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100712 wrote:
自己也搞了一台對岸的...(恕刪)
公版車架很”類”,就長的類似,塗裝不同而已,
也有個好處,就是已修正容易出錯的地方,然後已大量製造,價格可以很驚奇。
在此大多數的看官都是市民運動組,騎單車不為了上凸台爭時間論輸贏
而烏龜我更是中年大叔,就為健康流汗運動一下
有同學一直在指導材質、品牌,那些人應該是居心叵測
高端的單車不是沒有,就是多一點喬治和馬尼而已
最怕的是島國心態的雙重標準,說了一嘴好車
就以本身的財力及價值觀匹配、品牌信仰及騎乘優越感,甚至人情世故多方考量設定預算,並在預算內找最適合的
自己要從口袋掏錢前頭腦會清醒一點,任何事都有代價的啊!由業主在自由意識下的任何選擇。
最後,東西的價值不在買多少錢,在有沒有使用,
單車有騎,在自己能力負擔的起買再貴都值得。
沒騎,即使買左岸產品或稱台產2-3線廠”實質轉型”的單車,晾在那,都不值。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