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分享]下坡技巧

減速不一定要按煞車阿

從下把改握上把.....速度就差5公里囉

講太多的話
想看的已經知道了
不知道的還是不會看

下坡技巧只有三個字

"慢","慢","騎"。

以上
novocain wrote:
5.用力壓住外側踏板。彎道外側踏板壓得越緊,摩擦力越大。將身體重量壓在外側踏板,根據豪爾的說法:用力踩緊!你的車子會像上了膠一樣,牢牢抓住路面。


這部分有點錯,因為上面腳身體哪部份再怎麼用力壓,兩個車輪底部對地面的力量還是"身體+車子+上面所有物品"的重力+"轉彎向心力的分力",自然最大靜摩擦力不會改變。這個動作的作用應該是為了讓身體比較穩定而已
自爆仔 wrote:
兩個車輪底部對地面的力量還是"身體+車子+上面所有物品"的重力+"轉彎向心力的分力",自然最大靜摩擦力不會改變。


Sam爺 wrote:

講的似乎很專業 但既然在移動中 哪來的最大"靜"摩擦力


最大靜摩擦力當然是指輪胎對側邊的摩擦力,當向心力的反作用力大過於兩個輪胎對地板最大靜摩擦力的話,車子就會沿著切線打滑

不是想講的很專業,呈述事實而已,歡迎指教
Sam爺 wrote:
既然在移動中 哪來的最大"靜"摩擦力
零分
除非輪胎打滑,否則輪胎滾動中,跟地面間照樣有靜摩擦力
自爆仔 wrote:


最大靜摩擦力當然...(恕刪)

Stallings wrote:
除非輪胎打滑,否則輪胎滾動中,跟地面間照樣有靜摩擦力


久遠前理化課本教的事 物品移動前需要的最大力量 是最大靜摩擦力

沒想到滾動 這件事 並不如此單純

受教了 掌嘴先
"摩擦力" "摩擦係數"
"最大靜摩擦力" "動摩擦力"
"滾動係數"

物理方面我不是很專業
不過各位引用名詞時好像可以再斟酌一下
但這些都無損樓主的美意
抱歉如果造成大家困擾,那我也掌嘴罰站去~
http://caf677.pixnet.net/blog
自爆仔 wrote:
這部分有點錯,因為上...(恕刪)

這些技巧是引用書籍中選手的經驗之談
若純以物理學來看會不會過於主觀而忽略其他客觀的因素呢
這裡提到的滾動若以撞球碰觸顆星來說理論上入射角等於反射角沒錯 但實際是如此嗎
地心引力 溫度溼度 絨毛長短 下塞與否 施力大小 檯面水平 檯布髒汙程度 球體本身是否正圓 是否上蠟甚至桿頭等等
同理下坡的同時人車與地面也有互動的 溼滑坑洞砂石及風向包括胎壓胎皮紋路煞車皮厚薄甚至神經肌肉緊繃程度
您提到的"重力"確有其理論基礎 而書中選手這裡提到的是"重心"的概念吧 差別在物體是死的而人是活的
如果今天眼前一位是諾貝爾物理獎得主 另一位是國際級身經百戰的選手聊起這個話題
一般車友切身會重理論還是偏實際為其所應用偏好呢

研究那麼多物理名詞????


我昨天傍晚才去騎風櫃...是為了爬山嗎??


當然不是??

我爬較短的風櫃上山...然後去下滑較長的五指山到內湖

爬山就是為了練下坡啊

講再多,還不如常去騎下坡...不同的下坡,久了下坡技巧自然就出來了

理論是死的...實際去做讓身體習慣操控下坡這回事

不同的彎,不同的速度下坡久了...經驗還會告訴你,某個彎可能會有死角

某個彎會有對向上山的機動車輛越線駛來..

這時你會慶幸,你的經驗牽動你的技巧,又化解了一次危機

慢慢的你會發現公路車的世界真是有意思啊
http://seaweedroll.pixnet.net/blog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