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公路車三盤概念討論

TONY1978 wrote:
這個時代的tiagra 仍有10速 3盤 手感基本上跟5800差不多 只是重了點


我剛好有
tiagra 10速三盤
R7000 48/31 11-34
R8000 50/34 11-32 11/34

這三種組合 之前有過52/36 11-28

針對三盤
三盤的優點就是齒比綿密
缺點除了重量之外 綿密的齒比也是他的缺點

兩盤突圍抽車 通常就是 飛輪降兩檔
BUT
三盤的情況下
如果在中盤時要抽車 勢必要掛上大盤!
只降飛輪是不夠的!
但要掛上大盤 飛輪也又要跟著調整!
太浪費時間了
人家都不知道衝去哪了 我還在換齒比....

綿密的齒比更需要穩定的迴轉速&以及輸出
不然綿密的齒比說真的沒有任何的優點.....
除非弄出更廣的齒比不然其實....
完全不建議使用三盤....
TONY1978 wrote:
有在注意迴轉速的 53/52/50齒對11/13 幾乎不用到


下坡就用的到了

通常這齒比 職業、業餘選手 會很常用到
jcchiou wrote:
三盤不只是重量的問題(恕刪)


我去量了家中的三盤 中軸確實比二盤公路車多5mm

只能用墊圈把bb墊寬吧 一邊2.5mm

突然要研究三盤 規格文獻真的很少 很怕買了又不能用

另外請問登山車系統軸心也比較長bb91

這系統可以拿來當公路車三盤基礎嗎
現在也只有通勤車比較有需要掛三盤
進入11片飛輪時代,三盤在競技圈子就已經失去使用價值了
因為已經可以掛到32T飛輪,還能保持競技所需的齒比綿密度
而要是掛34-32你爬坡還有困難,那問題多半跟車子無關
怨念聚合體 wrote:
現在也只有通勤車比較...(恕刪)


這好像滿有道理的,因為我三盤車通勤飛輪只有六速,若改2盤齒比真的太疏了,而且只把大盤改輕真的車子重心也會跑掉真心覺得的難騎
三盤的「中盤」其實不怎麼好用
要上不上要下不下的
CT 盤好用多了
TONY1978 wrote:
我去量了家中的三盤 (恕刪)


今年剛好看到有出清的車架 因此DIY把家裡的舊車升級了一下 原本的系統也是三盤的系統
車子是平把運動車等級啦 目前傳動的搭配如下

大盤 SHIMANO FC-A073 FOR REAR 7/8-SPEED 170MM 50X39x30T (Tourney 等級)
BB UN50 Shimano 68mm X 113 mm JIS
前後變都是 SHIMANO CLARIS 八速
變把是 SHIMANO ST M-310
飛盤是 HG50 八速飛盤

跑起來很順暢 平把車架 搭上 700C 28MM的輪胎跑起來很舒適 速度也還不錯
供你參考一下
我覺得很好用,競速時只用50/39,迴轉速綿密,就是標準盤的意思,又不是沒有大盤,爬坡就是比ct盤快,ct盤 50切34就掉速,三盤50切39,抽一下就過,不懂說的好像三盤的就只用30是什麼邏輯。台東活水湖三鐵自行車段,全程我只用大盤跟39帶迴轉或抽,也拿到分組第五,不懂三盤不上不下的邏輯為何,52/39就是標準盤在爬坡。
今日如果要騎兩百公里,爬升三千以上,我就會陡坡切小盤留腿力帶迴轉。
怎麼都看不出來不上不下,明明就是進可攻退可守,一堆人講得好像沒有大盤還是爬坡一定切30龜。。。 是什麼神邏輯呀,不懂。

現在新車50/34,唯一覺得好用大概就是前幾樓說的忽然遇到陡坡,換大盤等於直接退三檔飛輪,可以比較快,但這種狀況,就是已經掉速了。如果說是50到39,速度不會掉太多,迴轉就增加了,也可以抽一下短陡坡就結束,因為速度不會掉。真要競速,50/34不會比50/39有優勢,真要爬大山,小盤全程用迴轉跟39搭配,配上比較小的飛輪,綿密度的檔位是爬坡維持迴轉很有優勢的。

其實,把每一檔畫出歯比就一目了然,11-28跟11-34,歯比綿密度怎麼可能一樣。更何況50到34是退16齒,50到39是退11齒。

Stallings wrote:
三盤的中盤其實不怎麼...(恕刪)
三盤好不好, 要看個人的用車習慣.
當年會決定棄用, 就是改三盤爬武嶺, 結果成績超過五小時.
一開始覺得輕鬆, 但速度變慢, 爬坡時間一拉長就更累.
誰說拉迴轉就不會累? 沒力的時候怎麼踩都累啊.
CT盤配12-27t創下自己最佳紀錄後, 就深信這是最適合我的齒比.
對三盤的綿密就沒那麼執著了.

大盤用重一點的齒比, 爬坡確實感到比較有力.
就算前後換算齒比差不多.
不知道是鏈條張力的問題? 還是比較多齒勾住鏈條有關?
但是會不會比較快? 還是要看能撐多久啦, 肌耐力耗竭就是速度爆跌....
ponfon lin wrote:
我覺得很好用
三盤的「中盤」
(特別加註引號,避免你再次誤解我的意思)
衝平路速度上不去
爬坡不能爬太陡
是不上不下沒錯
中盤看似中庸,其實就是不太行
須和大盤、小盤配合使用,操作麻煩

CT 盤
大盤一樣可以爬小坡,例如上陸橋
小盤一樣可以帶點速度
而且他就兩盤而已,操作不用想太多
在經常起伏的複雜地形更顯優勢

切前變時後變按三下,齒比不會差很多
不會有你說的掉速的問題
至於齒盤切換順暢度
我齒盤、鏈條、前變都 Shimano 的
我前後變都同時按
腳也沒刻意踩慢
都切得很順很快啊,也不會掉鏈條

以前飛輪不夠多片,才會有三盤這種設計
10、11 速兩盤已經夠用
甚至,12 速出來後,單盤可能會佔有一些市場
三盤?我是完全不會想再回去用啦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