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得我應該是01裡的乞丐,
我這台車騎了好久,
雖然便宜買的,
但一直都帶給我無窮的樂趣,
騎車應該是快樂的,
不應該是比較跟虛榮,
就算是便宜的史特龍、愛爾蘭,
只要保養得宜其實也都很好騎。
我的車以前的騎乘比較,
事實上也有很多人都只騎公共腳踏車而已,
各大校園數以萬計的賣場車,
如果可以放掉成見騎車應該也可以很平價。
如果是追求選手般的速度那就當我在放屁,
畢竟我只是騎車運動而已,
低落的水準騎不出車子的好壞,
至於要買什麼車,
多逛幾間車行自己應該就有答案了。
迪卡儂的東西, 個人覺得是不夠平價的平價品.
只有童車我有買, 事後也發現不少缺點.
單車世界一分錢一分貨, 奢侈品十分錢1.5分貨.
要真正的便宜貨只有撿佛心二手良品, 可遇不可求.
挑低單價的產品不是不行, 是要有經驗, 知道甚麼東西可以買便宜的就好.
不然很容易省小花大, 最後開更大.
要聰明得買, 通常都要有相當的購買經驗, 或是認識壞朋友.
單車界充滿種種用過就回不去的好零件, 要忍受孤獨才能不受誘惑.
不合宜的坐墊車褲如坐針氈, 騎一趟長程就可能讓人痛苦難受, 沒耐心調整的就高掛單車了.
Giant SCR就很好嗎?
Giant的SCR2是瑕疵品還是正常現象?
便宜就是要承受廉價大盤的瑕疵風險, 風險高到你會想換車.
平常大家都鼓吹 fitting, 怎麼年輕人就不用 fitting啦? 身體健康可以承受足夠的運動傷害?
認識幾個入門馬上fitting的車友, 一開始就有專業的騎姿,
騎車歷程, 也沒有我曾經遇到的會陰壓迫腰酸背痛膝蓋腳掌不適等等問題.
真的是好老師帶你上天堂, 靠自已摸索可能還沒解決傷病就棄坑了.
騎車沒有一定要當選手, 但是你如果跟選手看齊, 練就的功力就會接近選手.
你的目標是第一名, 最差也會有前10名.
目標只是及格就好, 那你可能會經常不及格.
運動? 通勤? 省錢? 休閒? 觀光? 交友? 殺時間?
學生時代打籃球真的只是社交.
大學畢業就不打了, 無法成為終生的運動習慣.
我認為趁年輕培養運動習慣是好事.
將來出社會養成肥宅後, 至少還知道該怎麼減重.
只是公路車會比較花錢, 要有心理準備.
tearain wrote:
完全認同 認真且全心的運動員 相當值得欽佩
但有沒有可能 有些人 不算太認真 但也把騎車當成運動
簡單的車,基本的配備 既沒上卡 更別說心率、車表
唯一看看紀錄的就是 免費的strava
沒有認真的訓練 但是偶爾看到strava 跳出pr 也是充滿自我良好的感覺
雖然可能只是因為剛好有陣順風
下雨天就給自已偷懶的理由
好天氣每天出門個一、二個小時
假日就當個河濱車手 四處閒愰一整天
因為不會勉強自已突破極限
造成運動傷害的機會可能還更低一些
也許這樣在專業的運動者眼中
這樣的人根本不值一晒
但或許 這樣的方式 是比較像普通人的休閒運動
而且 我認為 只有夠多的 不專業休閒運動者的存在
專業而全心投入的運動者 才更能突顯其存在和價值
所以 對於任何一個願意開始 騎上車 踩出第一程人
是否應該多予些 正面的鼓勵
而不是 連個五萬、十萬都拿不出來
別說你想騎車
對運動投入心態很重要 剛開始誰不是新手
對自己有要求的人 很快就可以脫離新手村
但很殘酷事實 單車脫離新手村的捷徑 跟錢一定脫不了關係
做fitting 好一點的練習台 騎一年zwift那個不是錢
抱著休閒心態的人 不合的器材 錯誤的姿勢 反而更容易造成運動傷害
應該有聽過騎車騎到椎間盤突出 騎到腕隧道要開刀的 或是爆膝蓋要復健
早知要休閒騎單車 騎ubike騎escape就可以了 何苦找彎把車自虐呢?
如果一直在萬年新手村 持續不進步 重複著運動傷害 熱情總有消磨光的一天
但這些人卻很愛嘲諷那些買高級裝備的人 浪費錢啦 炫富啦 淑女車都可以上武嶺啦
這心態真的滿糟糕的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