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公路車瘋狂爆胎...

jacky123456789 wrote:
反正一條也沒多少錢...(恕刪)


此話不能這樣說阿 換一條算100元好了 換5次可以換一條普通公路車外胎了

如果用一條外胎 讓你破的內胎費用超過外胎的價錢 我想沒人喜歡這樣吧!?

一般都希望內胎存活的時間比外胎久 不是嗎?
要挑戰一件事就不能選擇有利 輕鬆的方式來挑戰 不然就失去挑戰他的意義 不然那種挑戰成功了也沒什麼意思
Stallings wrote:
我通常都沒有什麼特別...(恕刪)


我個人的看法是這樣的 公路車跟登山車 這兩種性能跟用途都不同

做超過該車種的性能 就是會比較容易發生問題

公路車的外胎厚度 本來就比登山車還薄

所以地面跟輪框 離地面特別近 所以外胎的變形量不允許過大 過大就會撞到框

登山車外胎厚度就比較厚了 稍微的衝擊也不容易壓到扁 去撞擊到輪框



既然都叫公路車了 就給他平路吧 騎去不平的路面 只是徒增破胎的機會


況且...... 從最根本的說起 輪胎不但提供抓地力以外

他也是保護輪框的用途存在

包括提供穩定的路面循跡性









要挑戰一件事就不能選擇有利 輕鬆的方式來挑戰 不然就失去挑戰他的意義 不然那種挑戰成功了也沒什麼意思
danny07 wrote:
對了! 我因為不會用補胎膠,所以都是用帶膠的補胎片(要撕掉蠟面紙)...(恕刪)

真強, 我用topeak的快速補胎片從來沒成功過, 完全搞不懂到底要怎麼貼才黏得住
每次貼完都漏氣, 又用傳統的再補一次

我覺得還是傳統的強力膠補胎片最好用
除了這輩子的第一次補胎外, 之後補過n次從未失手過, 連外胎刺個洞都照補不誤
網路上說補胎不耐用會漏氣什麼的, 我想根本是無稽之談&個人手工問題
我內胎補完都照樣120-130psi給他打下去, 從來也沒出過問題
樓主不用想太多, 給他補下去就對了, 最多就是把這條本來就要丟的拿去丟掉而已
幾塊錢的補胎片總比一百多的內胎要省得多, 而且還環保
玩球囉~~~
豪 凡 wrote:
如果以上建議條件都有...(恕刪)

這似乎就是所謂的蛇咬了

但以樓主打到有點離譜的130psi來看
要蛇咬還蠻難的
玩球囉~~~
robertren wrote:
傳統的強力膠補胎片(恕刪)



這東西去機車材料店 有賣整盒的 比一般店便宜

不過這東西在以前就已經有了 到現在還沒被淘汰 表示還有他的地位在

我自己也在用
要挑戰一件事就不能選擇有利 輕鬆的方式來挑戰 不然就失去挑戰他的意義 不然那種挑戰成功了也沒什麼意思
葉仔仔2 wrote:
您的分析很詳盡很用心...(恕刪)


用「夾破」來形容的話,不知道會不會比較好理解?
輪框是硬的,坑洞是硬的
碰撞的時候,就是輪胎負責變形緩衝
但若是碰撞力道過大,導致輪胎完全被壓扁
這個時候會變成「"輪框"與"坑洞"用力的把中間的輪胎夾扁」
內胎很薄,有時候這麼一夾就破了
又因為輪框有兩個邊,撞擊的時候會有兩個點
內胎有時也會一次被夾破兩個左右對稱的洞
兩個洞看起來就像被毒蛇的毒牙給咬穿一樣
因此這種狀況又俗稱「蛇咬」
豪 凡 wrote:
我個人的看法是這樣的...(恕刪)

我承認當我的車是比較可憐,因為主人很變態
robertren wrote:
但以樓主打到有點離譜的130psi來看 要蛇咬還蠻難的 (恕刪)


不過 他從登山車轉公路車 騎乘速度應該會增加不少 如果還拿登山車的習慣去騎

外胎撞到的坑洞點 力量很集中的話 也許有發生的可能
要挑戰一件事就不能選擇有利 輕鬆的方式來挑戰 不然就失去挑戰他的意義 不然那種挑戰成功了也沒什麼意思
Stallings wrote:

我承認當我的車是比較可憐,因為主人很變態(恕刪)



我跟休閒團也有遇到類似你形容的騎法 我看著那主人騎他的公路車 過坑洞硬吃的

硬碰硬震到發出聲響 << 可能是後變的聲音

也許是那部車的哀號吧 有種很痛的感覺 = =
要挑戰一件事就不能選擇有利 輕鬆的方式來挑戰 不然就失去挑戰他的意義 不然那種挑戰成功了也沒什麼意思
唉唷~其實小弟我也是一個愛車人士
但你們懂得,當路上洞洞一堆要我在
大馬路上扭來扭去,真的也太難為我
這個體重稍有看頭的胖子了...說難聽
一點就是不雅觀嘛

順便想請問一下機車行賣的傳統補胎片
會不會太大片呀,我是買來可以剪個一
半或兩半來用嗎?

我換內胎換到變高手了,上次跟朋友約
騎,七分鐘換好內胎+打氣+調夾器....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