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公路車 爬山 用力方式?


準備兩個後輪
一個長丘陵爬坡用11-34 有SRAM可以用10-36
一個平路用12-25

任何路段踩踏臀大肌才不會傷膝蓋
股四頭肌適合短爆發變換肌群用

前面大盤一般都是50/34
我改50/32 搭配11-34
vonyi

ALLEN HO 0302 不用換鏈條,加上我用序列電變,絕對不會有大對大的狀況發生

2022-10-06 22:40
vonyi

利口貝爾 48t不好看,我喜歡DA9100那個亮亮腿和亮亮的大盤,堅決用50T

2022-10-06 22:42



這兩張圖的踩踏哪個好的踩踏 ? 看起來上抬的部份都沒有作功,所以兩張圖都沒有拉提 ?
eric62

除了之前先鋒功率計有這個踩踏向量外,其他家的有人做嗎?

2022-10-06 20:22
利口貝爾

eric62 ROTOR 不過準確度蠻失敗的

2022-10-06 23:27
GCN 早做了科學實驗
爬坡時用鎖踏, 跟不用鎖踏,
功率只差 0.1W
爬坡時 "提拉" 根本沒有用.


luis2002324 wrote:
別再被拉提出力這種民(恕刪)
chachaping

GCN 做測試的是退役車手,加上功率計,而且來回做了多次測試,怎樣也比某人的嘴炮強吧.

2022-10-06 20:17
chachaping

但也不能說爬坡"提拉"沒有用,祇不過不是用腳去"提",而是用手.右腳踩下去, 左手提車上來; 左腳踩下去, 右手提車上來, 高效率騎車不是只靠雙腿,雙手也要發力.

2022-10-06 20:25
LeonSun.tw wrote:
這兩張圖的踩踏哪個好(恕刪)


第二張圖藍色箭頭應該是指負功率吧

沒上卡後腳比較不穩 需要負功率來穩定位置

什麼提拉之類 講的就後腳是不要做負功率

要用的力量只要把後腳順勢抬起來即可
phae4jaz

沒上卡真的就是會習慣稍微後拖,施力感覺比較穩比較『有吃進去』尤其是準備拉轉速加速的時候。但是加速到一定程度轉為穩定中高速度巡航後(通常就是進到剛好的齒比)就專注在轉移重量而不太注意了(除非要再加速

2022-10-06 22:35
deleted
TONY1978 wrote:
第二張圖藍色箭頭應該(恕刪)
感謝 所以不要做負功就是要拉提的目的,由此延伸幾個問題
1.自己的踩踏圖要怎麼量測,用功率計就行還是要到類似的店家去花錢測量 ?
2.迴轉數會不會和負功率有相關,例如:低迴轉數易有負功率?
chachaping wrote:
GCN 早做了科學實驗
爬坡時用鎖踏, 跟不用鎖踏,
功率只差 0.1W
爬坡時 "提拉" 根本沒有用.

我不是選手也沒有要比賽
拉提有沒有提升我不清楚

當長爬坡時或平地長途時
可以讓不同肌肉群輪流休息
看大家在吵拉提,剛好最近有做相關的影片
https://youtu.be/YfWfZaXHSCk
如同樓上所說,拉提可以把相同瓦數力分攤給其他肌肉
拉提從力學分析上來看也是減少做負功的時間
CycleFormula wrote:
看大家在吵拉提,剛好(恕刪)


拉提只是『結果』,反映你目前踩踏效率未達最佳狀態,
這也是為什麼網路一直鼓吹迴轉速要多少才算踩踏有效率。

前面我有提到,爬坡時故意把齒比加重來產生踩踏無效率的情境,
此時你會明顯感受到非施力腳(3、4象限)有非常強烈的拉提感,
因為你的施力腳(1、2象限)踩踏是無效率的,這也會讓你當下的迴轉速非常低,
正常人有這樣的感覺時,一定是趕快把齒比放輕或是站起來抽車,
絕對不可能一直拉提下去,除了誘發小腿抽筋外,
實在想不到拉提有什麼效果。
(前面有人說靠拉提可以瓦數翻倍更是超出我的想像,往下踩的瓦數居然不及往上拉的瓦數?
當重力是吃素的?)

從另一個層面思考,你的踏頻夠高甚至達到最佳效率時,
你想拉提都拉不起來,因為施力腳利用重力下踩的效果絕對是最好,
而非施力腳因為高迴轉慣性的關係,還來不及拉提就已經被帶到1點鐘方向準備施力。
jcchiou

怎麼說呢. 1.我右腳腳型有點異常, 下死點稍微靠後 2.是用身體重量壓迫和核心甩動, 像鉛錘一樣擺動過下死點, 小腿拉力只是輔助 3.各種運勁目標是為了減少踩踏中無法施力的間隙.其他就別太執著

2022-10-08 10:56
CycleFormula

沒錯,拉提只是輔助而已,畢竟拉提的效果確實不大

2022-10-08 11:40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