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oqo827 wrote:大大您好我的坐騎也...(恕刪) 哇~黑黃配色比我想像的要顯眼因為我在爬坡時坐姿會較後,除了"踩"的力量在踏板踩到約7~6點鐘方向時還會用上"推"的力量,越陡的坡推的力量用的越早越大,這時較直的立管就變得不太好使力了,和我前一台車比較,騎完同樣的爬坡路線後大腿上側和外側肌肉(股四頭肌?)也的確比以往緊繃,但在平路卻較為輕鬆,速度也有提升,親身體驗過這麼大的差異讓我不得不相信車架幾何確實有它的道理。多騎腳力和心肺自然會進步,剛開始騎進步是最快的,加油!
jean9520 wrote:你誤導囉 ! 那是...(恕刪) 0.5CM是要讓上蓋正確鎖緊,墊圈不轉動(沒鎖緊可能會造成頭碗搖晃)痾....?去看哪台車 出廠上面有留?不管是國外 國內 品牌成車出來就是這樣留著都是捨不得裁試著去轉你的墊圈..如果會轉動就是錯了
安德里 wrote:車型很美 美車一台...(恕刪) 為何殘念? 下手太快已買了別的車?我本來差點要買卜赫馬的另一款碳纖車SUMMIT.結果在考慮中CURVE就出了~~kanako0605 wrote:我的黑黃也是105,...(恕刪) 真的.105就很好用了.輕200克多花6000元.有點不值得...MOMO20863 wrote:空力炭架異型空力...(恕刪) 我自己是不碰2手車的.有些問題是隱藏在車體內的.沒久騎很難發現.而這種高速下坡的器材如果出問題後果會很嚴重.所以都還是找負責任的店家買新車較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