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平把跟彎把車爬坡騎不出差距

TCR比較輕 不需要用到那麼高齒比,需要用到那麼高才上的去代表你fiting有問題
F前後齒一定比TCR大是正常
如果單純為了跟 F 比較 刻意把齒比用一樣可能很難評論
因為TCR實際上不需要那麼高齒比可以獲得效率,而F需要最大齒否則上不去的困境
畢竟兩台不是相同車系,好比拿走路鞋慢跑 VS 穿慢跑鞋走路 無實質意義
彎把 設定對 踩踏效率比平把高 (皆不上卡情況下),所以踩踏容易不需要把齒加到最大
平把因為效率需要把齒加到最大效率還未比比TCR高
就好比沒人會設計一個坐姿較挺的跑車出來意思一樣
a778875799 wrote:
F前後齒一定比TCR大是正常
如果單純為了跟 F 比較 刻意把齒比用一樣可能很難評論
因為TCR實際上不需要那麼高齒比可以獲得效率,而F需要最大齒否則上不去的困境...(恕刪)

樓主第八次測試
捨棄了36T反而更慢

且以樓主的例子tcr還比fastroad齒比更輕,並不存在fastroad齒比一定要比較大這件事

如果不把無法控制的外在氣候變因考慮進來的狀態下
先把能控制的變因盡量一樣才是對的

這樣測,如果還是慢,再來繼續考慮其他問題

重量輕可以少一檔是ok的
但是少一檔跟有沒有比較快
不一定成正相關

我用dtswiss rr21db騎山路
可以比slr1 42/65mm少一檔
但最後pr是slr1比較快


至於設定問題
如果不把外在變因,風向考慮進來的話
樓主也表示,平路所有pr均被tcr刷破
代表他騎這台車
沒有到完全不能駕馭的狀態
a778875799 wrote:
就好比沒人會設計一個坐姿較挺的跑車出來意思一樣...(恕刪)

現實世界,很多人把跑車挺著開
(競技車款龍頭長頸鹿,坐墊放低)
要用到什麼齒比,看迴轉速吧,騎14%的坡用重齒比迴轉剩下40去硬幹,還不如用輕齒比把迴轉速帶上去
eric62 wrote:
要用到什麼齒比,看迴...(恕刪)

是的,沒有錯

之前01有一個人上來問
他騎普通通勤車,西濱引道上不去
全部的人,不是叫他換車,就是換輪
甚至最扯的是有一個人還叫他換功率計
通勤車換功率計是什麼操作

就我一個人叫他貼出齒比跟迴轉速
果然一貼上來,就是齒比不對
迴轉速拉不起來

我自己貼爬坡測試文
也會把路段均迴轉速貼出來

所以真的是要理性討論
不是來吵架或是引戰的
像樓主這樣,數據貼上來就是正確的

樓主要是什麼都沒貼
這個帖子鐵定被裝備控砲到媽媽都不認得
瓦數就是一切啊,有人說TCR比較輕所以齒比不用那麼重
我不覺得轉速72、73算得上轉速夠,要騎得更順齒比應該還要在輕些
光開始那段陡坡齒輪比34/36=0.94,轉速低於70乳酸堆積都快爆炸了
整段平均踏頻80多騎起來一定更順
換車就不要想那麼多了,難不成還要換回來嗎

oyster369
oyster369 樓主

均瓦要提高,我的踏頻也要拉起來。謝謝強者大大指導。

2024-05-19 15:31
還是要再次謝謝大家的意見,我都會消化嘗試。
已有大大指出TCR幫我砍了1分鐘以上的時間了,均瓦不足要靠自己努力。
執意要戰勝去年騎平把的自己是因為這條路線是我去陽明山的必經之路,
過不了這個坎,山上的美景美食甚至髮香都索然無味(太偏執了,其實我是裝備組的)。

oyster369
oyster369 樓主

哈,碧山路是我撤退(回家)的路。

2024-05-17 22:29
june-sue

大盤看起來像標準盤,是錯覺嗎,如果用標準盤平路的確可以快上不少

2024-05-17 22:36
oyster369 wrote:
還是要再次謝謝大家的...(恕刪)

其實
我個人認為
如果你fastroad有其他山路路段,且有一定的騎乘次數
可以用tcr去刷刷看那些路段的pr

因為我前面有提到外在不可控因素太多

所以其實有一種可能
就是某路段,那天你不論體能狀態,氣候,溫度,路況,風向
層層buff都在同一天疊滿
所以你破了一個不容易再破的pr
而好死不死,你是用比較差的設備

oyster369 wrote:
其實我是裝備組的...(恕刪)

至於裝備組
雖然99.99%的人都認為彎把比較帥,平把很蠢
但我就是那0.01
我並不覺得平把有比較醜(美醜很主觀)

我反而覺得設定不對的彎把比較醜
(長頸鹿加低坐墊)

但我覺得平把有彎把沒有的優點
軸距,把距長,增加安全跟舒適性
平把身材容錯率也比較高

最重要的一點是
平把跟人pk時贏了可以裝b輸了可以裝傻
我不相信你騎彎把刷贏一個平把
你敢跟朋友講
那14%陡坡的回轉數要多少才不算硬幹?給我們指導一下吧
oyster369
oyster369 樓主

騎30分的山神大大圖表顯示的是驚人的88和93。

2024-05-17 22:26
june-sue

此地不宜久留,已經聞到一股彎把的酸味了[sorry]

2024-05-17 22:41
原po你好
我剛好這週六中午又去騎了五指山多P
因為正中午很熱加上後面還有很多P要爬
所以我就是用狀況不好的那種騎法,一進陡坡就切到34/34



然後維持在90~95轉
太快心率會爆,太慢腿又很酸
90~95對我自己是剛好
整路大概也維持在這個轉速上
瓦數也儘量維持在同一個區間,穩穩地向上
最後是騎36分
後面我下滑又再爬風櫃嘴,也是一樣,遇到超過7%直接就是34:34,也差不多25分多爬完

上面小緯大哥的建議很好,因為外在因素太多
你能做的大概就是抓出適合自己的齒比跟回轉速,現在高迴轉是主流
78好像有點太低,爬坡拉到85~90應該是比較好的
而且應該不是覺得累才切,累再切就太晚了
想切就切吧,回轉速還是優先
爬坡的時候我低轉速就是起來抽車放鬆肌肉(這時候大概60~65,用重心轉換沒出什麼力)

然後就算是我自己,其實給我選我會選超壓盤的齒比(像速連46/33對10-36 )
連續爬坡尤其是會遇到這種10%的
齒比低於1真的比較好騎...1:1齒比遇到10%以上真的很痛苦
(我是一開始就不小心買了1:1,現在沒錢再換,不然我也想換超壓縮 QQ)
langrisser1981

我看了自己的功率變化,就算是1:1的齒比,在10%的坡要維持在85轉,大概還是要有推力比3.5左右(我體重約63)就大概是220w,遇到陡坡硬要騎當然也是可以,但在運動科學裡面就是浪費體力,且傷膝蓋

2024-05-20 8:46
oyster369
oyster369 樓主

好的,我要再回到河濱練間歇提高心肺負荷為高迴轉做好準備。謝謝你。

2024-05-20 9:29


就在今天傍晚,我終於把彎把碳車TCR ad2在2級坡上和平把鋁車Fastroad 騎出時間差距了。很開心,什麼痠痛都沒了。大家的每一個建議,每一個想法無論我有沒有直接回應,整個5月都在我胃裡翻騰。



1.今天路線後半段地面都是濕的。今天活動是臨時起意。
2.garmin的區段競賽出現的正負距離數字,騎乘中我搞錯看成是我落後PR,其實是領先。數字從+-0前後遊走,但兩公里後開始緩步增加,我一邊不甘心的追趕,一邊哀莫大於心死,最後到達終點+兩分鐘左右。如果沒看錯,可能只願意努力領先幾秒。這是完美的誤會。
3.今天沒補胎壓(放了3天)就出門胎壓比之前低,約100-105psi。5月份騎車都打110psi。
4.五月份給自己的菜單是騎環小台北時想騎快就騎快想慢就慢慢騎,很無聊但是要騎完。騎五指山時拉高回轉數不拚快。

oyster369
oyster369 樓主

沒有遇到哦

2024-06-08 19:31
isohera

恭喜豁然開開通,環騎台北有看到我要打招呼我最近週末也都繞這,藍色F20JJ藍衣黃袖

2024-06-09 16:23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