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

請教各車廠間碳纖維車架等級是否相同?


思索攝影 wrote:
整個看下來我瞭解了受...(恕刪)


不只是材料,重點是人啊 . . . 碳纖車不是機器做的,是手工作的,只要是人工,就有出槌的可能。

糊的人很重要,認真做事的工廠,一層層黏起來絕不馬虎。

要是工廠亂七八糟,糊到一半搞不好還掉菸灰在裡面 ,反正再黏一層上去你又看不見,QC人員公差量一量SOP作一作,沒問題就出貨啦~~

這就是我們說有信譽的廠很重要的原因。



至於相同的模子輕200克,偷輕的地方夠強嗎??

這才是最大的問題。
www.cycliving.com

jay18 wrote:
外型一樣只是模具一樣,,不表示管材組成的材料等級、疊層方式、層數、樹旨配方是一樣的,某些代工完的模具不可能銷燬,代工結速後,模具成本當然是能多回收就盡量回收,至於工法用料就是得過且過,P2919學有專精會解釋的更清楚

我並不是你講的學有專精,反而我把自己形容是碳纖維界的逃兵。我也很對不起公司,當初公司花大筆金錢、時間,並給我機會去歷練,反而是一些小事自己無法釋懷而離開..........。
當初模具有二種狀況就是品牌花的錢,另一種就是代工廠花的模具費,假設當初品牌要移給別的代工廠去做,他當然有所有權一起帶走,但若是我這個代工廠出資的,當然模具權是我的,只是我要再使用在別的品牌,我先稍加修改一下就能再用。相對的因這個買主牽扯的是每一台的製作費用,當然此時的用料與疊層設計就會不一樣,展現出來的強度與效果當然也會不同。用最笨的重量去比就有差了。但改模具也須碰運氣,要能符合這位客人的所需才能去改,一大堆變成破銅爛鐵的模具就是等不到客人願意使用,所以模具費都必須攤在當初抓製作費用的項目裡面。

Lanxlot5475 wrote:
不只是材料,重點是人啊 . . . 碳纖車不是機器做的,是手工作的,只要是人工,就有出槌的可能。



糊的人很重要,認真做事的工廠,一層層黏起來絕不馬虎。



要是工廠亂七八糟,糊到一半搞不好還掉菸灰在裡面 ,反正再黏一層上去你又看不見,QC人員公差量一量SOP作一作,沒問題就出貨啦~~



這就是我們說有信譽的廠很重要的原因。

你的說辭與觀念看法若我的話會給你95分的高分,沒錯,碳纖維是靠人一張一張貼上去的,人力佔70%以上,會用到機器的地方就是冰存、大張裁成小張、刀模、封口機、熱壓成型、冷壓、烤箱、孔位加工,之後就剩研磨與烤漆了。
在製作過程女的需戴頭套或綁馬尾,每人都需戴上膠質手套去包料、戴口罩,嚴禁飲食或吸煙,以免污染碳布,還有許多規定無法一一寫出讓你們了解,反正製作碳纖維很複雜也很麻煩,規定很多就像在對待剛出生的寶貝一般,愛哭愛鬧聽不懂你講的話,調皮搗蛋讓你很想拿棍子去打他,但又打不下手,因為都是自己的寶貝,一手拉拔長大的,不能有任何的閃失,如此才能做出好的東西出來。每一家製作與管理方式都不可能相同,所以人是最重要的關鍵。因不是機器做出來的,不可能每台條件都會一致,其中也會有不夠好的外流出貨出去了,最後的把關就在店家,店家夠專業的話還有機會攔下來,專業度不夠就會一樣賣給消費者,至於如何判定這牽扯的因素太多太複雜,並且這就是我吃飯的飯碗所以不便傳授,尚請各位見諒!

p2919 wrote:
你的說辭與觀念看法若...(恕刪)


http://www.youtube.com/watch?v=2nVbmcnsXXs

這樣看起來Trek的工廠好隨便喔

batjames wrote:
這樣看起來Trek的工廠好隨便喔

這位大哥,小弟不才無法看出你說的好隨便是哪裡怎麼了
因操作時他們也有戴上手套呀!
唯一是那二位在對話與講解的過程中有用手去接觸碳布
但畢竟是拍片嘛!但輕輕接觸還好啦!別去按壓就好,因為我們手上會有一些髒污或者是皮削會粘黏在上面。
其他若是環境我覺得已經很整潔了,若是你看到國內與大陸廠的環境真的比不過TREK的。
大哥指導一下你覺得哪裡好隨便?

p2919 wrote:
這位大哥,小弟不才無...(恕刪)


感覺而已啦

只是美國人對這種要求本身就比較高了

所以Trek的品質一直都很不錯

自己用過對他們的"美國"本身生產的東西還蠻有信心的


batjames wrote:
感覺而已啦

你早說嘛!害我替TREK嚇出一身冷汗。

我只能告訴大家結論是關鍵在於人,材料是其次的問題,只要車架廠、輪組廠能吸收很多專業人士去效力,相信他要在哪裡設廠、哪裡生產應該都不是問題,強將手下無弱兵的道理,並且我發現中國大陸不只是工人比較便宜,那裡的氣候比台灣乾燥許多,很適合碳纖維的製作。

剛剛接到二位同業朋友打來的關切電話,說一看就知道是我在01裡面談碳纖維的事情,要我別透露太多........。如同我所說,業界就是那麼小,把還稱得上專業的就剩沒多少人了,所以他們一猜就知道是我,還問我何時想過去他們公司效力,我說你們公司已經一堆人才了,不缺我這一個,看看吧!哪天我混不下去了再重操舊業吧!畢竟碳纖維說真的挑戰性極高,我比較喜歡去挑戰這種工作,死板的工作我反而做不來。

討論到此為止,若還有不死心想知道的人請轉移到我的私領域部落格去討論,公領域的01就別討論這種敏感的話題。
能PM你的部落格給我嗎?
我還想多吸收一些知識^^

秋水 wrote:
...給莫兄一個建議
我還蠻欣賞智陽兄,不是欣賞他的大砲
而是他炮轟別人之後,
會花時間敲鍵盤,長篇大論解釋原理、典故。
足感心A...


我跟老莫挺熟的...



我跟你沒這麼熟吧

謝謝你這樣抬舉我啦...但不要讓我覺得我躺著也中槍,謝謝

思索攝影 wrote:
能PM你的部落格給我嗎?

我還想多吸收一些知識^^

早上起來打開電腦就發現已經有好幾個人來逛我的部落格了,信箱也多了好幾封詢問的信件。
小弟我比較笨拙,想不透這幾位怎麼這麼利害馬上知道我的部落格或是信箱號碼?莫非是有網路資料外洩的情事發生?懂電腦的高手能幫忙分析這是怎麼一回事?還是這幾位早就長期觀察已知道我p2919就是誰。

此篇文章不到24小時已有近萬人的點閱率,表示大家渴望知道有關碳纖維相關的事情,我打算問看看幾位在碳纖維界的朋友的看法,若可以的話我打算開一堂課程向大家講解。
朋友當中現任還在碳纖維界服務的有一位是某大陸廠的協理,一位是某大陸廠的疊層設計專員,再來就是某台灣廠的開發單位專員有三位,我曾經想過若我們這幾位密切的彼此交流的話,並慢慢有業界高手加入,台灣的黑金碳谷也許能實現,別看到黑金二字就聯想到壞的那一面,碳纖維就是黑色黃金,以前有矽谷而現在要打造碳谷,也許現在看似夢想,但人不就是因有夢想而偉大嗎?


  • 1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