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剛開始騎公路車是這樣的嗎????(3/19新增問題於第三頁#24)


大大.你沒有選錯車架尺寸.請參考GIANT COMPACT ROAD男性的尺寸表.

公路車(COMPACT壓縮)車架尺寸174CM M尺寸

登山車車架尺寸174CM S尺寸





GIANT COMPACT ROAD男性的尺寸
傳統車架尺寸 車架尺寸 中管長度 上管長度 建議身高
49-51 XS 43 52 157-162
51-54 S 46 53.5 162-170
55-57 M 50 55.5 170-177
57-59 ML 53.5 57 177-183
58-60 L 55.5 58.5 183-190
61-63 XL 58.5 61 190-198
GIANT COMPACT ROAD女性的尺寸
傳統車架尺寸 車架尺寸 中管長度 上管長度 建議身高
47 XXS 41 51 152-157
49-51 XS 42 52 157-162
51-54 S 44 53.5 162-167
55-57 M 50 55 167-172
57-59 L 53.5 56.5 172-177
GIANT官方參考資料

ignite wrote:
我胸口痛不知道是不是...(恕刪)


對呀…我也剛牽而已…3/3號才交車
到現在只騎了四次…已經跑了302km了…哈哈
你胸口痛的因素是因為爬坡大出力…用到比較少用的肌肉
症狀就是在騎的時候會很喘…甚至喘不過氣…騎完後的兩三天胸口跟兩側勒骨附近會酸痛
這是正常的…多騎幾次就會減緩了…
上坡除了車子設定…跟你騎乘習慣外
齒比不要太輕或太重…可以保持一定迴轉速就好
要比較精確的話可以參考你的碼表…
再來就是呼吸盡量大口但緩慢…多騎幾次就不會那麼喘
只會覺得心跳加速而已…

我牽公路車是這個月月初而已…
但之前就已經騎登山車一年半兩年了…
那時候就常常爬坡…跟騎80 120 145k
換公路車後…只要習慣一下變速
抓一下檔位…跟調整車子…習慣騎姿
騎幾次後以前的騎乘經驗就可以套用了…當然上手也就快一些
牽車第一天就衝80k了…只是快死了而已…哈哈
您的復健科醫師的觀點好.....奇特....
WilLiao wrote:
單車其實是高風險的運動。
連摔車都在評估範圍內?

WilLiao wrote:
重複性的使用某個部位,就是積勞成疾的開始
所有的運動不都是透過重複性的使用某些肌肉群,達到強化心肺功能的效果的?
積勞成疾?首先要先有"勞"可積吧?如果是運動的姿勢,強度上的問題造成的運動機能傷害,才會有這種狀況吧?

WilLiao wrote:
到目前為止,我做復健已經快四個月了,還沒完全恢復

這麼久的復健過程都還沒有恢復?需不需要找找其他醫師聽聽"第二意見"?

運動醫學其實是個非常專業的科目,不是所有的復健科醫師都能清楚的了解自行車運動的特性
再找找其他醫師吧!
WilLiao wrote:
聽您的描述,覺得蠻可...(恕刪)


非常謝謝你的幫忙喔!!!
不過聽你這一樣說還真有點驚驚的...
但我相信這些症狀只是我疏於運動加上不適應公路車所造成的


另外我想你是否該去聽聽其他醫師的意見呀???(還是其實你已經這樣做了??)
不然依照你以前騎車都沒甚麼問題
怎會換了公路車後就會這樣呢???
一定有其他原因的~~
祝你早日康復繼續騎車囉!!!





HUKOPING wrote:
大大.你沒有選錯車架尺寸.請參考GIANT COMPACT ROAD男性的尺寸表.

公路車(COMPACT壓縮)車架尺寸174CM M尺寸

登山車車架尺寸174CM S尺寸



謝謝~



onlyfox wrote:
對呀…我也剛牽而已…3/3號才交車
到現在只騎了四次…已經跑了302km了…哈哈
你胸口痛的因素是因為爬坡大出力…用到比較少用的肌肉
症狀就是在騎的時候會很喘…甚至喘不過氣…騎完後的兩三天胸口跟兩側勒骨附近會酸痛
這是正常的…多騎幾次就會減緩了…
上坡除了車子設定…跟你騎乘習慣外
齒比不要太輕或太重…可以保持一定迴轉速就好
要比較精確的話可以參考你的碼表…
再來就是呼吸盡量大口但緩慢…多騎幾次就不會那麼喘
只會覺得心跳加速而已…

我牽公路車是這個月月初而已…
但之前就已經騎登山車一年半兩年了…
那時候就常常爬坡…跟騎80 120 145k
換公路車後…只要習慣一下變速
抓一下檔位…跟調整車子…習慣騎姿
騎幾次後以前的騎乘經驗就可以套用了…當然上手也就快一些
牽車第一天就衝80k了…只是快死了而已…哈哈



原來如此,還以為你一次騎公路車就上手!!!哈哈
話說症狀大約就如你所說的,那我了解了!!!
話說迴轉數...哀~爬文了還是看不懂...
我想我大概會去路邊找一個全身勁裝的車友來請教一下
總之很感謝囉!!!!
迴轉速沒有很難啦...就是你踩踏的頻率而已..
比較講究的會用有迴轉速功能的碼表..
但我是直接用感覺..因為我也才剛牽 不會抽車 也不習慣抽車
所以我都順順踩..保持一個速度範圍內..

至於復健科那個..因為你找的是復健科..
所以醫生會用它復健科的角度切入..去解釋這個運動跟分析
如果是骨科..外科..內科..急診..角度跟回答就會又都不一樣了
就跟頭痛發燒一樣..找腸胃科 可能會跟你說是腸胃炎引起的..開胃藥跟止痛藥
急診可能就把你抓去打點滴了
小兒科可能就跟你說是感冒吃幾包藥就好了
真的要擔心這個的話..除非是天天騎..不然一個星期騎個一天兩天 應該是還好吧
跟偶爾補充一下葡萄糖銨 騎個一兩天休息個三五天...應該是還好

但是我3/3號前...已經停了差不多3~4個月等新車來都沒騎到車
加上下雨..然後車一到還沒調整..就直接拉著去衝80K跟天元宮了 XD!! 搞到快死掉~
後來才慢慢抓到感覺..

我的新車
各樓的大大都說了很多,
我也是2/18剛購入公路車,分享一下自己的經驗,
我170騎50的車,剛開始也覺得車太大,不容易操控,
但騎了幾次,柔軟度變好了,目前一切都很OK!
至於身體的反應,我筧得姿式很重要,
如果骨盆沒有立起來,大腿骨根部突出處(其實不是小屁屁)會很痛,
而且因為向前趴騎,不僅對會陰處產生壓力,
手臂與肩膀也會因為必須分擔較多的體重而酸痛。
可以去找有介紹公路車騎姿的單車雜誌來參考
當然長途騎乘車褲是一定要的啦!
我目前使用碳纖座墊(很硬)和座管,
最遠是台北-羅馬公路-關西-台北(約150KM)
加油!

onlyfox wrote:
迴轉速沒有很難啦.....(恕刪)


全台首發..這麼臭跩~
不過樣子很好看喔!!!

另外我發現我常踩個幾下就放空(踩個10幾下腳就停了...看風景去了...)
可能不習慣騎車吧...
總之很謝謝你的解說喔!!



brucepapa wrote:
各樓的大大都說了很多...(恕刪)


謝謝,會再多爬文來調整姿勢~
話說怎麼大夥動不動都幾百起跳啊ˋˊ好刺眼~
阿就真的是首發呀...全台還太小了 是全球...
因為1/4號才發表跟經銷商通知...
過年前2天才有試作的展示車巡迴給經銷商試車...管材還不是量產用的管材
然後一直到3月初...出廠的第一台就是我這台...
其他不是在車行就是還在工廠...路上絕對找不到一樣的

我也常邊騎邊看風景...但是我注意力還是會保持在前方居多
至於腳嘛..只要車沒停我就會習慣一直踩動..
找到一個比較輕鬆的檔位就一直踩...省得到時候要再加速或是臨時遇到路況改變的時候
會重拖...
thunder3903 wrote:
積勞成疾?首先要先有"勞"可積吧?如果是運動的姿勢,強度上的問題造成的運動機能傷害,才會有這種狀況吧?

我想您說的強度問題應該就是重點了。

先前騎登山車和小摺,因為姿勢不必那麼趴,所以就算一天騎個六七十公里,也都是在隔兩天後,酸痛感就消失。

彎把公路車因為要趴著騎,可能是我腰部的肌肉還沒完全練好,或是上半身太緊張,又貿然拖著行李騎了兩百公里。硬幹的情形下,最後造成了傷害。

thunder3903 wrote:這麼久的復健過程都還沒有恢復?需不需要找找其他醫師聽聽"第二意見"?
運動醫學其實是個非常專業的科目,不是所有的復健科醫師都能清楚的了解自行車運動的特性
再找找其他醫師吧!

多謝建議,我會去找看看別的醫師有什麼看法。

開版的大大似乎也是為了要環島才買公路車的。以我個人的經驗,我會想勸你先完全熟悉後公路車的正確騎乘姿勢後,再出發比較保險。
環島其實騎旅行車或是登山車...會比較舒適點
一方面是行李攜帶比較容易..二方面是齒比對應的路況比較廣
三方面是登山車破胎機率較小...四方面登山車跟旅行車的騎姿跟椅墊長時間騎乘比較舒服
除非沒有要邊走邊玩~純粹要衝台灣一圈...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