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nnethpeng wrote:我也在竹東喔一起約騎...(恕刪) 星期1到6早上5點半從家出發到大山背樂善堂.星期日有騎的話.會騎上大崎棟.不然就長征.或星期1.3.5晚上7點到7點半出發到大山背.要騎就騎吧.一定都有人.早上比較少人喔.下雨.太冷.狂風...會沒人喔.哈哈.
clchen12 wrote:建議去騎宇老兩趟,第二趟不騎完也行,主要藉此評估一下自己騎武嶺的狀況。 非常同意clchen12所言本人45歲,體重80kg武嶺(我屬於肉腳,今年武嶺高峰會6.5hr勉強及格完賽)、宇老我都騎過雖然說宇老爬兩次的總爬坡高度與武嶺相近但是因為海拔的關係,騎武嶺會更累,尤其鳶峰之後的高海拔與陡度,絕對是最大的挑戰。個人建議若內彎-宇老可以連續爬兩次那武嶺及格完賽應該就十拿九穩若無法完成,那就比較難說。還有,若有可能,事先去騎武嶺練習熟、悉路況最好。我覺得,爬武嶺要完賽及格,不是只有靠毅力,還要有足夠強度的基本訓練才行。個人愚見供參考。
雖然我很肉腳, 不過老實說, 我覺得大山背不太算有強度的坡如果想要上武嶺, 可以騎看看從內灣到宇老, 再從宇老往另一邊滑到玉峰國小,然後再從玉峰國小騎回上宇老, 據網路資料, 玉峰國小回宇老大概9km, 平均坡度8%..可以練習從鳶峰到昆陽的感覺, 最近也在找地方練習, 因為我今年也要去武嶺大拜拜湊熱鬧一下我是報著參加嘉年華的心情去參加, 目前想拿飛鳳山來練習..上上下下多爬個幾趟..這樣比較不花時間
並非騎越陡難度越高的坡,代表越有訓練效果,這些高強度的路線,是建立在你有基礎體能之上。找個長緩坡,慢慢去建立基礎體能才是重點。強度訓練一個星期一兩次;而飛鳳山那種爬個好幾趟,我覺得像間歇訓練,這個一星期一次就夠了。幾年前第一次騎武嶺,我主要新竹市-清泉跑,每次大約80公里,時間壓三小時左右;一星期練一次五分鐘間歇,主要是煙波飯店旁的那條山路;要去武嶺前一星期第一次騎宇老,大約90分鐘到以娜。宇老這次提供給我不少信心,當我在昆陽快軟腿時,就想到宇老有一段也超陡,但是也撐過了,昆陽這一段沒有宇老硬斗,沒道理要休息。但是主要覺得大家太著重陡坡迷思了,沒有基礎體能一切枉然。向清泉這一段,我覺得是建立基礎體能的超好路線,對我而言,剛好又是能壓在三小時完成的路線。既然原po在竹東,就多跑個122吧,反正往裡面跑都是緩坡,車不太多也不算太熱,累了就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