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

公路車胎寬問題

CONA24 wrote:
這樣的話,廠商出一大堆23的不知道要幹嘛
(恕刪)

因為目前還是有很多C夾車在市面
等到碟煞完全成為主流之後28c就會普遍
我弟的cervelo r3,rolf輪組,後胎裝馬牌gp4000/20c

因為照他所述
裝23c抽車會磨到車架

寬胎不是你想裝就能裝的
主要還是看車架以Specialized 來舉例不同車系Tarmac Roubaix 等可以容許的胎寬不一樣不同年份也不同
我自己騎 Roubaix SL3 老爺車了當年就有設計可以到28C輪胎可是同年度Tarmac 沒寫只知道用同時期ZIPP 303就會磨到車架 應該25C大概是沒法用
最開始應該是ZIPP 開始把輪圈寬度開大 搞的別說輪胎會不會磨到 輪組直接就磨到車架 夾器會磨到煞車
早期車架不少都是以23最大設計的加上輪圈寬度越大的輪組裝上輪胎不少還會把輪胎拉寬一點
正常下輪胎越大重量也越大 爬坡自己還是覺得用比較輕的輪胎會比較快一點 用同樣功率去踩23C 25C輪胎我看到回家上傳數據23C是有快一些些(山路) 平地 主要是順風跟逆風前面有人擋風才是影響的關鍵
胎壓應該是越寬的輪胎胎壓要打低一點一樣輪胎25C我打跟23C的輪胎打一樣的胎壓 自己騎乘的感覺比23更硬一點舒適度沒啥幫助
S-WORKS Roubaix wrote:
胎壓應該是越寬的輪胎胎壓要打低一點一樣輪胎25C我打跟23C的輪胎打一樣的胎壓 自己騎乘的感覺比23更硬一點舒適度沒啥幫助...(恕刪)

我看有人用寬胎還打120psi, 抱怨沒比較舒適, 真是無言.
寬胎用在前輪比用在後輪效果顯著, 路見不平前輪不亂跳, 震盪就會少很多.
我用25C放前輪, 胎壓打90psi, 舒適度就非常有感, 反應在平路就是均速的提升, 爬坡也沒慢.
後輪也換25C時, 感受並沒那麼明顯... 所以庫存23C還是繼續用.
CONA24 wrote:
這樣的話,廠商出(恕刪)
23 的歷史比 25、28 早太多了
當然會有一大堆貨
這很正常吧

至於現在誰是主流
你看成車用哪一種就知道了
小緯0510 wrote:
因為目前還是有很多C(恕刪)
連 23 都不能用有點誇張
猜測是輪組的問題
輻條那麼少根,側向剛性大概不會太好,比較適合不重的騎士
換個輪組應該就不會磨到車架或煞車皮了
我也是,下次換28c試試看
Stallings wrote:
謝謝提供資訊
下次我...(恕刪)
小緯0510 wrote:
這太重了吧
你找一條同樣重量的23c騎起來應該也一樣拖


是的, 完全沒錯. 所以才說胎寬的差異對我不是那麼明顯, 重量才是最有感的.
dino750 wrote:
是的, 完全沒錯. (恕刪)


你舉的例子是Schwalbe Spicer 30C 跟 Continental GP5000 28C來比, 這兩種胎根本就是完全不一樣性質的輪胎, 有點像是橘子比蘋果, 你不能單純用重量來說它對你的影響很大.

Schwalbe Spicer是列在Tour胎型錄裡(通勤胎),尺寸30C, 35C與40C, TPI只有50, 胎唇有鋼絲(或硬絲),不可折,一條定價25元美金(市價更便宜),說穿了就基本上幾乎就是UBike所用的輪胎,只是為光滑面的就是. 它多層保護的設計是用來讓你耐騎,適合大街小巷騎去買東西日常生活用的輪胎,不是用來加速拼快的.

Continental GP5000就不需要我多說了,設計成公路競賽型用胎,尺寸選擇23C, 25C, 28C, 32C, TPI高達330,就算最重的32C也才290克,可折設計,胎唇沒有鋼絲,一條定價79美金(市價也可買到便宜的). 它的設計當然就是拼快競賽,跟Spicer胎完全不同.

如果有人可以PO同樣款式不同尺寸的騎乘速度資料,比如說同樣Continental GP5000 23C (200克)跟32C(290克)騎出來的差異,這樣的資料會更有公信力.
CONA24 wrote:
  我想找一些有色邊的胎,全部都只有23尺寸的阿(恕刪)

https://www.panaracer.com/lineup/road.html
這邊有沒有你要的顏色23-28都有
因為我也是剛換他們家的,所以知道有很多顔色可選
我只用過28c跟32c胎
老實說,速度上沒什麼差別
但32c胎更可以應付大多數路況
也可輕微offroad,走土石路
所以我都只用32c加原廠sr2耐操重量輪組

Strava爬坡路段一般都可在前4%內
平路30以上巡航也很ok

一般道路還是寬胎最舒適好騎
  • 1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