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gdanger wrote:我認識前4%的平路都是38以上在巡航,上次跟了一個小時,最後十幾公里還破40在衝(跟不到了,我也不知道衝到多少)
Strava爬坡路段一般都可在前4%內
平路30以上巡航也很ok
如果有人可以PO同樣款式不同尺寸的騎乘速度資料,比如說同樣Continental GP5000 23C (200克)跟32C(290克)騎出來的差異,這樣的資料會更有公信力.
找到這篇文章用GP5000做的測試。
在相同胎壓下(100psi),輪胎越寬滾動阻力越低 32c(8.2W) >28c(8.4W) > 25c(8.9W) = 23c(8.9W)
在最佳胎壓下(15% tire drop,騎士坐上車後輪胎變形15%),輪胎越寬滾動阻力反而越高 23c(108psi 10.3W) > 25c(100psi 10.7W) > 28c (90psi 10.8W) > 32c(75psi 11.4W)
在相同舒適度下 (4.5mm tire drop,32c的15%),四條輪胎滾動阻力幾乎一樣 23c 92psi 11.3W、25c 87psi 11.5W、28c 81psi 11.4W、32c 75psi 11.4W。
Monte920 wrote:
你舉的例子是Schwalbe...(恕刪)
我的28c對照組是Grand Sport Race, 還不到GP5000的等級. TPI, 結構之類的沒有研究, Grand Sport Race的性能數據很有大的機會沒有GP5000好, 但我從500多克的胎換到300多克的就很有感了. 有同時用過GP4000 23c 和 25c, 這二者就感不到差異.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