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樓主的疑問---請問以碟煞做為制動的車款使用23C的外胎是否會有危險性?"個人的淺見如下,或許還有其他標題,如700C的碟框的安全性.或是26吋框換1.3以下外胎是否安全.其實樓主不需杞人憂天,原廠的配置早已針對各種情況做好測試.可是不包含危險情況.例如用高速下坡.個人認為最佳配置是油碟彎把公路車,雖然市場上已出現,不過卻是稀有.類似油壓V夾.
有我是anyroad-2.前一台是騎平把公路車.當初買時沒想到那麼多.本來是想選TALON32齒 或是公路車的輕量.在店裡想很久看到此新款就買下了.目前騎的很高興.SORA手感還好.輪胎改公路細胎應該還好看習慣問題.也許1.2年後還有能力又會想進階..每天看MOBLE-1結果.
maxplus2 wrote:敝人發文的時候,沒有...(恕刪) 無論任何人跟您說您換23C安全或者是不安全...是說的人的觀點...騎乘操控的是您...跟說的人沒有關係...了解自己循序漸進是重要的...分享一下之前在林道騎乘所拍照片...SPEEDONE三鐵幾何鋼管公路車裝的是機械碟...前58後85-OPEN版輪裝21C管胎...我的心得是跑車配機械碟是很棒的組合...騎過林道騎乘...三天九百公里小環島...其中經歷南迴壽卡經歷修路綿綿雨強勁落山風...又是風又是雨修路上下坡...
CaseyChao wrote:無論任何人跟您說您換...(恕刪) 跑車裝機械碟的好處很多...在條件許可下...可以做不同組合的騎乘樂趣...除了可以換21C細胎外...前輪換26"x2.0"的林道騎乘比對...也是很容易的...試順下護堤邊坡...這山區路徑試過前後輪都是21c或是前26"x2.0"等不同的組合...以比賽與運動悠閒騎的需求基本上是不同的...跨界車種對於運動悠閒騎的騎乘樂趣是優的...參加業餘比賽更換不同大小輪胎也是不錯的組合...
這點不需要擔心吧,從去年開始到今年的Eurobike有越來越多碟煞公路車問世。假如真有樓主的疑慮的話車廠們應該也不敢這麼強力推行碟煞公路車吧。現在幾乎只等UCI批准屆時現行公路車規格可能又要大洗牌了。。。
小弟上週將 Anyroad 2 的原廠胎換掉了.換成 馬牌 700x28c, 102 PSI的防刺胎, 如圖. 共花了2張小朋友, 含2條內胎, 在沒屋頂買的.選擇此胎的理由如下:1. 此胎在馬牌歸類為 Allround, 屬於全地形胎, 符合 Anyroad的精神, 也適合台灣的路況.2. 馬牌 SafetySystem 防刺技術, 讓不會換內胎的我, 多一層安全感. 雖然還是有機會被刺破.3. 與原廠胎相比, 胎寬較窄, 胎壓較高. 理論上輕快些, 可提升均速.經這幾天的騎乘, 心得為.1. 穩定度與抓地力都很好. 由於胎壓較高, 把手也會比較震, 但還在接受範圍之內.2. 測試平地距離28公里騎乘均速: 原廠胎: 23.4 km/hr. 馬牌: 24.6 km/hr. 均速提升 1.2 km給各位 Anyroad車主參考.註:不專業均速測試方法時間: 清晨 5:30破曉時分, 路上人車較少地點: 河濱自行車道, 景美-大稻埕 來回不休息, 共28km人物: 小弟在下我, 42歲心寬體胖的中年大叔.器材: Anyroad 2 + Garmin Edge 500方法: 就死命的騎就對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