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公路車安裝空力把手討論(休息把)

休息空力把我的認知是
在鐵車上
肩膀 手肘 輪軸會在一直線
肩膀關節 手肘關節呈垂直角度

在公路車上亦是如此
只是座艙必須前移
看看登山車這張就非常明顯三點一線

第四張我用我的車來模擬三鐵幾何
肘墊位置很重要
三點一線設定 最容易找到控車手感
注意觀察只是座艙角度差異


傳統90度夾角


公路車若是不調坐墊 肘墊位置會很高


這張就是很標準三點一線


照著這想法 公路車要變三鐵車 坐墊應該要前推8-9cm
我的公路車再怎麼調 也只有前推3.5-4cm 除非換座管
red shift那種變換座管 其實偏移也不夠
Skyward0989

@利口貝爾 所以,我一開頭不就說過了fitting設定會有不同,後面也再提一次即便同一部車,三鐵賽跟計時賽的設定也會不一樣...還有,除民間賽事外,官方賽事在奧運距離以內的比賽,是不能用計時或三鐵車的...

2022-09-20 21:32
利口貝爾

Skyward0989 我的意思就是...之所以會不一樣最大的問題在於UCI規範.如果以正常非比賽的情況下鐵車是優於計時車的

2022-09-21 0:00
TONY1978 wrote:
這組t2類型我有用過(恕刪)


Profile design 的我也有用過, 不過後來也換掉改用另一家的了.
我是真的把"空力把"當作"休息把"來用
不是拿來要拚速度的
主要是長途時可以多換一種姿勢
裝在 Avail (Giant)上面騎北高覺得輕鬆多了
真的可以換姿勢 然後使用不同肌群來休息一下
TONY1978
TONY1978 樓主

沒錯 就是這樣用

2022-09-20 16:16
TONY1978 wrote:



三點一線個......啦,你有看到他髖關節什麼角度嗎......我不覺得他這個姿勢可以維持很久(有個......用)
jcchiou

腿稍微開開一點, 就能持久(羞)

2022-09-20 12:31
TONY1978
TONY1978 樓主

人家腿那麼細 腿肥的不要肖想

2022-09-20 13:35
Komii Toy Reviews wrote:
三點一線個.....(恕刪)


這個有沒有好一點

Komii Toy Reviews

騎的人高興就好

2022-09-20 16:52
TONY1978
TONY1978 樓主

komi被同一張照片陰兩次

2022-09-21 1:17
我一直覺得公路車裝空力把是很無聊的事情,除了需要比 UCI triathlon 的人(倒霉鬼)以外,要騎公路車就騎公路車,要用空力把就騎計時車或三鐵車。
SimonW

如果不說國外,就台灣來說那條路線能算的上長途混合地形?一般車友要不就騎登山車offroad不然就是公路車,真的會去玩礫石路的車友我也沒看過有人裝休息把的。

2022-09-20 19:14
利口貝爾

SimonW 我的意思是爬坡混平路.加上長途.這種情況下把幾乎不可用.而上把跟屁股也會很疲累.休息把寬鬆使用時不錯的選擇

2022-09-20 19:22
近幾年的發展演變
計時和三鐵車的騎姿不像傳統這麼低趴前傾了
肘墊位置愈來愈高
公路車加空力把是可以調到接近的幾何
座墊的前移就變成是最大的問題了
當然啦就算幾何可以調到一模一樣
公路車還是公路車
空力效果還是比不上計時三鐵車
但已經比純公路車要好上不少了

剛出爐的ITT世錦賽冠軍


捷安特最新的三鐵神車CADEX TRI
空力把姿勢是可以緩解屁股與手腕壓力

這對長途來說能節省不少體力
利口貝爾

就有些人認為一定要多趴.目的不同,方法手段就會不同.又不是要比賽.我都喜歡兩手開開,不夾胸才是符合人體工學

2022-09-21 0:02
測試一輪了

前軸距585 595 620 670mm 都試過

公路車前軸距低於600mm 不建議裝空力把

要花太多力氣平衡了

而那台前軸670鋼管登山車裝空力把 車頭超級穩

穩到根本就用笨來形容 連轉大彎都是問題

那台1f文中的caadx前軸620mm 算是一個能操控的平衡尺寸

結論 giant適最適合改裝空力把 應該是escape

根本是要什麼有什麼
TONY1978 wrote:
測試一輪了前軸距585(恕刪)





閃電SHIV L以下軸距都不到60



CEEPO 同樣


Cervélo P5X 也是M以下軸距都不到60
而且無論尺寸實際上.操控的靈敏度不會差太多


過彎靈敏度取決於龍頭長度 與墊子設定的位置.....軸距差2CM 基本上感受不太出來.....
但是墊子位置 或者 龍頭差2CM就是天差地遠.....
而龍頭長度取決於reach
reach太長只能用短龍頭.操控自然會過度靈敏

以下面ceepo來說 比閃電長3cm.如果拿龍頭來修正.一個用7cm 一個用10cm.轉軸力矩就差30%了,能不過度靈敏嗎
而一般林道車龍頭為5-7cm
下坡車甚至4cm的都有,轉彎靈敏度差太多了
本來林道車就是要讓你能在林道中高速閃避障礙物的當然會做的很靈敏,而且登山車把比較寬.跟休息把位置也有差

此外前叉的角度而trail就是造成前輪自動轉彎的力臂,有了力臂就可以產生力矩,有了力矩就可轉彎了,有了轉彎就可拉正車體
所以,在一定速度下當trail越長,自行車自動校正的能力就越高也決定穩不穩(,前叉與地面夾角越小越穩,過大則可能引起虛迷效應(跟操控過於敏感),林道車為了能讓你閃避障礙物.加上你的速度也不可能同公路車快.前叉設計會偏向轉向靈敏...軸距反而不是那麼重要

題外話
看Vanden (某知名訓練教練)FB裡就吐槽過ceepo
reach問題
利口貝爾

TONY1978 閃電公路車57.5-60 鐵車57.5-62.能看出來小尺寸幾乎沒差.甚至鐵車小尺寸軸距更小

2022-09-21 14:45
wikiwikiwildwildwest

利口貝爾 登山車要跟三鐵車比轉軸力矩不能單看龍頭,要用畢氏定理算把寬、龍頭的斜面長vs三鐵車龍頭+手把reach。Trail部分真正的登山車(非偽裝通勤車)都超高的,頭管角度也都六字頭。

2022-09-22 14:06
三鐵車重心靠前 它們的設定是短後軸距 長前軸距

這樣人搭在aerobars上重心最完美

公路車裝aerobars 人重心往前 但車子往前幅度不夠大

導致前輪負重太大 腦袋超過前軸太多來干擾重心 難操控也是這問題

但公路車若前軸長 後軸也會變長 這樣設定空力把上也難完美複製鐵車

只能從多個數據找出最合適公路車的

所以我試過四台車 長前軸距肯定比短的好控制很多


再來是我有一次試騎騎鐵車 但尺碼設定都不對

但有一點印象深刻

就是在轉換握位時候 車子其實很穩

公路車裝休息把轉換姿勢就恐怖很多

這樣潛在危險就大很多

若公路車裝aero bar不能解決換位穩定問題 那什麼空力議題都沒意義

所以公路長前軸才必定是鋼性需求

(像是登山車前軸都650以上 )
利口貝爾

後軸沒有什麼長不長的問題大部分都是固定的..甚至所有尺寸的後軸都一樣 以閃電最小尺寸的鐵車前軸距比公路車長...後軸卻短...大尺寸則前軸比公路車短 可見相關不大

2022-09-21 14:40
利口貝爾

Head Tube Angle 跟Reach匹配的Trail 才是問題所在..你那幾台這3個屬性想必也不同.而鐵車比較穩最大原因是 重心也比較低

2022-09-21 14:51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