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TCR SL2 ,3 原廠附的fizik arione 坐墊卡蛋 ,要換那個坐墊好呢?


hijackal wrote:
arione是給柔軟...(恕刪)


是沒錯...
但對於一開始柔軟度不好的人, 像小弟我...好的坐墊有輔助循序漸進的效果...


zulutsai wrote:
Specialize...(恕刪)


我下次碰到他...搞不好就變成s-works了...
正好接收他的tarmnac...

說真的...specialized tarmac還讓初學者趴的真舒服啊....

像我這樣菜巴巴的初手...一開始就騎TCR...幾年之後換車..會不會覺得specialized tarmac騎了太舒服而覺得沒有挑戰性了呢?

01應該有不少TCR前輩有類似經驗吧?


louisgarneau wrote:
我下次碰到他...搞...(恕刪)


現在剛好有一台TCR Adv ISP。

如果高低差,座高,Setback,Reach一樣,我找不出什麼理由TCR會比較難坐…

看了Tarmac SL3的幾何,頭管甚至為了容易做出更大的高低差,同尺寸更是比TCR短1.5cm

以一般人的設定來說,大概會需要不少墊圈。(TCR頭管長度:S size 135mm,Tarmac 120mm)
阿說好的鋸車架咧?(by 大仙)

Lionlin wrote:
現在剛好有一台TCR...(恕刪)


會不會因為TCR整體是壓縮車架, 適合衝刺...所以稍稍犧牲了舒適性?


louisgarneau wrote:
4/4 下午至內湖Specialized 旗艦店量完坐骨後, 終於把個人深惡痛絕的fxxxx axxxxx卡蛋坐墊換掉, 換成SpecializedToupe Expert( Body Geometry)坐墊,再加上Specialized專業服務人員大大的耐心與專業的坐墊上下前後與SRAM變速器調校,胯下一整個解脫...舒適感與趴下程度更多更自然, 標準的公路車縮小腹,駝背,立骨盆縮肩胛的繯抱姿就出來了, 從內湖騎回師大路,感覺fitting一次到位,一次解決了之前身體趴下時,後背無法自然駝起的問題, 說來丟臉,這是個人騎公路車10多天來, 第一次感受到正確舒服的騎乘姿勢(出力分配:20%在上半身, 30%在臀部, 50%在腿部),也因此更迷上彎把公路車的世界,真的很感恩喔!...(恕刪)


我很好奇地幫樓主比較了換坐墊前後的坐墊setback(也就是BB到坐墊尖端垂直線的距離)。
當然照片會受到拍攝角度的影響,與真實尺寸有所落差。

但相對來看,原先的fiziik坐墊擺太前面,讓樓主的座艙設定沒有達到騎乘姿勢伸展的目的,反而壓縮你的騎姿。
(以上純粹看圖說故事)

F牌


S牌
dmk wrote:
我很好奇地幫樓主比較...(恕刪)


佩服佩服...
dmk大大憑照片, 就抓到了key point,讓小弟學到了什麼叫setback....
想細問的是, 原先的fiziik坐墊擺太前面是相對於S坐墊的 setback,是否有一定的公式來判斷setback不足或過頭呢?

不管如何,S牌的坐墊幾何對小弟的坐骨與臀型而言, 還是比F牌舒適許多..

大大的這一課,讓我的公路車know how 又增進了一些
非常感謝.

louisgarneau wrote:
佩服佩服...dmk...(恕刪)


座艙設定簡單的說就是要讓車手坐到單車的重心上,讓車手很容易地在巡航時能夠輕搖車身,抓到踩踏的律動。

坐墊位置確認為所有fitting的基本功夫。基礎不穩,其他就免談了。

記得competitive cycling網站上有計算公式可以參考。可以當成車手調整的起始點(之後還要根據車手身體的反應來做微調)。

這一部分可以多參考舒迷大的文章。

由於S牌旗艦店專業技師已經幫你調好座艙設定,之後的工作就簡單許多了。你只要記好fitting尺寸,之後有任何不適,再做微調就可以了。
話說現在賽場上面幾乎沒有水平車架了,只是壓縮大小差異。
你提的Tarmac也是壓縮車架。

壓縮車駕適合衝刺的論點我也是第一次聽到,車架的的特性絕對不是簡單的水平、壓縮二分法。
頭管角、後叉長、BB Drop都是影響的因素。

舒適度跟設定還有設計有關係,也許Tarmac在舒適度上面有下點功夫(我看到的數據都是硬到哭的就是)
Roubaix就是真的舒適不少。
阿說好的鋸車架咧?(by 大仙)
louisgarneau wrote:
就抓到了key point,讓小弟學到了什麼叫setback....

正名一下,應該是saddle setback
椅墊前端距離BB中心的水平後移量

如果是setback,那是指座管中心到bb的水平距離,這跟車架幾何有關,沒辦法調的




至於saddle setback要怎麼設
網路上有公式可查,fitting 計算機
只要找個朋友、一張椅子、捲尺和牆壁,請他幫你把該量的量一量,逐項輸入
就可以得到參考數值,先以參考數值為基準,再慢慢靠騎乘體驗微調,是我最建議的方法

以台灣人偏好小一號車架的習慣來說,saddle setback 不足其實蠻常見的
而且saddle setback也不常被提到

大家都是以膝蓋鉛錘拇指球來定座墊前後位置,完全忽略saddle setback這個設定
再加上不知道是為了輕量還是美觀,0 offset的天秤座管竟然賣得不錯
(車架已經選小了,還弄上一根0 offset的天秤座管.....=_=)

最後當然就是saddle setback嚴重不足
這樣笑得最開心的就是車褲商和座墊商啦,愈貴賣得愈好XD
因為某些人不講究saddle setback,反而把重點放到車褲和椅墊去了,不賺白不賺
我騎VENZO 2017,還好沒被人說過它是山寨車
xxplus wrote:
正名一下,應該是sa...(恕刪)

你把商人的西洋鏡給拆了,他們以後要賺啥

0-offset 座管有時候也滿實用的啊
例如我覺得 74° 比較適合我,但 TCR (S) 卻是 73.5°
如果我騎 TCR (S) 的話就需要換 0-offset 座管來符合我的喜好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