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4

小資男的輕量夢-Aura Mk3: 5.4kg + 新照片(p.47)


givemelightbike wrote:
目前的零件清單(有些...(恕刪)


請問Mr.Control JULY-21 CNC夾器的煞車力夠嗎?
我的Farsports輪組煞車已經有磨耗現象(摸起來有凹痕), 害我捨不得用他去爬山了, 你的有同樣的現象嗎? Thanks!
又進化啦~ 那組打蛋器一對15*真是猛....期待心得~

今年去車展有逛到大雅(TayaChain)的攤子, 他們有展出一條怪物級的10s鍊條比市面上的產品輕好幾十克, 也聊了一下聽說正在研發11s的, 可以注意一下~

另外, 請問一下給大的headset算是最輕量的組合了嗎, 還是尚有一些空間呢?

givemelightbike wrote:
有啊有啊,只是要和R...(恕刪)


Ciamillo GSL硬要用可能得用綁的,KCNC CB1日本那邊用家較多能參考。

剎車線的話似乎是1.8mm,Nokon現在似乎已經把Power cordz做為內線的標配,或者可搭IO的穿管。

給兄要換掉Red?目前機械變速應該是沒有比Red更輕的選擇才是?!難道是換換口味?
有關自行車與重量訓練或慢跑可PM交流互換意見,其他一律忽略之。
a34349a wrote:
請問Mr.Control JULY-21 CNC夾器的煞車力夠嗎?
我的Farsports輪組煞車已經有磨耗現象(摸起來有凹痕), 害我捨不得用他去爬山了, 你的有同樣的現象嗎? Thanks!


這問題見仁見智哩,和Dura-Ace想必是拿XX比雞腿(不過我沒用過D-A...),但和我使用時間最長的Tektro R740比起來則不相上下,煞車力夠不夠用,主要還是取決於體重和心臟吧!

JULY-21是配合舊款Shimano變把(走外線世代)的拉線比,我想Sram和Campy的變把如果配力臂較長的JULY-7900/7905,煞車力道會更佳。

這篇夾器測試裡的Feather 199就是JULY-21,可參考看看:
http://www.eecycleworks.com/VNJune%20BrakeTest.pdf
不過好笑的是Velonews是用夾器原廠煞車皮測試,多了煞車皮的變因要怎麼評測夾器的性能? 我老是搞不懂Velonews做測試的邏輯。

前幾個月很多事情,我騎得不多,剛才看了碼表,輪組還差10km才會破第一個千k,真是慘啊...

我的輪圈狀況看不出變化,如果以前在國外討論區看到的經驗可供參考(原文),和你同款的輪圈跑了1萬多km的狀況看起來還好... 你的煞車塊是否有卡異物呢? 有和鋁框輪交替使用嗎?(同一組煞車塊不能同時用在碳框和鋁框)


gn26751380 wrote:
今年去車展有逛到大雅(TayaChain)的攤子, 他們有展出一條怪物級的10s鍊條比市面上的產品輕好幾十克, 也聊了一下聽說正在研發11s的, 可以注意一下~

另外, 請問一下給大的headset算是最輕量的組合了嗎, 還是尚有一些空間呢?


哦哦,超讚的消息,萬分期待中,想必是鈦鍊片才能如此輕量,不過關鍵還是$$$啦...

headset方面,15mm上蓋(13g)可換成9mm的(7g)。不過極致的輕量要靠這味:Veloflyte。但厚度只有0.7mm,所以龍頭高度不變的情況下要再加墊圈,總重等於是7~8g。

FSA還有輕量化的頭碗培林:http://www.bikeradar.com/road/news/article/fsa-announces-super-light-headset-bearings-38776/
換這個可減16g。

最後還有內側削薄的墊圈(網拍:輕量達人),以20mm的長度來算,這個少3g...

以上這些加一加,減去的重量是25g,not bad、not bad

Arbicool wrote:
給兄要換掉Red?目前機械變速應該是沒有比Red更輕的選擇才是?!難道是換換口味?


我只有後變是Red,變把還是Rival啊,想換變把已經很久了,看到好價錢又給他按下企了,金害唷~
givemelightbike wrote:
這問題見仁見智哩,和...(恕刪)


DA的夾器能動到最輕的重量是290g...

DA整組最輕的組合是9070 Di2搭內置電池,不過這樣也還是2kg整...煞變變把一對230g都被電池跟變速器打回來。

不過給兄用到RED變把沒考慮直升22速?
有關自行車與重量訓練或慢跑可PM交流互換意見,其他一律忽略之。
Arbicool wrote:
不過給兄用到RED變把沒考慮直升22速?


飛輪多一片對我而言實在沒多大意義,我比較期待的是"少一片"的變速系統,也就是單齒盤,不過1x11的齒比還不夠廣,像是Sram CX1就侷限在cyclocross的用途,如果有1x12甚至1x13的系統,不需要前變也可以有寬廣的齒比範圍,每段間的落差也不會太大。單盤系統更簡潔、重量更輕,我覺得這比碟煞公路車更值得開發啊!

不過12速以上的飛輪要等到公路車架的後三角變成140mm以上的寬度才塞的進去吧,9T或10T起跳的飛輪可裝在xD driver棘輪座,或是像Hope把飛輪和棘輪整合在一起也是很好的構想。

公路車架後三角若加寬,後變仿效Shimano Shadow的低截面造形,應可避免腳跟打到後變的問題

曲柄組可用無spider的型式,像Race FaceCannondale,齒片因為沒有變速的耗損,用碳纖來做應該會很輕,44T的齒片配10-34T飛輪的齒比範圍,就近似於50/34T齒盤 + 11-26T飛輪的組合。

也許當我還在做白日夢的時候,Sram已經在研發"Red 1"了?
公路車飛輪越來越多片,我也想著後叉寬度以後可能加寬,但影響層面勢必很廣。我想,最好的方式是把後叉寬度改為135mm,跟登山車一樣,這樣,公路車飛輪應該可以塞進13片,廠商會有頗大的升級空間,雖然私自以為公路車飛輪十速其實是最理想的。
gn26751380 wrote:
今年去車展有逛到大雅(TayaChain)的攤子, 他們有展出一條怪物級的10s鍊條比市面上的產品輕好幾十克, 也聊了一下聽說正在研發11s的, 可以注意一下~


大亞的鏈條其實不錯,為什麼很少人用?
BLOG http://mpsevo.blogspot.tw/
Brucyo wrote:
公路車飛輪越來越多片,我也想著後叉寬度以後可能加寬,但影響層面勢必很廣。我想,最好的方式是把後叉寬度改為135mm,跟登山車一樣


飛輪越來越多片,130mm的OLD寬度早就該加寬了,最大的瓶頸應該還是車架廠吧。有點像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沒有車架廠商會為了一個尚未存在的規格開發新車架,零組件廠商也只會推出現有車架可用的套件。以Shimano的影響力,來推新的OLD規格也許最有可能成功吧,不過他們可能還忙著推出105等級的電變和油壓碟,管不了這一塊...

CPU599 wrote:
大亞的鏈條其實不錯,為什麼很少人用?


我也想知道,不過許多人應該都習慣用Shimano或KMC的鍊條了,而且鍊條可用很久,即使想嘗試別牌的鍊條,機會也不多。

givemelightbike wrote:
這問題見仁見智哩,和...(恕刪)


感謝給大詳細資料, 因為Farsports輪組太的超值, 所以捨不得用, 只有在一開始為測試上2次中寮山1次柴山, 其餘時間都用鋁框練習輪, 還真有點後悔沒選管胎版,整車有機會破6kg了,而且車架+輪組不到4萬元, 雖然朋友說車架有點軟, 但上塔塔加Artamira 1.0花了4小時30分,FM066Sl+Frasprots 38mm open框 上塔塔加花了4小時17分, 今年高雄百K約2小時50分, 所以對我們重量輕又不是暴力型的騎車方式真的是好務, 剩下壽命多久待確認了. 對於碳纖車煞車困擾, 有點又悔沒選碟煞車架, 再次感謝讓我有機會組這樣超值的車子. Thanks!
  • 7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