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新手選擇單車~ 碳纖還是鋁合金呢? 那個牌子好呢?

75公斤的車手以 200W 前進100公里需要的時間
GIANT PROPEL SL0 較TCR Adv. SL 快上47秒。
今年環法忘記第幾站的登山站,單站冠軍是CANYON的空力車。

所以挑一台契合你身心的車就好了。還有記得FITTING,就降。
騎了多少上破就能享受多少下坡
bunnykotori wrote:
kkk184 wro...(恕刪)


我原本也是鎖定tcr ad2,後來上看Kom 又看上propel

預算內鎖定幾台

買一台你買後不會再想其他台的就對了

阿嘉0905 wrote:
這個要選手才騎得出...(恕刪)


那個問題不是我問的喔
是樓主問的

要引言也不是引言我才對吧..
「初めての戀が終わる時」
雖然我騎過的捷安特只有女王的avail2但是我就分享一下我對鋁車跟碳車感覺吧

我的第一台車是KREX的R3 入門到一個不行的鋁車
路感就是一個顛 後來失心瘋再配上個跑零整個就是氣血循環機一台

第二台車就升級成 GIOS GRESS T700 30T全碳纖車(以現在的標準來看就是低階碳纖)
在爬貓空恆光線 輪子一樣是跑零 成績上比我用R3快了大概五分鐘
路感清晰又不顛 過減速油漆線也沒有握不住變把的感覺了

在此之後我女王購入avail2 我沒事也會騎一下
同時我也購入ROLF TDF4(跟我踩踏方式不合後來賣掉換303)中間有交差測試
兩組輪在爬恆光線上板輪大勝跑零大概3分鐘以上(303更適合我所以更快一些)
車架的差別反而不大這個結論一直到我換到目前的車都是一樣

我目前騎的是Dogma F8
材料是目前號稱最先進的T1100
感想就是真是靠北硬 光是比較粗糙的路面就有明顯的感覺
在震動這件事上avail 2搞不好還舒服點
所以別在有碳車"一定"比鋁車舒服的錯覺了!!!!
但是在五通部分的踩踏感 除了超初階R3之外三台並沒有特別明顯的差異
加速性上到是比其他的車好上一些
這個原自於幾何或是材料我就不清楚了
唯一清楚的就是好車騎起來的虛榮感倒是滿滿的XD

舒適性
GIOS >> avail 2 ≥ F8 > R3
性能
F8 > GIOS > avail 2 >>> R3

輪組
303 >> TDF >> 跑零 "≥這兩個我真的幾乎無感" elite S
我真的覺得鋁框就是那樣....
也別在有板輪不適合爬山的刻板印象

以上的差距全部是個人不科學主觀感覺

所以選一台自己喜歡覺得帥的比較重要
有錢不如去買組高階碳輪比起碳車鋁車或是爬坡空力的差距大多了




bunnykotori wrote:
我的預算是6萬以內...(恕刪)
選一台預算內,塗裝喜歡,105這級(或以上)的大廠牌就好了
等下一台再進階...才能知差異在哪!
有沒有試過PRIMAVERA的鋁車
品牌不是絕對
http://primavera-cycles.com/broad_27_tw.html
對於碳纖維有個點要討論

碳纖維一定輕 剛性一定好沒錯

但避震....不一定好

碳纖可以依照用途做局部強化 可以做到超硬超顛

所以即使是碳纖維車架 也要慎選

TONY1978 wrote:
對於碳纖維有個點要...(恕刪)


沒錯沒錯。基本上碳纖維車架要Q要顛,端看設計的理念是什麼。只要技術能掌握,廠商高興怎麼搞就怎麼搞。

像樓上提到的F8,我反而覺得騎起來算舒服的。XD
vashasoka wrote:
雖然我騎過的捷安特...(恕刪)


其實您的經驗與我的想法相同。

我曾有過 2011 TCR ADV SL ISP 0 配過ZIPP 404 與C24。配404時真的超顛,配C24時比較舒服一點。(我體重75KG)
TCR的加速性是無庸置疑的,有競賽車的水準。但在核心肌群不強與長時間騎乘下,舒適性真的不好。
所以後來購入2012 DEFY ADVSL ISP 0,這車與ZIPP 404是我後來最常搭配長途出勤的組合,爬大山時才會換成原廠的P-SLR1(效能幾乎等同C24)。
兩者在舒適性的差異上,以輪組同為404,時速約20KM坐在椅墊上過減震條,TCR會震到想罵髒話,DEFY會沒什麼太大的感覺。

而我也有AVAIL,剛好分別是鋁車的2011 AVAIL與碳車的2015 AVAIL ADV SL ISP。
鋁車的AVAIL騎起來真的也是很舒服,與DEFY ISP相當類似。會買這台鋁車是因為有貨架孔可鎖貨架長途旅行。

而AVAIL與DEFY的差異,從配備與車架幾何上來看,台灣的DEFY與AVAIL S號車架幾何差異不大,只有虛擬上管短半公分,但AVAIL的上管更往下,對跨高不高的人來說比較不會卡蛋,但相對的立管上的水壺架只能放小水壺。另外有差異的配備是龍頭與手把,女車的S龍頭好像都比男車短一公分。男車的手把寬40CM or 42CM,女車的S都是38CM。

個人的經驗認為在預算有限的一般情況下,想要公路車有最接近職業級配備的效能表現,我會建議是直接找大廠舒適系立的鋁車架配上105系列的變速系統的車,再來把錢花在高框輪組如 MAVIC COSMIC CARBON SL上。原廠輪爬坡用,高框板輪平路與丘陵地使用。爬坡輪效益不大的原因是,你會下馬牽車的坡,換LIGHTWEIGHT你也上不去。換爬坡輪還不如買功率計多練車或後飛輪加大到32T。等練到原廠輪都能爬上去,爬坡輪真的就可有可無了。但高框板輪的破風效果在平路是無可取代的。
m8366107 wrote:
75公斤的車手以 200W...(恕刪)
台灣經濟奇蹟的幕後無名小卒
bunnykotori wrote:
我的預算是6萬以內...(恕刪)


樓主自稱新手,那本肥(比新手多1天)給您一點建議:

一開始不用買太好,先讓自己渡過菜味,這是再怎麼用裝備去掩飾也掩飾不過的,
會摔車,會嘗試拆拆裝裝,換東換西等,
也不用把腦袋想破,先買一台入門款鋁車試試,
騎出心得後,騎乘和零件知識也練起來了,以後就是你上來幫新手解答囉!
提供參考

OKㄉ啦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