrab 哈,是我自作多情了[XD] 下次有空再找個主題吵一下吧!

2022-06-25 0:43
Maocrab

wikiwikiwildwildwest 吼...又修文!抓到惹!登山車就登山車嘛!

2022-06-25 7:23
  • 1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