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GIANT C1車架真的很差嗎?


Arbicool wrote:
沒你神哪,之前也不是沒人說你車架造神這點(恕刪)


這算是抹黑嗎??什麼時候有過這件事了

不要東扯西扯模糊焦點,回歸最原來的題目
在同樣是TCR系列下,為什麼不能量化分等級
又不是在分 DEFY,TCX 或其他牌子的車

以TCR 碳纖系列

TCR AD SL T800碳纖維
TCR AD T700碳纖維
TCR C1 T600碳纖維

不只是價格有差,光是基本用料的強度就有差了
還先不要說沒下放的技術
(另外還有我一直不願意提的重量問題,因為我覺得強度比重量重要,而重量強度比很難量化)

這邊可不是你的一個"也許"因為材料跟製程的變革,定價較高的型號有其背後成本。
可以嘴砲帶過的


比較頭痛的是碳纖與鋁車銜接的部分

說真的 TCR AD 跟 TCR SL 我也分不太出來
但TCR SL 跟TCR C1 的差異就瞞明顯的了
這方面也有不少車友可以感覺出

再不然也可以去車行問老闆看看,SL 跟C1哪個性能好
這兩台只要有去試過,其實是滿好分得出來的
當然Arbicool你也可以說別人說的都是屁話,只相信自己想的


----------------


我也沒說C1不好,一開始的定位就不一樣
一台是入門碳纖車,一台是鋁車頂的比賽車
用途上有差,性能當然也有差

----------------

回應東扯西扯的部分
一般的認知是 車架> = 輪組>變速系統


Arbicool wrote:
TCR 2/1 TCR SL 1/3 TCR C2/C1 TCR ADV3 / TCR ADV SL,這些型號除了ISP我都試過,變速等級跟輪組還比較明顯。(恕刪)


Arbicool wrote:
煞變把各等級造形跟材料還有感覺都略有不同這你用不出來也蠻可悲的
有沒有一體式大盤、輪組等級比碳纖維等級還容易感受的到。.(恕刪)


輪組的部分就算了
你居然能扯車架說從TCR2 到TCR AD SL 用起來都沒差
變速系統差異還比較大,我真是服了你了

(真懷疑你是不是真的有試過,車架等級差那麼大分不出來??)
(還有很好奇多少人盲測可以分出105跟挖地瓜的差別)


--------
喜歡發戰文也不是不可以,但至少要有點內容
不要只是一昧的指責,抹黑,轉移焦點,或自己的想當然而(至少也去查點資料再來說)
你是把記者的天賦點滿了是嗎??
這車架真的很差??
看基準來比比較有意義
原車配的輪組是對應該車價為入門型
也就是新手剛碰公路車
用這輪組剛好對應腳力
車友換過瞎貓騎乘
基本上跟該家一級車架相比
腳感是有不同, 但對一般人腳力來說基本上整體功率輸出效益差異不大
短距離騎乘能拉高瞬間輸出功率比方攻擊動作
可能反應是有差一點
但是公路車是比耐力跟距離的
如果你腿力沒有一定高的水準
這樣距離越長整體效益越加不明顯
反而可能用太剛硬車架跟輪組徒增騎士肌肉負擔跟不舒服
以及其他反效果
尤其是對我們這種腳力來說
其實這車架已經很強了
一堆人盲目追求剛性
都自認為自己腳力驚人
其實騎剛性遠大於自己腿力的車子+輪子
在長途耐力用途上
個人一點都不認為好騎
現在台灣好像都以為不是一級就不硬會軟................
台灣人真的各個是勇腳都很熱血,都在追求車子要多硬多鋼

回主題
以基本上看問題
對選手而言輸一秒就是輸
那這車架+頂級輪=一樣還真是差, 因為在選手高功率下反應慢了人家,
輸了不到1秒,一樣是賠了一場比賽
對一般人而言
這車架+入門有級數好點輪子=已經是神兵利器
不要把自己當成神腿,功率輸出有多高
當你會計算你就知道一般人都是凡人
這種車子已經是神兵利器
很多都是迷思.......

我有G牌一級碳車
一台白牌鈦車
現在手上3個輪子
M家ELITE S家c24 C家瞎貓
平常我最愛騎的是白牌鈦車+ELITE
因為以我腳力跟耐力來說
200以上長距離活動這部反而最好騎,調性最適合
感覺最舒服, 騎車不是指光是熱血, 有很多其他感覺跟樂趣
有時候真想不透怎麼台灣人各個都當車子要"無限上剛"??
我感覺我用一級東西上路都只能爽瞬間
還可能追求腳感而提早爆掉收工
個人座右銘"沒那個屁眼,就不要吃不能吃的, 不然都是爽在嘴吧, 苦了屁眼"
認清事實, 了解自己,
才會發現自己有多愛不同搭配的單車騎乘帶來的不同感覺
騎到現在更能認清一堆網路迷思
現在看到一堆廣告說這玩意多輕多強, 我都只是笑笑帶過
別鬧了~我知道我要的是甚麼


我也騎2012年 C1...多騎山路啊!!爽度一流的..大概是之前都騎登山車的關係吧!!
其實我一直很怕討論方向會偏掉
因為一定會有人跳出來說腿力才是一切(廢話!我也知道阿)

阿壯哥就算是騎R1000也可以贏 我騎TCR ISP
然後可以說車子性能不重要,腿力才是一切
這是謬論,車子性能是自己跟自己腿力比的

有沒有人知道
1896的奧運有項12小時自行車馬拉松的場地賽
當時第一名跑了314.997km,只有兩人完賽,其他人都中途放棄了


我看到時在想,世界第一耶,不過就12小時跑300K再多一點點
我或許不行,但我朋友一定行
更不要說板上一堆勇腳的車友

這都要拜有一群工程師,在這百年來絞盡腦汁
使得自行車一點一滴,不斷的進化再進化

然後被腳力才是一切給否定
我覺得對他們來說是一種汙辱
也否定了自行車的進化



PS:要是我腳力不好被笑,倒是無所謂
反正每個人的體能都不一樣,我是肉腳多練練就是了
我是自己從ASTER(亞士大)鋁車換到2012年C1輪組是使用板輪

目前其起來感覺就是,操控輕巧舒適。

至於爬山的速度有稍稍微提升,但是說真的我們這種一般大眾在騎,C1真的也已經夠了(腳力才是最需要提升的)。



s39423150 wrote:
我是前C1車主,跟你說,車架沒啥差異的。
你C1配跑0輪組試試。
C1的原廠輪超爛。有多爛,去騎下坡國小生都感覺的出來。
你把C1原廠胎裝在超高價車架上,一樣軟到不行。這就是事實。


s39423150講的沒錯,問題在輪組。
基本上,C1的車架真的是物美價廉的好物。
換上瞎貓就可以上台領獎了。

TRASHNET wrote:
比較頭痛的是碳纖與鋁車銜接的部分

說真的 TCR AD 跟 TCR SL 我也分不太出來
但TCR SL 跟TCR C1 的差異就瞞明顯的了
這方面也有不少車友可以感覺出


我比較想知道,國際賽事,騎鋁車跟碳車的比例是多少?
統計出來的結果應該就可以推出鋁車好還是碳車好。

shychef wrote:
我比較想知道,國際賽事,騎鋁車跟碳車的比例是多少?
統計出來的結果應該就可以推出鋁車好還是碳車好。(恕刪)


大哥,碳車也有分高階低階的阿
拿低階的碳車是會被高階的鋁車打臉的

還有你覺得國際賽事,低階的碳車是有出場機會喔 =.=!!!
shychef wrote:
s39423150講的沒錯,問題在輪組。
基本上,C1的車架真的是物美價廉的好物。
換上瞎貓就可以上台領獎了。.(恕刪)


我也知道C1輪組很差,連店家都不願意低價回收

我試的時候是 "C1+跑3" VS "SL+挖地瓜輪組"
雖然不是相同輪組,但等級不會差太多
只能說車架真的有差

不過一開始就說了,這兩台車定位本來就不同
一台競速鋁車,一個是入門休閒碳車

就像TCR 跟 TCX 一個要競速,一個半越野
印象中今年春季賽PARIS-ROUBAIX,第三個進競技場的是騎Giant TCX(車隊提供的車子是DEFY),不過最後衝刺就輸給其他選手。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