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TCR SL1 輪胎SCHWALBE R.1 龜裂

SUNRIDE wrote:
各位想像力會不會太豐...(恕刪)


好像很有道理,汽車開完輪胎會很燙,自行車騎完外胎好像還是冷的 速度不夠快

我是知道很多人要長下坡會放掉一點胎壓,目的不是為了怕爆胎,是胎壓低增加摩擦力,抓地力會更好
SUNRIDE wrote:
各位想像力會不會太豐富了

從台北開車操到高雄,胎壓也多不過5PSI

在賽道狂抽猛送至多也上升10PSI,汽車高速急加溫碟盤都紅透了

自行車就算是依此類比,胎壓總共才多少?難不成也要來打個氮氣

首先看內胎規格上限是否超過,裝內外胎時加些滑石粉或痱子粉減低互相切力這才是理想




你想像力太豐富了。汽車的煞車拿來跟單車比
R0我真的不敢再用了
我爆過2次後輪
一次是去年騎洄瀾200K
騎100多公里想休息一下
把車靠樹邊後輪一放下就蹦~嗤~2秒內放氣完畢
一直以為是自己可能放的地方有尖銳物
不過檢查後並沒發現

第二次是今年跟朋友從台北騎到基隆
往淡水走的路上快到以前的新埔附近
正在上坡龜速前進時又聽到蹦~嗤~2秒內放氣完畢
里程也是騎了100多K後發生的
剛好也都是在後輪

小弟的體重在77~78間
應該算是中量級

事後代理商換了R1
我騎沒100公里就換下當備胎了
因為我很怕他再爆
而且如果是發生再下坡
那就不好玩了
face1828 wrote:
品管/品質好不好
是看幾個案例就能決定?!跟斷論?!
畢竟全世界是沒有量產的東西是零瑕疵!
(恕刪)


話這樣講是沒錯啦,
但這間公司的出包率未免也太高了吧
代理商有統計過 fail rate 是幾 % 嗎
還是這間公司內部跟本就沒有 QC
直接讓消費者當 QC
SUNRIDE wrote:
各位想像力會不會太豐富了
從台北開車操到高雄,胎壓也多不過5PSI
在賽道狂抽猛送至多也上升10PSI,汽車高速急加溫碟盤都紅透了
自行車就算是依此類比,胎壓總共才多少?難不成也要來打個氮氣...(恕刪)


汽車的輪胎胎壓,大部分平地都打32~35PSI,多10PSI大約是升個1.31倍,變成42~45PSI,
雖然坐的人會不舒服,但還不到我汽車輪胎胎壓值的上限。

但是單車的輪胎胎壓如果照SUNRIDE大大的算法,
比如說我原本打120PSI,則1.31倍後,將來到157PSI,此時已經超過大部分輪胎胎壓的上限了!

我提供一個爆胎的經驗,不過爆胎的主角是打了120PSI的馬牌光頭胎。

有一次(其實是常常)我由淡水、巴拉卡上助航站,回程由仰德大道下士林、中正路,
就在要上百齡橋前,心想,反正快到家了,正中午時分也沒什麼車,
於是就一路狂踩(沒闖紅燈喔!),以最大的速度衝上百齡橋,下百齡橋,
接著衝上重陽橋,一路上都保持很快的速度。

但就在重陽橋上時,突然感到輪胎的胎壓快速上升中,那種感覺像兩顆輪胎都變成石頭一樣,
非常硬,而且感到輪胎不斷的膨脹,路面上任何一點小小的細沙,都會回震到整個車身及身體。

不過當時踩著正順利,就不以為意,依然狂踩中,下了重陽橋後,
在某個轉彎處印象中後輪有壓到鐵製水溝蓋,但沒事,仍一路衝回家。

結果順利回到家後,卻在要進電梯前一秒,後輪突然好大一聲『爆』了!

這時伸手去摸輪胎及輪框,只有一個『燙』字形容。

從此以後,我就更了解,為何我的輪框建議胎壓值只有區區的110PSI,
所以,現在打氣都只會讓指針超過110PSI即停止,而騎乘時,也會更用心去體會
輪胎胎壓的變化,不要逞強。

畢竟,單車只是我的休閒興趣。
到目前無止用了三條SCHWALBE blizzard吧~
一條在胎面...!!!!無緣無故龜裂出一條線
就毀了
這三條胎,全部都出現隆起的現象
破胎就不用講了,騎到到現在遇到的三次破胎都是用blizzard

跟我一起買來用的一位車友
也是一條龜裂掉,兩條都出現隆起的現象
重點是....我們只有打到100psi左右,限定是110psi的樣子吧

我是使用大約一千公里了,另外一位連五百都不到
blizzard最後只能拿來當練習台的胎
至少現在用gp4000,我們都還沒遇過破胎的情況
以後絕對不會用SCHWALBE的東西了

台灣代理商有幫SCHWALBE保產品責任險嗎?如果因為產品瑕疵造成人員財產或身體傷害,會有賠償嗎?
如果沒有,這算哪們子的好服務?吃鹹酥雞都有產品責任險了。不要再替不良的代理商說話了,如果有人因
此受傷,公司貨有賠嗎?出了事,只是一賠一,其他東西都不用管,這樣代價算便宜的了。
我的車也是TCR SL1
使用沒多久後胎胎壁上突然隆起..
經回士林捷安特檢視後..
應該是屬於不良品..
立即幫我免費更新..
藉此向店家謝謝..

另外請問一下..
有人跟我一樣在騎程沒多久之後..
有遇到後輪偏擺的情形嗎?!
據技師表示..喜馬路二級輪組..
因為鋼絲少加上材質關係..
偏擺的機率較高..建議我可以考慮更換..
個人覺的有點狐疑..
怎麼說也是大廠..產品是不此不堪..
因為我太重了嗎?!


至於胎的品質..我想應該是為了輕量化的關係..
較一般的胎輕薄..感覺不是很耐用..
等胎使用到差不多時..
應該也是會換掉吧..

否則哪天掛在山上..
叫天不應..就慘了!!


face1828 wrote:
只要你確定你買的正規公司貨(內層有序號)
不是水貨!(水貨請找水貨商,代理商不會幫水貨傷擦屁股)
都可以很快就可以瑕疵品更換新品(我這裡的案例都是三天內就更換了)

市面上的輪胎品牌多到數不完
沒必要買一條有過瑕疵問題的品牌輪胎,等到出問題了再去尋求解決
拿自己的生命、時間去開玩笑?
一個出問題的所謂一級胎我是謝謝再連絡了.....
管它是R0或R1
一點小感想

別再砲我了

或許這就是日耳曼人的高傲,也是小國的悲哀,回想起盛香珍果凍在美國噎死一個小女孩,竟然被判賠五億多台幣,而SCHWALBE的胎老是隆凸變形的事,若造成任何傷害,台灣政府是否有本事去向德國SCHWALBE原廠索賠,即使台灣人在自行車方面的需求和消費能力已經不低,但權利還是被漠視了,台灣人很善良,換到胎後就很高興了,而遺忘此款胎曾經帶來的困擾

此事件原廠的處理方式就是避重就輕的公告,把R1新胎丟給代理商,讓代理商去把那些公司貨做回收更換,而除了頂成代理的胎外,其他的幾乎都得自認倒楣,我覺得代理商也是受害者,但他們也只能做好份內的事

我覺得總公司當初應該直接不分水貨公司貨,全面賠償一條新的,委託代理商下的經銷商做(不能是義務),登記批號序號後就可領取,R0舊胎也不用回收了,讓大家感受到大廠的GUTS,皆大歡喜。約略估算,了不起賠個一兩萬條,幾百萬的成本,應該還不致於讓公司發生什麼財務危機,就算會,這種賠償應該是借錢也得做的,只要無法全面處理,一定會引起抱怨

樓上也有人提到了,不只R0有這種情況方式發生,其他型號也有,我也親眼見過了,這我真的覺得蠻扯的,最扯的R0來說,我想不良率有50%吧,或許更高,但這應該也不會有什麼統計數字,廠商不會公開的

新款的R1到現在好像也沒有很多災情發生,這點就算是個好消息了

你廠商姿態要高,可以,但把品質做好,同是德國的馬牌,至少我用他的GP4000安心多了,雖然全部的一級胎裡,他的外表是最平凡的

管他R0還是R1,我都不想再用,但是我的兩條R0都發生隆凸,不管水貨公司貨,就算不要求賠償,做好更換的基本動作是總公司應該做的。

〝我不想再用,但我覺得你應該賠我〞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