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公路車使用碟煞系統

artix wrote:
碟煞最讓我困擾的是碟盤常常會磨到來另
(還是卡鉗?不清楚,反正就是用來夾碟盤的東西),
送去車店調整,過一陣子又開始,
導致一路上都是磨來磨去的聲音,騎車的興致都沒了。

碟煞的維修保養,確實對一般人來麻煩一點,
能好好處理油碟的店家也不多。
以我個人來說,會先徹底清潔卡鉗活塞再上油,
並檢查來另片磨耗情況。
另一個重點是碟盤,碟盤看起來都一樣,
但以個人經驗來說,碟盤的軟硬差別很大。
遇到那種軟碟盤,重煞之下很容易變形。
碟盤一歪,噪音就多。
liintin李亦 wrote:
"題外話"
油碟使用上需注意
超長距下坡
前後煞要平均分擔交換使用
煞車會產生高溫
高溫情況下
煞車油會產生氣泡
當持續煞車後釋放煞把時
高溫氣泡瞬間膨脹
油管內煞車油就被高溫氣泡推擠
再次煞車時就失去煞車力
要連續抓3次以上煞車才會回復煞車力
需注意
"個人偏好機械碟"

若是上述這種狀況的話,
其實一般框煞,也是會有煞車失效或是爆框的可能。
碟煞的處境並不會比較糟,
這幾年越野車的煞車來另片,甚至做了散熱鰭片,

個人不認為會比框煞來的差。
超長距離下坡,非常考驗煞車技巧,
這時油壓煞車省力,反而可以更專注在操控煞車力道。

機械碟最大的好處就是方便維修,
畢竟能好好處理油碟店家還是比較少。
CaseyChao wrote:
碟煞應用在跑車上感覺上要注意的是...
跑車輪胎比登山車小...
須注意抓地力與剎車力道的差異...

這個問題,曾和碟煞知名台廠的工程師以e-mail詢問過。
開發端表示,考量到外胎的抓地力,
公路車碟盤較小,煞車手把的槓桿比也做過調整。
以避免煞車力道大,造成騎士不適應。
Lionlin wrote:
燒碟要660℃,這樣的溫度下還不失效的卡鉗很威啊
鋁框是不會融化,這之前內胎跟胎皮會先熟了。

超爽的der~!
捷安特門市說8,9月上市女生版的2015 Avail會配油壓碟煞喔!期待中!
請問一下 捷安特新的碟煞系統 煞的效果及力道好嗎 相對105而言
我知道手可以比較省力 但效果???
109633cp wrote:
碟煞重量增加的部分在...(恕刪)
我是嘟嘟中
我的g牌 任合路2
後煞車已随著里程漸漸耗損來另片了
由其是後面碟煞今天已剩下3成制動力了
而煞變已快觸及臨界點了
副煞車輔助也沒什麼力道了
今天要調整了
我上一部車是5700的c夾
就下坡握上把制動力而言105要4隻手指
而碟煞1指要用盡全力來拼105的4指中等力道


我的fastroad comax 2新車買來不到一個月,碟煞就發生很刺耳的異音,怎麼處理都無法解決,還好在保固期內Giant也只能幫我換上Shimano Hydric碟煞解決,今天剛換好還在測試.這個碟煞我看也是見仁見智...尤其是在雨天騎過後,要多花心力清潔.
哎呀,古文被推上來了
那就回報一下風衣減速的測試情況吧

我去北宜測試過了
公路車,700X20C車胎,從海倫咖啡下滑到新店,可以完全不按煞車
除了福德宮那邊最高速有點逼近45,其他路段最高速沒超過40


坪林山路算窄,所以這個下坡速度其實還是相對的有點快
我是常騎坪林所以對這條路的彎道很熟,想做這個測試的人要確定有把握才可以上哦
開發端表示,考量到外胎的抓地力,
公路車碟盤較小,煞車手把的槓桿比也做過調整。


非常認同這個理論
其實一般騎乘時也跟c夾作用應力一樣
只是讓你大部分時間減速用的
讓你雨天磨擦力不衰退
及手感清晰
省力

遜弟 wrote:
但我最慢一個個月最快一個星期就2千公里了,而且還是山路者多(恕刪)


請問,這是怎麼騎的,一星期二千公里,平均一天285公里,又是山路者多???????????????
阻力上坡訓練台
k05043283213 wrote:
請問,這是怎麼騎的,...(恕刪)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