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騎乘姿勢是出了什麼問題


mpz10whale wrote:
方法二:先把座墊降低5公分


5MM啦
土城加藤鷹

個人認為車架尺寸尚可,但車已購入,就先以此車架討論之
.1.藍點為腳掌拇指球踩踏點,但車主踩踏點為紅色點,須將腳掌向前挪移至正確的藍點.
.2.藍線為腳掌姆指球踩踏點向上的延伸線,本因要對至膝關節處,但不知是否與地面垂直,故難以討論.
.3.粉紅圈為坐墊位置(看不到坐墊),有可能再研究是否要調整(與藍線有關).騎乘時座位會依身體情況與迴轉速和路況不同而前後改變.
.4.白色圈縮小腹微微出力並微向下壓將重心置於此.
.5.橘色圈拱背上引.
.6.綠色圈肩膀放鬆.
.7.黑色圈手軸微彎向內夾使手臂從騎乘位置向下看時成一直線.
另如龍頭覺得過低,可以反裝使手把高個2cm左右,這與長頸鹿是差不多的,但是強度會好很多,尤其是全碳纖前叉管,畢竟不是所有人都想像選手一般要盡力壓低降低風阻,有的人是要騎得輕鬆騎得遠.
此為個人淺見, 請各位先進輕鞭.
感恩.
我登山車剛換公路車也是腰酸 肩膀酸 脖子酸

經過專業人士指導( 弓背 縮小腹 手軸微彎)一個禮拜已改善
軀幹的核心肌群強度不足(或未運用)
導致上半身的重量都靠上肢(從虎口、手掌直至肩膀)去撐

類似你做伏地挺身、手都撐直後撐個幾分鐘就會發生的狀態
練練拉單槓、伏地後仰的動作,都能改善肩膀酸痛的問題

剩下的就是騎乘時間拉長的習慣性...
個人淺見,變把角度可以再往下一點,手腕角度才不會彎曲的那麼大,握下把時間一長會很不舒服
sting238 wrote:
請問騎乘姿勢是出了什麼問題
總覺得肩膀有點酸

騎自行車重心分配很重要。
屁股,手,腳。
上身體重都在手上,肩膀與手壓力就大。
多分攤在其他兩處,
先用固定訓練台試看看放雙手騎車,
上半身保持前傾。
另外照片中衣著太寬鬆,看不出身體的線條,
且屁股壓在坐墊上,無法判斷坐墊角度。
建議著緊身服裝照相,並照一張只有車子的照片。

另外騎車初期,會不會坐,
直接影響屁股與坐墊的關係。
請找張板凳或是坐地板,手放在地板與屁股間,
縣去感受坐骨的存在,再請用坐骨坐在座墊上。
前後移動感受坐骨與坐墊的關係,
以用坐骨坐穩當作基礎。
當然坐墊不合屁股也有可能,
這都要實際觀察無法隔空抓藥。

坐穩是所有調整的基本。
balass wrote:
眼睛俯視 前輪快拆 在握把前
腳彎九十度也沒垂直。座墊要往前
還有小車架造成駝背一點點
龍頭換長看有沒有救

這個眼看花鼓的調整方式,
已經被證實是無參考價值的方式。
車主頭或是視線角度不同,
都會造成偏差,
無法固定基準的參考方式請不用再用了。
Stallings wrote:
現在什麼年代了還有人在用前輪花鼓判斷龍頭長度

2013年歐~!
這年頭還有軍中虐死軍人哩~!
tekken wrote:
我騎車都
脖子酸、腰酸、手酸、腿酸
還是在家吹冷氣睡覺舒服
我來亂的,我自己出去

小弟騎車沒人快,花錢也沒人多,
所以常常酸車友,嘴巴好酸。
PH值不夠低時,
還會補充最近很夯的檸檬系列飲料歐......XD
衝浪橘子 wrote:
1.你的椅子似乎調太後面了,
騎乘時會駝背需靠肩膀支撐,
若往前調你的背及胸自然會挺起力量將不會由肩膀支撐

小弟會建議等車主穿緊身一點再評論。
另外確實是有一派調整法,
是喜歡大SETBACK低座墊高的。
坐墊往後調很難視為肩膀壓力大的主因。
總之資訊很少,好難抓藥。
Lionlin wrote:
至於降座高減輕壓力是捨本逐末的作法,
不要這樣幹。

個人覺得調低在1cm以內都還好,
畢竟一開始連坐都不見得正確。
另外車主沒上卡,也沒看過實際踩踏迴轉的狀況,
無法判定座墊高低是否合適就是了。
騎車爬山時,看過好多人的背影,
明明踩踏整個骨盆都在搖晃,但沒人想降低哩。

總之資訊很少,好難抓藥。
還會被某位以FITTING為業的從業人員酸小弟隔空抓藥,
這年頭抓藥就是一件難事。
isohera wrote:
或著換個短一點的龍頭試看看
如果騎起來膝蓋不會不適
座墊到是不建議再移動
我怕動下去換腳痛了

換龍頭也是個方法,但小弟的經驗,
還是建議慢慢更動勒。
先處理好坐墊與座高,再換龍頭。
不然一次動太多,很難感受差異。
mpz10whale wrote:
方法二:先把座墊降低5公分(座墊也是要後退),
要明顯的降低才能明顯的感受出差別!

大哥,5cm太誇張了啦~!
除非是一開始就錯得離譜,不然真的太多了。

這邊小弟也不講啥核心肌群,
因為講得比較深奧沒幫助哩。
只建議樓主,您可以找張板凳坐好,
上身前傾,這時手部完全不受力,
肩膀也會自然下垂。
記住這時的感受,上車以這個基準去調整。

ddar白馬 wrote:
騎自行車重心分配很重...(恕刪)


不願意實際請教專業人員
跑來網路上隨便貼幾張超不專業的照片就要隔空抓藥...
去找鬼比較快
敗家是無止盡的...囧rz
nitosuji wrote:
不願意實際請教專業人員
跑來網路上隨便貼幾張超不專業的照片就要隔空抓藥...
去找鬼比較快

農曆七月到了,找好兄弟還可以燒紙錢歐.........XD

總之,找專人調整要錢,
還要找對人調整,先上網問問無傷大雅.
隨便問問,通常也是得到隨便回答,
可是仍然會對某些人有幫助.
基於有拜拜有保佑的心態,
個人是覺得問看看無妨.

比起網路問人,建議去買些書來看看,
起碼是有系統化整理出來的,
有不懂再問會比較好對症下藥.
需要更進一步的資訊或是幫助,
花錢找專業也是好事.

每個人需要的服務與資訊並不相同,
對於一個只願意吃路邊貪求個粗飽的車友,
一下子就推薦去吃大餐的fitting.....真的會嚇鼠人勒.

但倘若一支車架都買到十多萬,整台車二三十萬,
還在網路隨機問人隔空抓藥,那就很沒意思.

你可以上網查看看核心肌群
騎車身體
重心是在腹部
手只是輕輕搭載 手把上面
落差決定手與肩膀的壓力!

現在為了找到到底「為什麼」導致肩膀的酸痛,降低5cm是必要的!

方法許多種,多試一種無妨,也許5cm是大家認為5mm的10倍,

但假設真的是落差太大造成的肩膀酸痛!請問大家!降低5mm能改善多少?感覺明顯多少?有用嗎?

原來落在肩膀的壓力量化後如果是15公斤,降低5mm會變成多少?14.5公斤嗎?我想也沒差這麼多!

太小的差異對於不是職業的人士我想感覺不出來!

不過專業的大哥當然要出來說5cm是天方夜談,整個姿勢改變也改變體幹出力、核心肌群等作用!

我是假設板主一開始就把座墊設定太高!而且這樣的人還不少!

相信「腳要完全伸直」或「座墊愈高愈帥」或套公式有的沒的,有些都已比自己適合的高了三公分以上

再加「大家都說上卡再加個1公分」等傳聞,許多人的座墊高遠比自己適合的高出許多!

降個5公分也許只是比適合的低個1公分而已,大家說是吧!

我承認5公分對專業的大哥們來說真的無法相信,看到我寫5公分,我想你們下面的文章也看不下去了

但我只是想針對板主的肩膀酸痛和我認為可能的原因提供板主可能的方向和解決辦法!可以吧!

大大們請息怒!我自己也只是一位不專業但很想提供板主方法解決問題的騎士!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