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lytiffany wrote:小弟騎的是銀紅色FU...(恕刪) 不是小弟要兔你,你知道今年tuaa 風櫃嘴登山賽,成績是29分,(從故宮出發)是eam 王胤之,不用我介紹了....說預計若換8公斤左右的公路車加穿卡鞋及車褲應可挺進21分內...哈...
YR4725 wrote:eam 王胤之,不用我介紹了.(恕刪) 王胤之 在 37th Air France Tour de Nouvelle Caldonie - NE比較中, 奪得第4站單站冠軍, 有圖有真象 http://0rz.tw/2333k不過也別這樣兔人家, 強中自有強中手, 誰知道有多少高手隱藏在 01 版上呢...
YR4725 wrote:不是小弟要兔你,你知...(恕刪) 楓林橋到風櫃嘴就我所知到的一些人來說,公路車27分上下內也不是很困難的事,我朋友騎7公斤左右的SCOTT的鈧合金公路車也是23分多(他騎武領也是在領先集團),而且故宮到風林橋的這段時間時間再加上去,應該至少要8分鐘,我騎到風林橋也都會休息上個廁所,加上之前(四還是五年前)參加台北市政府舉辦的自行車登山賽,由中社路橋頭到風櫃嘴,我沒報名外卡參賽,由萬華騎車出發,到了橋頭正好比賽開始,參賽者都是二三十歲的男生組,騎的車也沒有變,也只比第一名慢三到四分鐘,所以算起來我也沒有快的離譜,人家選手也不可能在這種比賽盡全力,加上距離不夠長,所以時間差異不大,真不知道你在吐槽什麼,是看不起別人嗎?。不然你就去假日去海倫行動咖啡那問看看,有沒有一個長的白白,看起來娃娃臉,騎破破的富士銀紅平把公路車還沒什麼人身部品,看我是騎的快還是慢。PS.要約騎也可以
holytiffany wrote:楓林橋到風櫃嘴就我所...(恕刪) 誤會...沒有看不起的意思短短的6.8 km 要從23分進步到21分需要練到何種程度嗎?自己去想想吧,真的有可能一輩子都很難達成,不過還是預祝大大早日練成至於約騎,有空來新竹騎吧.EMA這邊假日都有安排一些活動.
不曉得大大說的登山車.... 會不會是小弟我騎的呀?? 呵... 很有可能哦!!我是騎美利達mta-520hd的, 由於本人愛好騎快車而且自己是個習慣跑全程馬拉松的選手所以在一般路上騎起車也特別帶勁, 一般來說平地維持30~35km/h左右每天上班(台中美術館 <--> 台中工業區) 來回約16公里, 平均時速可維持約29km/hseeworld wrote:報告一下我昨晚的騎乘...(恕刪)
YR4725 wrote:誤會...沒有看不...(恕刪) 車重在爬坡路段真的影響很大,之前我騎一台復古車,胎寬比一般登山車寬,只有五段SRAM內變速,車重高達20公斤,煞車還只有後面的腳煞,楓林橋到風櫃嘴要36分鐘,騎上去腳煞就壞了,還請家人開車來載,我目前騎的平把公路車13.5公斤,跟八公斤多的公路車差距超過五公斤,如果有拼的話,至少可以快個兩分鐘(還不包含卡鞋及車褲的幫助),也許從24分多進步到21分不容易,但22分應該不成問題,但給自己一個努力的目標也是很棒的,達到後很有成就感。改天有空把自己的自行車照片補上。以下節錄台北小惡魔車隊的文章職業車手的29個秘訣:9.最適合的體重職業車手:Greg LeMond秘訣:「最好的爬坡者的身材是馬拉松運動員的瘦小的上身加上有力的活塞式的雙腿。職業選手能在連續三周的比賽中表現出色就是因為他們的上身由於不經常使用漸漸萎縮。有人說魁梧的身材能幫助你爬坡,這簡直就是謬論,力量很重要,但這並不意味身型體積也很重要。脂肪要盡量的少,同時肌肉的體積也不能很大。」例子:減少體重到底對爬坡有多大幫助呢?據生理學博士David Swain的試驗表明,如果一個165磅的選手在保持有同樣力量輸出時減輕10磅體重,他能在5英里的爬坡路段中提高2分鐘成績。績。PS.我不但兩個月內從62公斤減到56公斤,腳力也更加強化,上次騎風櫃嘴時體重是58公斤,我並不是要說自己多厲害,我爬山速度的提升絕大部分是靠減重達成的,不管是減車重還是體重,爬山時你都能感受到輕量化帶來的好處,風櫃嘴到楓林橋目前聽到的最快紀錄記得是19分多(聽車友說的),那就真的是很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