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公路車用背包容量請益


chiataho wrote:

有穿車衣,但車衣口袋都塞很滿了...風衣都沒地方塞了...


天阿 你可以分享看看
騎車到底都帶些啥東東
土城加藤鷹
我用的是opery synco10
我最長騎過120km而已, 但是騎完肩膀不絕的怎麼樣
但是和不背被包比起來, 還是比較熱
記得單車誌前幾期 有單車後背包分享及評測
可以看看
isohera wrote:





天阿 你可以分享看看
騎車到底都帶些啥東東...(恕刪)

水壺x1
工具罐x1
閃電牌小型坐墊包塞gf3+餅乾鏡就緊繃,
車衣2個口袋塞小罐防曬油、卡鞋扣片套、手機、鈔票悠遊卡、
chiataho wrote:
車衣2個口袋塞小罐防曬油、卡鞋扣片套、手機、鈔票悠遊卡、


不介意的話容我幫你整併一下
最大問題應該是GF3
GF3+餅乾鏡+手機=智慧型手機Xperia_V 不錯可打卡拍照(佔去一個車衣口帶)
第一項移除後,將工具罐內移到座墊包,空位再插水壺一隻


==============原因如下===============
我有在玩單眼40D+24LII+135L
單眼要拍的好一定要帶閃燈580EXII
叫我背出去騎車,備用電池加一加快一台公路車重
那大概爬坡爬一半就想丟掉了

GF3拍起來跟智慧型手機是差不了太多的
就算再上一級APSC 加Kit鏡也差不了太多..>.<
目的是騎車,如果目的是拍照的話
我會建議改登山車或小折載貨架裝單眼全裝備
土城加藤鷹
firefighter wrote:
網狀的背後設計就是在防止肩部重壓的酸痛及加強背部通風...(恕刪)


在下的背包就是這樣的設計
不過...
還是敵不過我的無敵花灑汗(流汗像花灑灑水一樣)
而且,即使行李不重
同一個姿勢背久了,還是壓得我筋骨酸痛

所以,後來還是祭出「貨架+馬鞍袋」伺候

不過,既然樓主心意已決
當然還是要買有網架通風設計的背包囉
起碼這種背包比一般的背包通風些
(我也有一個,只是現在都沒在用)
缺點樓上的芳鄰們都說了
在下就不再複述了
isohera wrote:
不介意的話容我幫你整...(恕刪)


我想isohera兄 是說135L
我雖然很久沒上LDS,還知道沒有235L

說歸說
要帶單眼 我還是覺得要後背式相機包比較適合
上次環島帶 1dsII+ 2470+135+50+35+100-400+580x2+ste2+17-40+一隻大腳架 一只閃燈小腳架
+濾鏡 濾色片....
大致騎車沒有問題,不要抽車都還好
抽車背包甩阿甩,肩膀很累


雖然我也有帶貨架加兩個包包
可是光放尿布加衣物就滿了
我是嘟嘟中

jimmyann wrote:
說歸說
要帶單眼 我還是覺得要後背式相機包比較適合
上次環島帶 1dsII+ 2470+135+50+35+100-400+580x2+ste2+17-40+一隻大腳架 一只閃燈小腳架
+濾鏡 濾色片....


神人..........
這樣子我跟本不想騎車了
土城加藤鷹

chiataho wrote:
水壺x1
工具罐x1
閃電牌小型坐墊包塞gf3+餅乾鏡就緊繃,
車衣2個口袋塞小罐防曬油、卡鞋扣片套、手機、鈔票悠遊卡、


有一種固定在座弓的水壺擴充座
原設計是兩組可獨立調整角度的水壺架鎖點

看過插兩隻水壺的
看過左邊工具罐右邊打氣筒的
看過自己另外改造出第三組鎖點的

工具罐移到屁屁後面去
順便擴充成兩隻
這樣水壺空間就回來了
扣片護套、防曬油等小東西也都可以移到後面去
如此一來空出來的口袋可以放能量果膠等小型補給品


有些上管小馬鞍會影響抽車
解決方案是改為上管袋
龍頭後方可加裝上管袋
坐墊鼻段下方也可加裝上管袋(前後反裝)



兩隻甩把中間的空間
也可以運用
溯溪用的防水袋+兩條魔鬼氈束帶
目前的紀錄是:PI5度C防寒外套+冬季刷毛車衣+風衣+攜車袋,綑在車頭


三個加裝貨架之外的解決方案
提供參考

chiataho wrote:
請問網架散熱跟拔熱式...(恕刪)


沒錯~
evoc全屬拔熱式
無論樓主中意哪款背包
強烈建議一定要去做負載試背
正確的背負設定才能完全表現出各款背包的優劣
有輪子都喜歡的烏龜@@" 環島、新中橫都騎過...人強車就強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