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很夯的航翊 跟 寶拉one


mankwan wrote:
航翊完勝Bora U...(恕刪)


請問,這是您自己的騎乘經驗,還是猜的?

碳幅條跟爬坡沒有絕對關係,不然阿姆斯壯騎

Lightweight爬山,是考量到必須自己下山,

為了下坡剛性才選碳幅條嗎?



svmax78 wrote:
請問,這是您自己的騎...(恕刪)
Harry0899 wrote:
也是,只是換了一群班底,
以前那堆酸的人是更兇的,
現在還算"理性"啦..

以前航翊也沒現在的水準呀......
以我自己在比公路車賽的2007年,
那時航翊剛剛推出自己的輪組內銷,
評語真的不很好。
但說著說著,已經是2015年了,
身邊的評語變好了耶,是逐年進步~

所以以前的人說得不對嗎?
過了這麼久,不會進步嗎?
都有可能勒~
Harry0899 wrote:
1. 航翊站在戲台下很久了(自2004年到現在,還有在歐洲),
他不是你提到的MIC輪組,像過客一般,檔次不同..
2.也許過去有許多的DEFENSE做的很拙劣,
但航翊從來沒有主動攻擊任何競爭廠商或是他牌,
包括BORA,所以你也不必無限上綱,這事件和航翊無關..

我相信這篇不會是航翊的業配,
但您有看過航翊總仔的部落格嗎?
很精彩又爆笑勒~
當然爆料的程度還不算攻擊他牌,
但足見商業界同行競爭激烈......XD
mankwan wrote:
航翊45pro+sln是碳纖維幅條
應該沒鋼幅條好上山下坡剛性強

這個很難說,畢竟航翊45pro+sln的設計,
並不是一般幅條輪組的思維。
一般輪組,幅條+輪圈+花鼓。
而航翊45pro+sln,把三個黏死做在一起了。
而結構體,看單一種零件的意義也不大,
要看整體結構就是了。

可惜的是,
沒有航翊45pro+sln輪組的科學詳細測試。
上個機台量剛性,進風洞測風阻,
這樣會比用人去測試更客觀一點。

人歐~
感覺很不準確,
每個人差異又大。很難客觀。

ddar白馬 wrote:
以前航翊也沒現在的水...(恕刪)


沒錯啊~
科學數據最真
人歐~
感覺很不準確,
每個人差異又大。很難客觀。+1
一年前我發過測試文, 但我可不是業代, 我只是個愛到處借輪子試試的車友, 以他目前的價格跟性能, 我實在沒想過有什麼好跟寶拉比的,愛帥的買寶拉, 下坡好好剎車就好, 要CP值的就買航翊。
程一田 wrote:
看完整棟樓,只有注意...(恕刪)
mankwan wrote:
那麼喜歡炮睇清楚睇有...(恕刪)


裡面有航翊嗎?不然你po這個幹嘛?

要證明你說的碳幅條(lightweight)剛性好嗎?

那da用鋼絲側向剛性更強你要怎麼解釋?

白馬大:
CP-12貌似二位一體,
CP-13才是三位一體。





劉大照片借一下囉!
話說這討論你怎沒來參一咖?

ddar白馬 wrote:
以前航翊也沒現在的水...(恕刪)


水準怎樣,是你自己說的,2007不好,在這麼競爭的環境能活到現在?車店出身的你看業界是霧裡看花,半桶水吧?

人家的部落格,你愛看不看,隨意批評,你覺得高人一等,你自我感覺良好就好,恭喜你了,想來也只是如此的一個..
明明是你自己找阿姆斯壯

加Lightweight比
你都應航翊45pro+sln輪組同Lightweight同一級
那麼Bora Ultra鋼幅條花鼓應該比航翊45pro+sln好
還要炮
可能在你心目中航翊45pro+sln比Lightweight犀利啦~
  • 1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