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

碳纖結構分離經驗分享


有車友提到高扭轉+低側向的輪組,
小弟今年曾購入短暫使用過(怕有廣告嫌疑所以馬賽克),
很不幸這輪的各方面表現都不太出色,
尤其對中高功率擺動抽車(450w以上)表現更是不理想,輪組很難呼應踩踏的節奏(軟調),
或許山姆的輕量手編會有不同的火花。

ps.小弟常用的輪組有2012mavic SL,cbt cr4601,shimano rs-81 c35
喔喔...生氣了....連林北都出來了

真的幫不了你...你要針對誰我沒意見
但做過火了...鄉民的眼睛是雪亮的
而且一下就戳到你的點...
是對號入座嗎?

學學MishaShih大吧....他理性討論的態度我就很贊同

leyasusa wrote:
喔喔...生氣了....(恕刪)


坦白講,我是覺得我沒有很理性,不然這棟早該沉下去了
但我很認同SIMON的說法
戰山姆的人,不一定是山姆的敵人...
我在其他棟,還被打成護航GUSTO,真的是覺得白癡是有沒有這麼多
我跟同鄉北漂的看法類似,大廠不會屌小工作室
那Simon兄搞不好只是看不下去某些人的胡說八道而已
因為我真的無法認同山姆的胡說八道,誤導一堆人
真正的專業對談絕對不是如此,我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專業,麻煩認真判斷一下。
對我來講,力學就是安全之母。
如果有版友選擇相信山姆,個人選擇我本來也不能說什麼。

而SIMON的說法,的確非常合乎邏輯跟正常的作法...
簡單來講,車圈跟輪胎的問題,本來就是各自的責任...
輪胎溫度升高強度會下降,重點是胎壓會變超高,高中化學理想氣體方程式 PV=nRT
T是絕對溫度,假設攝氏50升到150,絕對溫度就是323->423,PV的乘積跟T成正比。
輪胎體積會生升高一些,壓力可能上升超多,但是輪圈的溫度傳到內胎是另一回事。
如煞車面攝氏兩百度,內胎跟輪胎溫度會多少,這我就不知道...

為什麼大家會認為要降低溫度保護輪胎,而不是輪胎商要弄好自己輪胎的品質呢?
其實白馬大在前文也講過,輪組就是要拿來操的,不是指拿公路車圈去off road。
公路車其實是跑車,就是要可以耐得住高速的煞車。

若不只是定睛在輪圈,其實碳纖維的應用,輪圈只是很小的一部分。
很多航太的應用,可能遠比輪組會遇到的環境惡劣很多。
人力騎單車真的只是小case...
1600 wrote:
有車友提到高扭轉+...(恕刪)


山姆在前文提到Jobst Brandt,他是說所有的剛性都不重要,"夠用"就好。
https://en.wikipedia.org/wiki/Jobst_Brandt
這個人是史丹福機械畢業的
http://caravan.hobby.ru/materiel/Bicycle_Wheel_-_Jobst_Brandt.pdf

很奇怪的是,山姆提出一個專家的書,裡面的說法完全打他的臉,可能他沒完整看完吧XDD
我個人看法是這樣,公路車的零件都是斤斤計較,所以真的剛好就好
而且輪胎跟胎壓其實解決了很多問題,胎壓其實會讓壓力均勻分布在輪圈上面。
但側向剛性絕對有其必要性,其實就算不是站立騎姿(抽車),腳踏曲柄本身就是不平衡的動作。
左右左右踩踏,其實是身體自主去平衡抵銷,更別說抽車,輪組一定會受到側向力。
但也不用過多,過多就是浪費材料而已,但要怎麼可以剛好?
我認為就是FEA有限元素法軟體,講剛性,本質上就是非常抽象。

很多動態的狀況,應力分布,模態分析,空氣力學,其實不能用某些單一的測試來看
當然實驗很重要,跟數學模型要能互相呼應,FEA應該有7~8成準就不錯了
但能做完整分析的就是FEA(有限元素分析),實驗就是看結果,例如在此結構模型之下,應該有多少的勁度(stiffness)
而實驗應該至少要有多少數值,不斷的實驗、不斷的測試、不斷修正,甚至會成為品管的依據。

真的要做到斤斤計較,夠用剛好就好,就是用數學模型去分析所有的狀況。
絕對不是這些檯面上的台灣編輪工作室可以做得到的,就我看來,沒有一個有這樣的水準。
但simon大說的國外工作室,我覺得就沒有疑問,一定很強,畢竟人家就是大學才是真的操學問的開始,
台灣很多大學生是玩的開始,也沒辦法,高中之前操太兇了。
更別說歐美還是科學的發源地,他們DIY很強,學理也很強。
另外,歐美也是工業標準的源頭,所以台灣的土炮在甚麼位階,就是這樣了。
不是我看不起土炮,而是台灣的土炮看不起先進國家長久累積的結果。
才會有碳纖維沒有秘密的說法...

所以,台灣的編輪工作室自己設計零件,我是完全無法接受。
看到"研發"一體式輪組...其實真的滿想笑的XDD
如果有人真的會去買,我就覺得不太好笑了...
力學不行的山姆,是怎麼設計跟研發呢??
更別說,工作室就不可能有大廠的品管標準。

某些編輪工作室不會去自己設計零件,
就是照標準SOP在編的,這我反而可以接受。
保守一點,總是比較安全。
MishaShih wrote:
不是我看不起土炮,而是台灣的土炮看不起先進國家長久累積的結果。
才會有碳纖維沒有秘密的說法...


不能認同你更多了
至於肚子沒學問,連邏輯都沒有只會酸,眼睛沾到屎還自認雪亮,真相擺在眼前都沒有能力判斷是非的鄉民
小弟就自動無視了

not worth it

山姆叔叔3746 wrote:
終於了解你的目的了
原來你是鍾先生的代表
好,我描述一下這案子的過程
1.鍾先生來我店時是因騎車時龍頭全斷,在我非營業時間call我回來幫他處理車子
2.龍頭會全斷是他自行網路上買了一段切斷的前叉豎管回來膠合,車一騎就斷,我看了他的工法
只在外側貼了一層不知道是甚麼材質的紗布,完全沒有內部支撐,所以一受力就斷了。
3.回店看到車時我第一時間建議鍾先生把龍頭轉向就能增加高度達到他的想法,他回應太醜
4.再建議他買新品回來更換也幫忙打電話請問代理商報價,他說太貴
5.因為他好奇自行膠合後龍頭為何斷掉所以我有跟他說明他工法不夠強壯的原因,後來鍾先生不採用我以上兩個建議,堅持要我用跟他說明的工法幫他處理。處理過程中我也有跟鍾先生說明如果維修不起來就必須買新的不能勉強。
6.確認如何處理後有店家打電話來說明:龍頭是fitting時裁短的,車主騎了三個月後才反應太趴要求他賠償前叉,所以維修費用要他出。
7.前叉我照跟鍾先生說明的工法處理後我先去試車,爬坡抽車都沒問題才交件,鍾先生來牽車時也是在我這附近非常用力的試過車才付錢牽車。
8.鍾先生牽車回去一個多月後訊息來說無法放手騎車,指責我沒有維修好要我賠錢。我請鍾先生先把車牽回來我處理,他回應已有店家幫他處理,他只要退錢,後來更言明他要買白牌的前叉。
9.當我還在與鍾先生確認車子實際情況且維修費還是原購車店家幫他出的需先明確如何處理,鍾先生就到山姆粉絲頁留言山姆不賠錢還揚言有種不要刪文,並截取一部分我和他的對話內容,不得已山姆只好把所有對話內容全po上讓大家了解過程。
(山姆的意思是:原購車店幫鍾先生墊了6000塊維修費用,即使要退款,道義上我必須讓原購店家知道這件事)
10.之後鍾先生就無下文了
以上是大概經過,有興趣的人可以再到我粉絲頁看那篇po文,都有完整對話紀錄可參閱。
11.碳纖前叉能否修?
https://www.facebook.com/unlimitedcolors.nl/posts/994548947353639
這裡有篇文章可供參考,我的施作工法跟他相似。(不過我用的是鋼材,不會有電位差的問題)
藉這個機會,山姆公開再重申一次:當山姆跟你說不要修時,就表示維修後沒辦法很完美,如果沒辦法接受,買新品就對了。


有興趣的不用去找了~我幫大家找出來了
https://www.facebook.com/Unclesambike/photos/a.211211205678071.54365.211208022345056/861514300647755/?type=3
你們之前誰對誰錯,我不在乎,也不能只聽你的說詞,我就當作問題全部是鍾先生好了
只想跟你說...你失敗的作品怎麼還有臉跟人收錢?別人對為修後不滿意你補貼2000塊?
還有鐘先生為何一個月之後才反映無法放手騎車?因為他拆開後修補的地方斷了,重心偏移了
原來你處理過的產品當場試騎完沒問題之後你就不必負責任了?後續斷了沒你的事了...
講話真的要講重點,真的不要選擇對你有利的來講


這話題已經蔓延到FB跟PTT了,這也不是我的目的,我目的只是想提醒山姆賺錢要有良心
其實劇已經結束了,我是鐘先生代表,是小索派我來刺探敵情的,其他人是我同事......謝謝,我先下台一鞠躬了(以上是玩笑話)
看完這個討論串
我最大的收穫就是
絕對不會買二手碳纖製品
誰知道會不會買到修過的
嚇死人了

讓本文回到最初山姆發文的重點
本篇文的Title是”碳纖結構分離經驗分享”,所以內容主要提到的是山姆較熟悉的分離部分。但可能山姆描述時措詞不恰當讓很多專家認為”碳纖的世界 沒有秘密”是在指所有的碳纖範疇,也因此造成一些專家們不悅,山姆以後會注意用詞,以免發生同樣的誤會。
在公開平台發文山姆本意並非自己一定是對,公開經驗是想與大家討論也期待可以學習到更多,聽到更多沒接觸過的領域及想法。
本文中除了分離,大家也都有提到分析的困難,這確實不是山姆熟悉的領域,所以山姆花了一點時間與專家們請教。目前知道在碳纖成型後分析方面約有三種方法可進行,先就較明確的第一種方法分享給大家參考:
SEM+直徑測量





T1000的直徑平均約5.84微米
T700 的直徑平均約7.40微米
其他分析方法,如果山姆有更多有用的資訊會再與大家分享。
謝謝
挖洗"山姆叔叔"啦...

山姆叔叔3746 wrote:
讓本文回到最初山姆...(恕刪)
undefined
請問這個直徑是未使用過的素材
還是已經使用過分離出來的實際直徑

leyasusa wrote:
看了這麼高的樓....只有一個感想
山姆你擋到財團的路了...對方想讓你完蛋
就這樣
我是路過看熱鬧的....不值得財團浪費力氣攻擊的
請高抬貴手




seafood的信眾

腦袋果然跟seafood是同一個level....

停權?? 版規?? 現在在我看來都只是權力的傲慢罷了!!!
  • 5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