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TEMPO訓練: 84-94% HR-LT


jobinobi wrote:
姆,如果教練能自己多...(恕刪)


題目很大,但這卻是自行車運動是否能『健康的並有效的提升競爭實力』不可輕忽的一個區塊。『普朗光』的教練就不去提他了...


不過,之前提的簡單模型概念,只需要練車人有記錄即可循序漸進。這部份談「衝」與「休」主要是想驗證在一次訓練時的分配,還有在有限訓練時間下(每次半小時一小時兩小時等等),考慮心率漂移來決定 interval reps 要幾次才合理(五次?十次?what the fuck?教練有說為甚麼嗎?)。


兩點建議:
1. 心率飄移畢竟與功率輸出相較下還是稍微間接了些,如果可以負擔起(十幾到幾十萬的車都在買了,相較下功率計的投資應該還OK吧)用功率輸出來判讀會更精準些。
2. Interval的次數不需要一開始在計畫中定死,而是以Interval的輸出強度無法達到預定強度的xx%(例如85%)後終止。這樣效率會好一些。至於xx值該如何定,又是一個需要視訓練目的來決定的咚咚...


dlu wrote:
兩點建議:
1. 心率飄移畢竟與功率輸出相較下還是稍微間接了些,如果可以負擔起(十幾到幾十萬的車都在買了,相較下功率計的投資應該還OK吧)用功率輸出來判讀會更精準些。
2. Interval的次數不需要一開始在計畫中定死,而是以Interval的輸出強度無法達到預定強度的xx%(例如85%)後終止。這樣效率會好一些。至於xx值該如何定,又是一個需要視訓練目的來決定的咚咚...


我想姆大很久以前就在用功率計了,然而只看功率,做久了就會發現功率跟心率一樣有盲點,一樣不精確。

120min 的 KJ 要輸出到60min 的兩倍,在強度的拿捏上就已經是件很困難的事,更何況還有個"轉速"會在裡面亂。


間歇的次數、時間,每週都可以、也必須要調整,但是飲食是訓練之本,今天吃錯東西就是明天練不動。

如果沒搞懂這一塊,並且開始過"運動員的飼料人生",那麼所有的訓練跟測試,都是不準的。

也就不要去想要"決定"什麼數值。



這也是我從來不去設定菜單的原因,我的生活不允許我每天吃飼料....(雖然我已經儘可能的每天吃飼料)
www.cycliving.com

運動員的飼料人生,這比喻很妙,也很傳神。

我要趕快想想下週的飼料要吃什麼了!

Cheers
如果文字敘述大家這麼容易看懂的話(書或雜誌..等等)
我們體育人真的沒飯吃了
就如板大FLTH=179
80%怎麼會173呢?其它細項就更不用說了

大多數人抱持著~老子有的是時間~
嘴泡久了成績也會跟著進步
那回頭想想~大家既然都這麼懂訓練的話~成果呢?
一個月1000元的網路教練費有幾個願意付?
教練真是低廉的工作
其實大多選手不知如何訓練
因為它們有"教練"
選手任務就是執行並完成訓練就好
其它不用想太多
當然成績好壞就落在教練的身上
大多數人無法進步快速的原因
就是盲目的訓練
可練可不練~毫無目標~
其實教練工作就是監督及調整訓練
若每天有人盯著你的訓練日誌
那真的就會不同了

以上純屬個人感言~歡迎指教~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