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這…是我眼花了嗎? 北宜"單"車俠>_<

那男的有拍一部電影 用單輪車環島的

電影大綱就是一群 被家暴 偷東西 的少年而拍的一部片

還漫感動的!
vick7776 wrote:
那男的有拍一部電影 ...(恕刪)


我也是被這個單輪車環島的"書"感動而開始練單輪車..(詳見飛行少年一書)

目前開始練第八天..最遠還只能騎50M. 跨下磨的有點腫痛..真佩服這些人.
你確定這不是靈異事件
聽說9灣18拐常常有很多..........
陽光黑 wrote:
你確定這不是靈異事件...(恕刪)


聽說國外幾乎每年都有辦36吋單輪車 一千公里的越野賽,所以沒什麼好懷疑的.

以之前有人單輪車20天完成1000KM環台的壯舉來看,在北宜騎車兜風是再正常
不過的事.

希望假以時日我也可以練到這樣囉..
有人質疑獨輪車無法爬上30度(不是30%)的坡??

那要看是多長曲柄配幾吋輪子啊~~

像我的獨輪車是18吋的小輪子,所以輪胎外徑比曲柄外徑大不了多少,換算起來驅動比才1.6左右而已,所以速度超慢(約是步行的1.6倍),但扭力超大,所以大概我用腳走得上去的坡大多數都能爬得上去~~

而像上面那位騎的是36吋的超大輪,驅動比差了一倍,速度變兩倍扭力當然剩一半啊,所以爬坡力自然也差很多了~~

小輪子的獨輪車好處是踏板幾乎快碰到地面,騎起來的高度和節奏感覺幾乎像在走路,所以很適合初學者~~

而且一旦失去平衡車子跑掉,人就是站在原地而已,不太會受傷~~

小輪子的缺點是騎不快,要騎快就要踩得快,這時踏板和曲柄的慣性影響會是同車速兩倍輪徑的4倍(物理公式:旋轉慣量跟角速度的平方成正比),所以小輪徑獨輪車的踏板和曲柄很需要輕量化~~(像我是改用塑膠踏板)

我是滿想弄輛大輪子有避震煞車手把的來玩玩,但哪裡買得到呢??


其實初學者可以用一個怪招來練獨輪車,就是"撐拐杖",用兩根那種撐在腋下的醫療拐杖來幫助支撐,幾乎不會摔又很快能學會喔~~
Roger陳
Roger17Chen wrote:
有人質疑獨輪車無法爬...(恕刪)


能否請教?

小弟自學獨輪車,今日邁入第9天,每天大概練騎1.5 hrs左右.
但胯下被磨的腫起一塊,壓下去很是疼痛,不知前輩們是如何
克服這個問題的呢??
Roger17Chen wrote:
有人質疑獨輪車無法爬上30度(不是30%)的坡??

那要看是多長曲柄配幾吋輪子啊~~

像我的獨輪車是18吋的小輪子,所以輪胎外徑比曲柄外徑大不了多少,換算起來驅動比才1.6左右而已,所以速度超慢(約是步行的1.6倍),但扭力超大,所以大概我用腳走得上去的坡大多數都能爬得上去~~



其實不該跟你討論的
因為沒影片沒真相
自己拍來瞧瞧吧!
我會幫你po到國外unicycle社群網站,應該會有廠商找你的.

撐柺杖? 有運動細胞的資料上平均四個小時就會騎了,那還有撐拐杖的時間?
準備吃人肉串燒?!

33%陡坡+36er (不是一般人可以作到的)


30度=57.7%的坡度喔,不能用hop的喔...用 hopping 的我玩過不少了...
等看你的影片, "持續騎上" 57.7%的坡度...

另外指正一下單輪車的齒比(或您說的驅動比)都是1:1啦! 內變的目前有出的是1:1和1:1.5(2:3),
這是有規格的,不是自己用自己的想法在說的啦! 多作一些功課(還有高中物理)倒是不錯的.
至於切線推力和扭力分析才把crank和輪徑加入運算的.

OMG
>換算起來驅動比才1.6左右而已,所以速度超慢(約是步行的1.6倍)
能這樣算! 真的很佩服.
要不要算你踩一圈前進幾公尺?
你走兩步(相當踩一圈)前進幾公尺?
應該會算吧!? 這樣你就會發現問題...

還有你的1.6如何而來? 不會是用輪半徑/crank長度? OMG!
加油囉!

ʎǝuɹnoſ ʎɯ ǝǝS 等待與告別: https://youtu.be/k1lf_n0Vs-I
xieb wrote:
小弟自學獨輪車,今日邁入第9天,每天大概練騎1.5 hrs左右.
但胯下被磨的腫起一塊,壓下去很是疼痛,不知前輩們是如何
克服這個問題的呢??


這個問題因人而異
有人從初學到進階都沒發生過,
但有人就會比較激烈.

不知你的胯下指的是會陰嗎?
還是該邊?, 如果是"該邊",可以穿車褲,如果你穿車褲還這樣,可再加穿綿短褲,
我車褲少穿,大概都棉短褲或籃球褲就OK,長途的就不能穿只穿籃球褲,至少貼身短四角+休閒棉短褲.

有時候透過
1.騎乘姿勢
2.調整座鞍角度與高度
3.座鞍形狀
3.座鞍材質
可以克服...

不過初學者手邊很難有多款座鞍供選用校調,
不知兄台的座鞍是PU自成皮的還是繃皮式的?
車種為幾吋的?

長頸鹿單輪車座鞍選用與自由上車 ←這是我初學單輪後兩個月多拍的


進階玩家(大概一兩個月就可以碰了)可參考其他車種
1.Muni 登山單輪車
2.長頸鹿 (5尺高腳鏈車)
3.36er
4.Trial


其它比較另類(tw)的玩法可參考
台灣單輪--20" 個人跳落差記錄(1.48 公尺)




ʎǝuɹnoſ ʎɯ ǝǝS 等待與告別: https://youtu.be/k1lf_n0Vs-I
另外再說明一下

成人初學者還是以20"當入門車
小朋友如果身高夠(120)大概就可以採用16"的車
一般大人不須要用16"/18"的車
如果小朋友更小(幼稚園)身高又不夠才考慮12"的
但12"的很少在賣.

如果直接想玩24"登山單輪車或26"公路車
把24"或26"當入門車也可以,就看自己的想法與取捨,
如果不確定是否會熱衷投入,還是買20"比較好,也比較好學,不想學也較好脫手...
而像kick-up上車或unispin等技巧仍以20"為主,比較好作動作,
我個人是採用24"殺人釘當初學車,騎會後就想試其它的
20"/16"(小朋友的),26",長頸鹿(20"),20"寬胎版...都買好幾台...
而會買36er的,通常不是入門玩家,至少要會騎20"或24"/26"的(通常不會只玩20"就想買36er).

ʎǝuɹnoſ ʎɯ ǝǝS 等待與告別: https://youtu.be/k1lf_n0Vs-I
xieb wrote:
聽說國外幾乎每年都有辦36吋單輪車 一千公里的越野賽,所以沒什麼好懷疑的.

以之前有人單輪車20天完成1000KM環台的壯舉來看,在北宜騎車兜風是再正常
不過的事.

希望假以時日我也可以練到這樣囉..


補充
史上36er極限經典賽事於2008舉辦過一次...2009年應該是沒舉辦.
(推手聽說剛好是本文主角Lin兄的朋友喔)
大家找36吋單輪車應該可以看到主角騎北宜路段的狀況與緣由

至於20天1000K,並沒有走北宜,也沒有走車流多的地方,如雙溪路段走內線不走濱海...
基本上是環島單輪車之旅, 比如蘇花不走, 但車載到太魯閣騎車進入中橫後回頭再南下,
不過聽說最近有新的計劃. 但無論如何都是不簡單的行程.

最經典路段...北宜和蘇花...本文主角blog中都有提到(作者與作者朋友)...真是厲害!

>在北宜騎車兜風是再正常不過的事.
會想在北宜騎單輪車,個人不以為是正常的,等大家會騎單輪後可以再來思索這個問題,
一定要有很大的動機,不然就是迫不得已,在有其它機動車流交雜的車道中騎單輪不是正常的事,
不過這世界本來就須要一些不正常的狀態. 飛行少年影片中也充滿著正常與不正常的狀況, 不是嗎?



ʎǝuɹnoſ ʎɯ ǝǝS 等待與告別: https://youtu.be/k1lf_n0Vs-I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