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公路車要買C夾買碟煞

我覺得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看地區~像中部的乾燥氣候下雨的次數真的很少~這也是我不考慮碟煞的原因~因為根本用不到...
相反如果我住台北或是山區多雨的地區可能才會考慮
幾乎不下雨的地方~我還是用C夾就好~少掉碟煞的一些麻煩點
上面有人提到體重重所以使用碟煞

這點我想補充一下
體重較重的人
需要使用更大的碟盤才能有足夠的制動力
之前有較重的車友表示
anyroad 配備的140的碟盤制動力不夠需要換成160的才行
下雨天用碟煞有時候會變成後輪打滑,
V,C,油碟,三種都用過,機械碟沒用過,因為自己騎車只是運動休閒加興趣,

所以沒有那麼多的專業考量,公路車我是用C夾,登山車是油碟,通勤車是V夾

,感覺都蠻適用的,還是老話一句,沒有那麼多的專業考量!只是運動休閒加

興趣。


博昕 wrote:
小弟最近要買公路車煩...(恕刪)
Paul Biker
always CoCa Cola wrote:
下雨天用碟煞有時候會...(恕刪)
多數原因都是不正當地使用剎制才導致打滑。多加練習就沒問題了。
franklin523 wrote:
應該不會吧~我的C24也用很久也從武嶺滑下來過
目前狀況都很好
會不會是剎車皮的關係啊?
另外我騎完車都一定會檢查煞車皮有無卡東西
這步驟很重要喔


我說沒關係真的沒關係 wrote:
兩三年就能磨掛輪框,這想必是pro級的里程數吧!
大大有沒有里程數可以參考一下
不過現在是買碟煞的好時機嗎?像是快拆不是就有二種規格,感覺還是很混亂


武嶺下埔里,下降才2800m,如果沒下雨,對鋁框磨耗不嚴重。
兩三年磨掛輪框不用啥麼pro級的里程數,
說來也就一年約一萬公里、總爬升約十萬公尺。
比較大的不同是,常參加 600~1200km 長程活動,
不只淋整天大雨騎車,就算是頂著颱風也是繼續騎。
雖然C夾系統的 c24 一直都是用 Swissstop GHP2 剎車皮,
c24 還是兩年就磨掉了。

以我自己的使用經驗,我覺得公路車用碟煞騎鋪裝道路,m9/m10 快拆就夠用了。
如果要越野,m9/m10 可能就不適合。

至於打滑,並不覺得用碟煞會比較容易打滑。
原先C夾系統是使用 ultegra 煞變把&C夾+Swissstop GHP2+鋁框,
現在用 105 煞變把+TRP Spyre,
如果搭 160mm 碟盤,剎車力大約只有原先C夾系統的 95%,
要搭 180mm 碟盤才能有更好的 105% 剎車力。
用C夾的人要注意了,
原廠配的剎車皮不太夠力,
我剛換成什麼STOP(忘了廠牌)
前後都換,花費1100,
回家路上只要花平常一半力道就可以剎住,
這點要考慮進去.
政政TLCK wrote:
用了碟煞公路車4個...(恕刪)


車很漂亮喔~~!!!




沒剎車邊 看起來就很爽XD

http://www.flickr.com/photos/deanet/
用什麼煞車和行銷手法有直接關係!

全面碟煞化,一定朝輕量化前進,就是要碳框化,不需要靠煞車面!

但一些鋁框大廠就準備關門了!會這樣嗎?我覺得不會!

明年的潮流也許是走碟煞,但也不可能全面禁止c夾的使用!

選手配合廠商當然也會出現一大堆人開始騎碟煞,

但c夾的輕量和換輪組所能省下的幾秒鐘是制勝關鍵,說不定會出現有機會拿名次的選手都選c夾的情況!

大家拭目以待!





挑自己看起來喜歡的車型比較重要,如果那台車同時有C夾和碟煞(Ex:Dogma 65.1, C60, V1-r, Synapse)
再決定要哪種。C夾保養和拆裝輪組方便,碟煞省力加線性。常騎的路線上下山丘陵地,又常騎到一半下雨就選碟煞
,如果都平路緩坡或是常要4+2載車去騎的就選C夾。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